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经(1/2)
《周易》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乾卦
乾。元亨,利贞。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彖》说:伟大啊!乾,万卦之先,一切从这里开始,它是宇宙万物之根,是总头领。云来云往,天雨天晴,动植万物各现其形。乾之物从初到末自始至终,坚定迅捷、磊落光明,因它六个爻位都是同样的刚健,六爻如同六条龙,飞藏潜跃、无踪无影,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天地万物无一不周,都在它的统一掌握之中。乾所引起的变化或它所导演出来的事件,都直接关系着万物的有无性命,请看哪一个旺衰生灭不是乾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天地氤氲万物和谐,就是乾阳寂然清静地在高效率发挥其造化万物功能。如此,乾阳所造化出来的事或物,当它一出现,就会为周围的一切所接纳和欢迎,因为出所当出,灭所当灭,时当其时,合乎自然,没有丝毫不谐与纷争。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有利于出现的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其道也。
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龙退居于渊,不会有危害。
《象》说:“龙退居于渊,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龙飞上了高空,有利于出现的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用九,出现的群龙没有首领,而各尽其责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文言》说:“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主。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仪,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君子实行了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龙是比喻有德行而秉性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论讲究诚信,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时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就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准备着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吸引。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有才德的压抑在下层,不能获得他们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
“潜龙勿用”,下也。
“潜龙勿用”是处在低下的时位,人处于这样的时候不可露出锋芒。
“见龙在田”,时舍也。
“见龙在田”是处于暂时停留,但很快就会上去的时势中,可以崭露头角。
“终日乾乾”,行事也。
“终日乾乾”是处于不能松懈的时候,行事要努力精进不断进取。
“或跃在渊”,自试也。
“或跃在渊”是处于进退有据的时势,可以小试身手。
“飞龙在天”,上治也。
“飞龙在天”是处于地位高贵的时势,人在这种时候,可以在上治理天下。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亢龙有悔”是处于穷极的时势,人在这种时候,常常会有悔恨。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元用九”是说能像乾那样运动变化,天下就可以得到大治。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潜龙勿用”,这是因为阳气处于潜藏之时。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见龙在田”,这是因为阳气冒出地面,天下变得光明而富有文彩。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终日乾乾”,这是因为伴着时势一起前进。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或跃在渊”,这是因为*上卦,乾道发生了变革。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飞龙在天”,这是因为进居天位而与天同德。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亢龙有悔”,这是因为随着时势的发展一同*穷极的时刻。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用九”,这是因为用九可以体现天道变化的准则。
乾元亨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满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是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六个阳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分布着云彩,降洒着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君子以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君子把成就自己道德的实践活动看作是行,这种实践应该表现在自己日常可见的行为之中。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所谓“潜”,就是潜伏而不显露出来,正在实践但还未成熟,所以君子在这种情势下不能发挥作用。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君子要努力学习以聚少成多,有了疑问要主动请教以辩明是非,要以宽厚为人,以仁爱处世,《易经》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君王应该具备的品德。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辞的含义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虽然险恶,还没有灾难。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所以有“也许”的说法。“也许”这个词就是表示迟疑。但没有灾难。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所谓“亢”,就如同说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后退,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只知道获得而不知道丧失。也许只有圣人才能知道进退存亡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不失去他的正道,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如此吧!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彖》说:广阔无垠的大地是多么伟大,她是万物生成的本原。万物借助于她而产生,却用柔顺的性情来秉承天道。大地深厚而承载着万物,她的品德与她的广阔无垠相符合。她能包容一切,胸怀博大,光明而不耀眼,广大而不自夸,使各种事物顺利成长。雌马是具有大地一样品行的生物种类,可以在大地上纵横驰骋,性情柔顺,得利于能够守正而不妄动。君子所做的事,若是争先就会迷失道路,若是能随从众人之后就能找到常规。西南方可以得到志同道合的人,因为与同类才能同行;东北方失去朋友,却终究有所收获。安定正静而得到吉祥,与她的广阔相应。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初六,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二,正直、大方、广大,不反复,无所不利。
《象》说:六二爻的变动,是以正直而且大方为基础的。只要不反复,就没有不利,因为大地的和顺之道非常伟大。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含藏起自己的文彩,可以正直而稳定。或者随从君王去做事,虽然不能有什么成就,但能得到好的结果。
《象》说:含藏起自己的文彩,可以正直而稳定。因为能把握时机而行动。或者随从君王去做事,凭着足够的智慧。
*,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六五,穿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说:“穿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上六,与龙在郊野交战,血色青黄。
《象》说:与龙在郊野交战,因为*之道已经到了极限。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六,有利于永久性地守正而稳重。
《象》说:用六爻辞说要永久性地守正而稳重。是强调最终结果。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文言》说:坤阴的特性是最柔顺的,但随着乾阳运动起来也十分的刚健;坤阴的特性是静止不动的,但道德却是方方正正刚正不阿的。总只随着乾阳之后运动,得到主导,然而却有常规法则。它能蓄养万物,而有广大的生化功能。坤阴的特性是顺应乾阳的吧?总是承受乾天的作用按时序运动。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积善的家庭福惠延及子孙,积不善的家庭灾祸也会殃及子孙。臣子杀害他的君主,儿子杀害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而是长期积累发展到这种地步的,是由于对于这些恶**件不能及早发现并加以提防。《易经》说:“履霜,坚冰至”,说的就是沿着这种渐渐发展的趋势而发展形成的。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直”是说正直,“方”是说事物处置的适宜。君子用恭敬以使内心正直,用处事之宜来方正外物,“敬”与“义”已确立而道德就不孤立了。“正直、大方、广大,不反复,无所不利。”。这样则没有人怀疑他的行为了。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坤阴虽有美德,“含藏”它以跟从大王做事,不敢成就自己的功名。这就是地道、妻道、臣道。地道虽“没有成就”自己的功劳。而求万物都有一个善终。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天地交感变化,草木蕃盛;天地闭塞不交,贤人隐退。《易经》说:“束扎口袋,没有咎灾,没有名誉。”这是说谨慎的道理。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君子内有中德通达事理,外以柔顺之体居正位,美存在于心中,而通畅于四肢,怀着舒畅的心情从事事业,就会有极好的效果!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阴长到上六,全卦皆阴,为阳气所嫌,肯定会发生征战。因为有阳气不存在的嫌疑,所以上六爻辞称“龙”,然而此爻又未曾离开阴类,故爻辞称“血”。这“玄黄”,是天地的杂色,天色为玄,地色为黄。
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卦》象征初生,亨通,利于坚守正道,不用有所前进,利于建国封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彖》说:屯的意思是,阴阳之气始相交接,从而险象就产生了。一切生机产生于艰难之中。它具有广大、通泰、贞坚的品德。屯的下卦为震,震为雷;上卦为坎,坎为雨,雷雨交加,充满宇宙,于是生成草木。这种卦象表明,宜于建国封侯,但是危险而不安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象》说:《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释为云。云雷大作,是即将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国家始建,正人君子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大得民也。
初九,盘旋,不能向前前进,居正稳固有益。利于建国封侯。
《象》说:虽然盘旋,但志向和行为纯正。只要能以高贵的身份谦处卑*的人之下,就能得到民众广泛的拥护。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为难而团团转,乘马旋转不进。不是盗寇,是来求婚的。女子贞静自守,不嫁人,要过十年才出嫁。
《象》说:六二爻之所以出现困难,是由于阳刚一方所造成的。“十年才出嫁”,是很返回常规的现象。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三,追逐鹿时,由于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导,致使鹿逃入树林中去。君子此时如仍不愿舍弃,轻率地继续追踪,则必然会发生祸事。
《象》说:“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导”,是因为获鹿之心过于急切。君子应及时放弃,否则必有祸事或导致穷困。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骑着马团团打转,去求婚,前往吉祥,没有什么不利。
《象》说:前往是为了求婚,是明智的做法。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九五,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是很危险的,那样做,办小事虽有成功的可能,但办大事则必然会出现凶险。
《象》说:“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即使想有所作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上六,骑在马上盘旋不前,哭泣得血泪涟涟。
《象》说:哭泣得血泪涟涟,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卦》象征蒙昧,亨通。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来求我。初次请教应该回答,对同一问题再三地滥问,那是对先生的亵渎,就不再回答。利于守持正道。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彖》说:蒙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险,可见山下有险是蒙卦之象。艮义为止,因而又有遇险而止的意思。所以卦名叫蒙。蒙昧不明,但是通泰,因为以通达的态度采取了切合时宜的行动。“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这是讲占筮者与求筮者的关系是相互和应的。“初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是因为他信仰坚定而符合卜筮的原则。“轻慢不敬的再三卜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轻慢不敬正是蒙昧无知的表现。将蒙昧无知的人培养成具有贞正之德的人,那是圣人的功业。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初六,蒙昧的初期,利于用刑罚惩罚坏人,为冤屈者脱去枷锁,否则就会有忧虑。
《象》说:“利于用刑罚惩罚坏人”,是为了加强民众的法制意识。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九二:包容蒙昧,吉祥。娶媳妇,吉祥。儿子可以持家。
《象》说:“儿子可以持家”,是刚爻和柔爻相接的缘故。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三:不要娶这个女子,她见到有钱的男人,就会失去礼仪。娶这样的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说:“不要娶这个女子”,是因为这个女子的行为不合乎礼仪的缘故。
*: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被困于蒙昧之中,这是憾事。
《象》说:“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儿童的蒙昧,吉祥。
《象》说:“儿童的蒙昧”之所以“吉祥”,是因为他柔顺、谦逊的缘故。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九:用武力对付蒙昧,不利于追杀贼寇,利于防御贼寇。
《象》说:“利于防御贼寇”,是因为上下一心的缘故。
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出外远行,渡过宽阔的河流会很顺利。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彖》说:“需”是等待的意思。危险就在前面,人如果有刚健的品德就不会陷入危险之中,而且也不至于穷困窘迫。“《需卦》,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这是因为九五爻处在上卦的中位,具备至中至正的本性。所以,利于涉水渡河,所往必有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象》说:《需卦》下卦乾为天,上卦坎为云,《需卦》的卦象是云到了天上。君子从《需卦》的卦象中得到启示,要饮食宴乐,在等待中积蓄力量。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初九:在郊外等候,必须依旧等候下去,如此便没有危险。
《象》说:“在郊外等候”,是指不能冒险前进。“依旧等候下去,便没有危险”,是因为待机而动没有违反事物的正常规律。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二:在沙滩上等候,会有小的口舌是非,但终会吉祥。
《象》说:“在沙滩上等候”,沙地软柔难以通行,将有延误时机之失。虽然会有小的口舌是非,但终会吉祥。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九三:在泥潭中等候,会招来贼寇。
《象》说:“在泥潭中等候”,灾难是从外部来的。自己招来贼寇,但只要小心谨慎,就不会陷于祸败之中。
*: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进深穴,用尽全力才逃脱出来。
《象》说:“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时必须沉着冷静,顺应时势,听天由命,以等待转机。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九五:在饮食宴乐中等待,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
《象》说:“在饮食宴乐中等待”,是因为他有中正的品德,能够择善而居,处优容之境。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上六:落入洞穴之中,忽然有三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恭敬敬,以礼相待,终会吉祥。
《象》说:“有三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恭敬敬,以礼相待,终会吉祥”,表明此时尽管处在不适当的地位,但还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卦》象征争讼:内心诚实,克制、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争讼到底会有凶险。利于见德高望重的人,不利于涉水渡河。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彖》说:讼卦,阳刚居上,坎险在下,阴险而又刚健,就会与人争讼。“争讼,要内心诚实,克制、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这说明刚健者争讼要保持适中。“争讼到底会有凶险”,说明争讼是成不了事的。“利于见德高望重的人”,说明裁决争讼崇尚保持中正。“不利于涉水渡河”,那样会陷入深渊。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象》说:上卦乾为天,下卦坎为水,天向上浮,水向*,越离越远,不能亲合,所以是个《讼卦》。君子见到这种相互背离的卦象,办事的时候从一开始就要注意防止这种结果的产生,要认真谋划好之后再行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初六:不长久纠缠于争执之事,有小的口舌是非,但最终是吉祥的。
《象》说:“不长久纠缠于争执之事”,说明争讼不可长久坚持。虽然“有小的口舌是非”,但是非可以辩析清楚。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浦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九二:不能胜讼,赶快回家,像犯人逃亡一样。他的三百户邑人,没有灾害。
《象》说:“不能胜讼”,于是逃跑回来。下面的人与在上的人争讼,招来祸患会像俯身拾物一样容易。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六三:安享旧有的俸禄,守持正道以防危险,终将吉祥。或辅助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
《象》说:“安享旧有的俸禄”,是说六三顺从居上位的阳刚得到吉祥。
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吉不失也。
九四:不能胜讼,回心转意而归向正理,改变态度而安守正道,可获吉祥。
《象》说:“回心转意而归向正理,改变态度而安守正道”,必定没有什么过失。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争讼,大吉大利。
《象》说:“争讼,大吉大利”,因为九五能行中正之道。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上九:或许会得到赏赐佩带,也必然在一天之内三次被剥夺。
《象》说:因为争讼而得到官职,也不值得敬佩。
师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卦》象征军队,守持正道,以贤明长者为统帅,没有灾祸。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彖》说:师,是众多的意思。贞,是中正的意思。能够使众人归于正道,就可以成就王业。九二爻居于下卦中位,叫做“刚中”,其余五阴爻和应一刚爻,叫做“应”。下卦为坎,坎为险,上卦为坤,坤为顺,所以又有“行险而顺”之象。以卦象所喻示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哪有什么灾祸呢?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象》说:下卦坎为水,上卦坤为地,地中有水,这是《师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效仿于容纳江河的大地,收容和畜养大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初六:军队出动必须有严格的纪律,破坏军纪则凶险。
《象》说:“军队出动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失去纪律则非常凶险。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九二:统率军队,守持中道,可获吉祥,无灾祸。君王多次赐命嘉奖。
《象》说:“统率军队,守持中道,可获吉祥”,表明承受“天命”,因此得到君王的宠惜;“君王多次赐命嘉奖”,说明怀有治国平天下使万邦悦服的弘大志向。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三:出师征战会拉着尸体回来,凶险。
《象》说:“出师征战会拉着尸体回来”,说明出师征战完全失败。
*: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军队撤退驻扎,没有灾祸。
《象》说:“军队撤退驻扎”,说明懂得用兵进退之道,并没有违背事物的本来规律。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六五:田地里有*。捕捉有利,没有灾祸。刚正者可以率兵出征,无德小人必将载尸败归。守持正道可以防范凶险。
《象》说:“刚正者可以率兵出征”,说明居中恃正,行为有法度,必将获胜;“无德小人必将载尸败归”,说明用人不当,必招致大败,将自食恶果。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上六:君主颁赐爵位,建立国家,小人不能使用。
《象》说:“君主颁赐爵位”,是让有功的人得到正当的奖励。“小人不能使用”,否则必定祸乱国家。
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比卦》象征亲附,吉祥。需要考察后再做决定是否亲附,如果所亲附者有君长之德,可以坚守正道长期不变,就没有灾祸。感到不安宁而前来亲附,迟迟不来的人就会有凶险。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彖》说:《比卦》象征着亲附,是吉祥的;比是辅助、下顺的意思。“需要考察后再做决定是否亲附,如果所亲附者有君长之德,可以坚守正道长期不变,就没有灾祸”,是因为其刚健中正。“感到不安宁而前来亲附”,是因为上下拥护有君长之德的人。“迟迟不来的人就会有凶险”,是因为他已经穷途末路了。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象》说:上卦坎为水,下卦坤为地,地上有水,这就是《比卦》的卦象。先王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万国,亲近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初六:用诚信结交朋友,没有灾祸。有诚信就好比美酒满缸,诚信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与你交往,吉祥。
《象》说:处于最下层的初六广交朋友,会得到意外的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二:内部亲密团结,坚守正道吉祥。
《象》说:“内部亲密团结”,说明自己不会有任何损失。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三:与盗匪结交。
《象》说:“与盗匪结交”,又怎么能不受到伤害呢?
*: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与外面的人结交,坚守正道就会吉祥。
《象》说:与外面贤能的人结交,要像下级服从上级一样。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九五:光明正大的交往。君王打猎三面驱围、一面放开,听任前方的*逃掉。君王的部下听其自然、不加戒备,吉祥。
《象》说:“光明正大的交往”可获得吉祥,因为此时居于正中位置。抛弃逆天行事的举动而顺其自然,就好像“打猎三面驱围、一面放开,听任前方的*逃掉”一样。“君王的部下听其自然、不加戒备”,这是由于君王的贤德感化了部下的缘故。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上六:和众人结交但自己又不居于首领的地位,将有凶险。
《象》说:“和众人结交但自己又不居于首领的地位”,说明自己将来没有可以归附的地方,不能善终。
小畜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小畜卦》象征小有积蓄,亨通。天空中浓云密布但还没有下雨,云气是从城西郊区升腾起来的。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彖》说:《小畜》,*爻居阴位,其余五阳爻和应着它,这是《小畜》的卦象。下卦为乾,表示刚健;上卦为巽,表示谦逊。九二、九五居下卦、上卦中位。君子有刚健、谦逊、正中之德因而获得志通意行之境,前途亨通。“天空中浓云密布但还没有下雨”,说明云气正上升聚积。“云气是从城西郊区升腾起来的”,说明浓云已经密布但雨还没有施行。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象》说: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巽、为风,风行天上,这就是《小畜卦》的卦象。君子观《小畜卦》,从中得到启示,效仿催发万物的和风,蓄养美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初九:自己由原路返回,又怎么会有灾祸呢?吉祥。
《象》说:“自己由原路返回”,说明行动适宜,符合常理,所以吉祥。
九二:牵复,吉。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二:带着别人一起由原路返回,吉祥。
《象》说:“带着别人一起由原路返回”,说明自己行为中正,也不会让自己有任何损失。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九三:车轮的辐条散脱,夫妻反目失和。
《象》说:“夫妻反目失和”,说明自己不能规正妻室。
*: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具有诚信的品德,互相信任,抛弃忧患意识与戒备心理,这样就不会有灾祸。
《象》说:“具有诚信的品德,抛弃戒备的心理”,表明这样符合居于尊上地位的权势者的意愿。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九五:具有诚信的德行,与别人紧密联系并互相帮助,自己富有也要使邻人跟着一同富起来。
《象》说:“具有诚信的德行,与别人紧密联系并互相帮助”,表明要与人共同富裕,不独自享受富贵。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上九:久雨新停,还赶得上栽种作物。妇女占得此爻则凶险。夏历某月十四日,君子离家出行也有危险。
《象》说:“久雨新停,未误农时”,说明能够丰登满载。“君子离家出行有凶险”,因为对充满危险的旅途缺乏了解。
履卦
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卦》象征谨慎行动。踩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不咬人,亨通。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彖》说:《履卦》是以柔顺对待刚健。下卦兑为悦,上卦乾为天,下面的兑卦心悦诚服于上面的乾卦,因此“踩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不咬人,亨通”。九五刚正而居中,踏上帝王之位而不愧疚,是因为其正大光明。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象》说:上卦乾为天,下卦兑为泽,这就是《履卦》的卦象。君子观《履卦》,从中得到启示,辨明上下的次序,安定民心。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初九:按照通常的原则履行,前往没有任何灾祸。
《象》说:“按照通常的原则履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九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内心谋划的人守正道吉祥。
《象》说:“内心谋划的人守正道吉祥”,是因为自己行事中正不自乱的缘故。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六三:瞎了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看东西,跛了一条腿用另一条腿走路,踩到了老虎的尾巴,被老虎咬伤,凶险。武士要成为君主。
《象》说:“瞎了一只眼用另一只眼看东西”,很难看得清楚。“跛了一条腿用另一条腿走路”,很难走得久远。“被老虎咬伤,凶险”,是因为自己的位置不当。“武士要成为君主”,是因为其心志刚强。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九四:踩到了老虎的尾巴,心里战战兢兢,最终会吉祥。
《象》说“心里战战兢兢,最终会吉祥”,是因为他能小心谨慎、立志施行自己抱负的缘故。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九五:果断地前行,坚守正道可以度过危厉。
《象》说“果断地前行,坚守正道可以度过危厉”,是因为处于有利的位置。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上九:审视自己的行为而考虑周详,就会凯旋而归,大吉。
《象》说:大吉处于上位,是有大的喜庆的意思。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卦》象征通泰,小的逐渐消失,大的逐渐到来,吉祥,亨通。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彖》说:“《泰卦》象征通泰,小的逐渐消失,大的逐渐到来,吉祥,亨通。”这就是天地阴阳二气的*,万物生养之道畅通,上下志同道合、思想统一。里面是阳卦乾,外面是阴卦坤,象征君子之道兴旺,小人之道削弱。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象》说:下卦乾为天,上卦坤为地,天地相交,这就是《泰卦》的卦象。君王按照天地的法则制定人的法则,助成天地法则合理地推行,以指导民众。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初九:拔茅草,茅草长长的根将其同类也带离了土地,征战吉祥。
《象》说:“拔出茅草,征战吉祥”,是因为其心志在向外进取。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包容广远,徒步涉河,不因遥远而有所遗失。没有朋党,中正行进会受到尊重。
《象》说:“包容广远,中正行进会受到尊重”,这是因为其广大的缘故。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九三:不可能只有平地而没有斜坡,不可能只有往而没有返。艰难而坚守正道不会有灾祸。勿须过分忧虑,要心存诚信,在饮食方面会有福可享。
《象》说:“不可能只有往而没有返”,这是因为天地也是有边际的。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翩翩往来不富裕,与邻居不戒备,心存诚信。
《象》说:“翩翩往来,与邻居一样不富裕”,是因为他们都缺少殷实。“不戒备,心存诚信”,是因为他们心中愿意。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六五:帝乙嫁妹,以此得福,大吉。
《象》说:“帝乙嫁妹,以此得福”,是行中正之道而实现自己的愿望。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上六:城墙倒塌在城壕里,不能用兵,自己在城中宣布政令,坚守正道也会有忧吝。
《象》说:“城墙倒塌在城壕里”,是因为天命已经变乱了。
否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否卦》象征闭塞。因为小人所闭塞,不利于君子坚守正道,君子的事业也由大转小、由盛转衰。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彖》说:“因为小人所闭塞,不利于君子坚守正道,君子的事业也由大转小、由盛转衰。”这就是天地阴阳二气不能*,万物生养之道不畅通,上下不能志同道合,不能思想统一。里面是阴卦坤,外面是阳卦乾,象征小人之道兴旺,君子之道削弱。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象》说:下卦坤为地,上卦乾为天,天在地上,这就是《否卦》的卦象。君子观《否卦》,从中得到启示,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以避开灾难,不能谋取*厚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初六:拔起一把茅草,只见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物以类聚,找它们时要以其种类来识别。坚守正道就会吉祥,亨通。
《象》说:“拔起茅草,其根相连,结果吉祥”,说明忠心耿耿,有为君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二:包容奉承,小人吉祥。大人闭塞,可获亨通。
《象》说:“大人闭塞,可获亨通说明君子不与小人为伍。”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六三:因为受纵容而胡作非为,最终招致羞辱。
《象》说:“因为受纵容而胡作非为,最终招致羞辱”,说明此时处的位置不正。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获得福分。
《象》说:“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说明要实现济困扶危替天行道的志向。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九五:时世闭塞的局面将要停止,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将要灭亡,不久将要灭亡”,这样的警句来提醒自己,才能像系结在一大片丛生的桑树上那样牢固。
《象》说:“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说明此时处于中正位恰当的位置。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上九:倾覆闭塞的局面。有起先的闭塞,才有最后的欣喜。
《象》说:闭塞的终极,必然倾覆,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同人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卦》象征与人和睦相处。与人在原野和睦相处,亨通。有利于涉水渡河,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彖》说:《同人卦》,柔爻取得柔位,处下卦之中,又与上卦乾相应,所以称为“同人”。《同人卦》卦辞说:“与人在原野和睦相处,亨通。有利于涉水渡河”,这是乾天刚健的运行。下卦离为文明,上卦乾为刚健,卦象显示的是文明而刚健。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互相应和。这说明君子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为准则。只有君子才能体察天下的隐衷,统一民众的意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象》说:上卦乾为天,下卦离为火,天与火组成了《同人卦》。君子观《同人卦》,从中得到启示,按族归类分辨事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初九:走出家门与人同心同德,没有害处。
《象》说:出门与人同心同德,又会有谁来责怪呢?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六二:与同宗同室的人同心同德,鄙吝。
《象》说:“与同宗同室的人同心同德”,是鄙吝之道。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三:埋伏兵甲在林莽之中,登上高陵,三年不能兴兵打仗。
《象》说:“埋伏兵甲在林莽之中”,说明敌人力量强大。“三年不能兴兵打仗”,是因为敌我悬殊不能轻易冒险。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四: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吉祥的。
《象》说:“准备登城向敌人进攻”,但终于没有进攻,是因为发现这种进攻是不仁义的,这样做能获得吉祥,是因为在困惑时能及时醒悟,反过来能按正确的办法行事。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与人同心同德,开始号咷大哭,后来破涕为笑,大军作战告捷,志同道合者相会在一起。
《象》说:与人同心同德,开始号啕大哭,说明这时内心中正诚信,因不知战事的胜败而焦急痛哭;大军遇到了志同道合者,终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欢笑起来。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在郊外与人同心同德,没有悔恨。
《象》说:“在郊外与人同心同德”,是因为志向未能通行,只好到郊外寻求志同道合者。
大有卦
大有。元亨。
《大有卦》象征大有收获。大有收获,至为亨通。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彖》说:《大有卦》,柔顺取得尊贵的位置,中正而上下应合,所以称作《大有卦》。下卦乾为刚健,上卦离为文明,所以《大有卦》的德行为刚健而文明。顺应天而按四时运行,所以至为亨通。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象》说:下卦乾为天,上卦离为火,火在天上,这就是《大有卦》的卦象。君子应当遏恶扬善,顺应天时,完善君子的使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初九:不要彼此侵害,也就没有什么祸害,虽然很艰难但没有灾害。
《象》说:《大有卦》初九这一爻,不要彼此侵害,这是就它的时位而言的。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