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八十八章 荀子的天人观

第四百八十八章 荀子的天人观(2/2)

目录
好书推荐: 梗带师 巅锋 牧天狼 破囚之争 道断修罗 漫威之看电影获得技能 奈何反派他百媚千娇 一路侑你 妈咪V5:扑倒傲娇爹地 黄龙道人传

这个观点,后世看来确实牛十三,与基督教发展到末期,由于与皇权斗争多年导致教权衰落,最后提出了神明的世界归神明,人间的世界归皇帝的这个观点,让教权和皇权各有管辖,不再互相倾轧。

天人既然相分,接下来荀子就更深一步提出,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

他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荀子这个观点,应该就是华夏有史以来各种与天斗、与地斗的种种传说的汇总,也是华夏民族不认命、无惧天灾地祸的精神内核来源。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与孔子、孟子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