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带你遨游博大精深的易学世界 > 第八节 《周易》与传统医学

第八节 《周易》与传统医学(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学校园情爱故事选刊 荣辱兴亡 大学校园里的那场风月 异界之光影刺袭 大学生情感美文集 北宋之霹雳威龙 相公上错床 战器狂徒 血色魔幻 鬼赋天极

《周易》是中国传统医学之源。《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其名作《医易义》中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

1、卦爻辞初探

按照传统的说法,先人画卦作《易》时,均有借于仰观俯察、近取远取之助。所谓“近取诸身”,并非限于卦爻象拟诸人身的某个器官而言,而应理解为在八卦和《易经》中已包含有我先民们对人体自身*和病变的初步认识。先民进行卜筮,意在预测吉凶祸福,而人体自身的*和病变,应是他们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利用巫术的同时,也取得了运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斗争的某些经验。

如《复卦》卦辞说:“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这里,卜师把“出入无疾”作为人们时运亨通的首要选择。这正说明,在远古时期,由于生活条件的艰苦,人们的卫生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因而疾病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患。所以祈求“无疾”就成为人们最大的关注点之一。

又如《无妄》九五爻辞说:“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对这句话,旧注多停留在字面的解释,意谓不轻举妄为而得了疾病,不用药而有自愈的喜悦。这里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不轻举妄为而得了病,就不要用药呢?估计这两句话可能是古代的格言成语,意谓对弄不清发病原因的疾病,不轻易用药反而会自行痊愈。因为古人朴素地认为,疾病都是由自身的行为引起的。得罪了鬼神而招致的疾病,需要祈祷,药物无用。

除此之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谓轻举妄为而致病,不外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喜怒无常、寒暑不慎等原因引起的。弄清原因,才可对症下药。如果疾病不是由于自己轻举妄为所引起,即“无妄之疾”,也就是说,病因一时无法弄清,就不宜盲目服药,有时反而会自行痊愈。这条爻辞,一方面说明,古人当时对致病的原因知之尚少,其实有许多疾病并不是由于自身行为引起的;另一方面又说明,古人运用药物与疾病作斗争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有对症下药、辨症施治思想的萌芽。

2、认识论、方*溯源

事实上,说传统医学源于《周易》,主要不是就卦爻辞中保留下来的有关人体*和病理方面的知识说的,固然这些古老的资料是非常宝贵的。研究发现,传统医学中的许多认识论及方*上的问题,皆朔源于《周易》。

(1)中医五行学说

尽管《周易》的宇宙观是朴素的,但对形成的认识论已*了客观唯物主义的范畴。

《周易》认为与宇宙的发生最关紧要的莫过于天与地,《周易》用乾卦、坤卦代表天与地。如《周易·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知大始,坤化成物。”八卦中的其余六卦也分别代表实实在在的物质,如巽风、震雷、离火、坎水、艮山、兑泽,形成了所谓八卦哲学,八卦哲学体现了《周易》对宇宙认识的唯物观。

《周易》是以八种物质为宇宙万物之基本要素,其中水、火为五行学说中的两种主要元素。

根据甲骨文记载,五行观念起源于殷商,记载于《尚书·洪范》,但《周易》中已有五行的主要元素——水、火等的萌芽。五行完整记载于《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星痕纹章 港片:从过档和联胜开始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