关中一撇(1/2)
()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数千万壮汉齐吼秦腔……
“你怎么把后面那句给改了?”,
“难道你是原版吗?央视的小李就说错了那一句,你们就喋喋不休、不依不饶,他还不是听咱们老陕说的才那样照搬吗?陕西人没那么小肚鸡肠吧?”。
别扯到这事上了,否则又是莫名的网络硝烟四起,保守,太保守,就不能把你这三秦大地里的宝贝拿出来给咱瞧瞧?
“这我可得说话了,俺这儿宝贝多的是,但不能样样都拿出来给你看,看到眼里就拔不出来了!兵马俑你可以看,但得远远地看,那些俑上几千年完好的鲜艳sè彩,就因为过于急着看,便被风化剥落,再看,你就要动歪心思了,国宝,一个俑指头都不能动!”。
这使人想起了当年罗马对大秦帝国的向往,他们认为,什么时候罗马能发达的像大秦国那样罗马便可昌盛了,故此,他们当时就自称为大秦,那么遥远的仰望!穿越整个丝绸之路。
俺不尽歌曰:
古兮我大秦,
灞柳抵埃尘;
八水涤污泥,
不识蝇之曲;
不闻蚊之鸣,
绸缎美轻盈;
美兮我大唐,
沐浴华清旁;
不知何为虱,
chūn风不瘙痒;
自从求丝者,
四害起猖狂。
……
“怎么不唱了?难道是因为你病未痊愈没了底气?”,我有些怒气:
“你瞧如今那些东瀛之造访者,为什么总是要去哪些几乎连门票都不售的地方?!”,
“这倒要听听,他们不是自称为秦之后人吗?去了哪里让你不快?”,我越发按捺不住:
“来者先看秦二世胡亥之墓,接着就去青龙寺!”,
“这有什么不妥?”,我不能同意这说法:
“先看秦是怎么亡国的,再去看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樱花之地,看似无所谓,但大好秦川,为什么偏偏钟爱这两处?他们总希望我们像秦二世那样亡国,又为自己的高僧能在大唐拥有住持虚名而得意。卖国者,一死一亡,一秦一唐。秦尚可原谅,而唐者不可饶恕,樱花本无错,但我长安自古乃梅花傲冬、牡丹霸chūn、菊黄染秋、荷香溢夏之都。”,
“听来似乎有理,想那鉴真也是枉费心机,不知为了什么动机竟迷了心窍,几乎把整个大唐都搬到了奈良。这些倭寇,如今钟爱此两处,其用心何其毒也!”,
“无奈无奈,金陵一夜,几世噩梦,人皆声讨,矢口否认,无法亲善,从无亲善。”。
“说到此事难免上火,还回关中吧?”,
“环城数门,各有来历,出门相望,千秋在即。东望华岳极险,南眺终南秀丽,北有轩辕古柏,西有蜀道端底。这边秦桑曲,细腰舞出古韵;那边霓裳如虹,美在红妆剑里;还有楚歌止息处,阿房不见藏娇痕迹;更有诗经首句,唤回窈窕淑女在渭北之滨黄河岸边。”,
“我该看哪处为先?免得被你怒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