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或郊游如是说(1/2)
() “你又去那地方了?”,
“没有。”。
“那就是说你再也没有去过?”,
“去了。”。
“你很矛盾,我还是不明白你到底去了没有。”。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各种矛盾中穿梭着,或是与人或是于己,没有矛盾的人是不存在的,正如我远在郊区、长眠地下寂寞孤独的母亲,她如今应该是没有矛盾了。
“你不是说chūn游或者郊游吗?可那是死人呆着的静地。”,
“在chūn天里,到郊区,这既是chūn游,又是郊游,似乎这个不存在过多的矛盾。”。
“你病体未愈,近rì又是倒chūn寒,你能支撑住那份颠簸?虽然只有十几公里。”,
“我告诉你我去了,但没有告诉你我是怎么去的,不必再问,我直接告诉你:我的心去了,不是去扫墓。”。有些事情,如果追究的太细,不必要的矛盾就会接踵而来。
让?雅克?卢梭在晚年是那般孤独,当他走到郊外时,发现一棵幼苗新黄待绿,便兴奋地感触到:瞧,我又发现了一种植物。此刻,他忘记了大百科派对他无情地排斥和冷漠的攻击,似乎他的忏悔完全被这棵幼苗所否定。
当卢梭靠近那棵幼苗同时,那棵幼苗对周围的伙伴说:瞧,我又发现一个陌生人。不久,这棵幼苗否定了卢梭的发现,因为它不过是比同伴晚出土几天的一株草,普普通通的一株草。
沿着缓缓向上的山路,我吃力地行走,鲜艳的迎chūn花和我打招呼:
“你好!你又来看妈妈?怎么这次没有带鲜花?”,我为这朴实的野花所感动:
“我妈妈早死了,我是来看你们,难道还有比你们更新鲜艳丽的花丛吗?”。
“那就折几枝去插到妈妈墓前,我们本来就被称作坟头草。你好像有五年多没有去看她了。”,
“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她已经死了,我看不到她的。我若折断几枝,那它们很快就会枯萎,正如你们的花期那么急促有限。既然你们是坟头草,如果能长在那座坟墓上,那我就更不会去了;因为在这黄土崖边看到你们,我会感到非常快乐。”。
这种对话自然是不可能的了,可那种景致是定会有的,正如迎chūn花所选择的地方,黄土丘陵,但又依山傍水,并且是安葬死人的地方,很安静,尤其是早chūn而至,静得使人耳鸣。
儿时经常有伙伴骑自行车来此郊游,或chūn天、或夏天,秋天怕发水,冬天太荒凉,他们都是冲着那个碧绿的湖而来的。chūn天踏青赏花,顺便采些荠菜回去让大人给包饺子;夏天在湖里游泳,再带回些便宜且新鲜的蔬菜。玩儿有目的,回去大人看到收获也高兴,仿佛其乐融融。
“这地方你在四十年后才来?但没有你说的那么消闲了。”,
“时代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命定的,当一些潜在的价值被发掘出来,它就只有不断地被改变,自然往往是被动的,但人对自然主动的破坏也往往遭到被动者的报复。”。
你手捧鲜花,那是忌讳,那个没有大门的门框里只问一句:
“上坟的?”,你只需点点头,便会放行,其实,在你购买那块墓地时,已经趸交了门票。没有人会拿着鲜花往旅游区那边去,在桥头,目的地就会分道扬镳,其实那座桥挺漂亮的,但当你孤独地过桥径直往湖那边的山下走时,林立的墓碑从山下一直铺满到山头,有些过奈何桥的感觉。
“那你妈妈生前知道你把她埋到这么秀美的山川里吗?”,
“我宁肯她生来一次,不愿她在此长眠,这无奈是莫大的讽刺,本来这里是免费的旅游区,但如今开发商都很jīng明,死人的钱更好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