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缁衣顿改昔年装 > 第八节 “破提篮”里出学子

第八节 “破提篮”里出学子(1/1)

目录
好书推荐: 坠入爱河 洗伐 魂翎 地灵传说 无量天劫 阿奴 祝福你 喜登枝 祝福 星际饲神帝国

夏天,煎饼两天就长黑毛,大家便在宿舍里拉上绳子,把煎饼搭在上边晾。宿舍里挂得满满,看起来像一面面小黄旗,到处是刺鼻的霉酸味。

焦家是我们村的大户,焦家林是村边最大的坟地。焦家林第一座坟的主人叫焦雄,他于明嘉靖九年正月初九去世。当年九月,他的三个儿子曰强、曰杰和曰远为他立碑。碑早已在“*”中被砸掉。爹至今还记得碑文上有两句话:“南有行龙,北有岳阳,此村之佳境也。”据说焦雄的石碑两旁的厢板是两块响石,用手一拍,嗡嗡作响,悠扬动听,传出很远。有个风水先生断言,两山夹一村,村名天津湾,水能养木,木能成材,此村必定文人辈出。

爹说,村里也确实出过几个读书人。焦学之、焦习之兄弟俩,焦文时、焦文利、焦文和兄弟仨的名字,分别是从“学而时习之”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古语中取出的,显示了他们是读书人子弟的身份。

出个读书人,是家家做梦都想的好事。但兵荒马乱,人都吃不饱,有几家孩子能实现上学的美梦呢?爷爷常说一句话,不让孩子读书,就永远没有返气的时候。他给爹取名文崇,就是希望家人崇尚文化,以文耀祖。但爹只上了四年学,便不得不退学跟爷爷学木匠。爹说;“‘子曰:巫匠异然。’但只要混口饱饭吃,还管他‘异然’不‘异然’。”一般请人干木匠活的,给匠工吃的饭都是好一点的。有句俗语:“家里做好饭,匠工活路不用看。”是说饭食好了,匠工就会好好干活。娘说,我家每逢请人耕地,中午都是做油花卷给赶牛的人吃。有一次,耕了一个来回了,赶牛人突然想起,这是块吃油卷的地呀,便把犁放深了一寸。爹说,他吃人家最好的饭是馍馍,最好的菜是油条拌芹菜。碰上吃葱拌豆腐时,主人往往忘了放盐。村里流传这么一句话:“清葱拌豆腐,临吃再加盐。”是说如早放盐的话,葱和豆腐被盐腌长了,看起来菜的数量就少了一些。爹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他看书看得有味,“嚼”得也有味。有时不吃一口菜,一个煎饼就已下肚,饭吃完了,还不知就的是啥菜。爹的许多知识就是在吃饭时学到的。爹的同辈人,上学的很少,上中学的没有一个。

乡村对女孩和男孩上学念书的态度很不一样。二姐都10岁了,家里也不提让她上学的事,是她自己跑到学校报了名,才读完了初中。大姐也是10岁上的学。我刚6岁,还不到上学的年龄,爹便给我虚报了出生年月,让我早早入了学。三个人上学,支付的学费书费是很多的。大姐只读了3年便下地干活,帮娘纺线织布。我记得,晚上,娘纺线常纺到深夜。纺完线后到舅舅家的织布机上织布,织出的布或用山上的郎棒枝熬水染成土黄色,或用水湾里的淤泥染成土灰色。到过年时,我们兄弟姐妹穿的都是洋布做的衣服,爹娘穿的都是自家织的粗布衣。

那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还不是最差的,有的同学家就指望鸡屁股这个“小银行”,买个笔和本子,都拿几个鸡蛋到小卖部换。上中学了,同学中有城里工人子弟和干部子弟,他们的经济条件不知比我们农民子女好多少倍。他们每顿饭到食堂打饭买菜,我们是每周从家里背煎饼。夏天,煎饼两天就长黑毛,大家便在宿舍里拉上绳子,把煎饼搭在上边晾。宿舍里挂得满满,看起来像一面面小黄旗,到处是刺鼻的霉酸味。就是这样长毛的煎饼,每顿饭用开水泡一下,就着咸菜吃。同周围几个村比起来,我们村的生活最差,好多学生用破提篮盛饭上学,所以,同学们编了个顺口溜:“金郭庄,银源泉,天津湾的破提篮。”但我们村的学生学习最用功,每次考试,成绩总在前头,考大学的成绩也不赖。尤其是“*”后恢复高考,我们村每年考出的大中专生都在20名以上。1979年,考出去了30名。近几年来,全村出去的大中专生总共500多人。爹说,五六十年代,我们天津湾西村的人口是1700多人,40多年过去,现还是那么多人,除了计划生育的原因以外,考学出去的人多是重要因素。我们村被称为“状元村”。还有位学者把村里出去的大学生称为“从破提篮里走出的学子”。

三年前,从“破提篮里走出的学子们”捐资为村里修了柏油路,盖起了一所设施完善的学校,三层教学大楼就恰巧建在早已铲平的焦家林边上。每天,上课的钟声在学校上空回响,比当年焦家林焦雄墓前的那块石碑厢板的响声更悠扬,传得更远。

目录
新书推荐: 战锤:我不要成为邪神啊!! 大秦攻略 定个小目标,每年收租100亿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盘龙:从水系主宰开始超脱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吞噬星空:授徒百倍返还 超神:向终极恐惧说话! 贫道千鹤,从斩妖除魔开始求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