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八十八章 荀子的天人观

第四百八十八章 荀子的天人观(1/2)

目录
好书推荐: 梗带师 巅锋 牧天狼 破囚之争 道断修罗 漫威之看电影获得技能 奈何反派他百媚千娇 一路侑你 妈咪V5:扑倒傲娇爹地 黄龙道人传

荀子的天人观理论,主要是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认为天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风雷雨电、霜雪露雹等自然现象称为“神”,由这些自然现象组成的整个世界就是“天”,“天”的生成不是神造的,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这个观点,应该是荀子从老子《道德经》里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这个说话引申深化出来的,也与后世的科学观相应。

既然“天”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荀子就认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基于这个观点,荀子就在《天论》里面明确说出了那句相当著名的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还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这与后世认为“丧葬之礼是为了让在生之人安心,而不是为逝去之人举办。”的理论,可谓不谋而合了。

荀子还认为,既然“天”无人心种种道德观念,那么就应该“天人相分”,“天”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故此荀子在《天论》中说道“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这应该是继承了《易经》里面天地人“三才”的理论。),又在《礼论》里面说道“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说明了天、地、人三者各有不同的职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