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从者皆欺天(1/2)
听闻董承在等候,皇帝刘协当即召见。所有将领中,最得刘协信任的就是董承,毕竟他们有董贵人那分牵连在内。
这也是为何历代王朝,每逢变乱,外戚便更容易得势。
当然,董承与汉室的牵挂还要更多些。董承是河间人,董太后的远房侄子。董太后是灵帝刘宏的生母,也是刘辩与刘协的奶奶。所以,算起来董承其实是两位小皇帝的表叔。
董承毕竟不是董太后嫡亲,所以之前这关系在仕途上毫无助益,直到他掌了兵权,皇帝又处于弱势,才被人翻出皇太后侄子的身世。于是他嫁女为贵人也顺理成章。
汉朝皇室有与外戚世为婚姻的传统,倘若董承只是个草根出身的军阀,皇帝想娶其女也是比较麻烦的。
不过换个角度说,倘若董承是董太后的嫡亲侄子,也难活到现在。董太后是有亲哥哥的,名董宠,曾拜执金吾,宫斗失败后被处死;董宠的儿子董重,那是太后亲侄子,官至骠骑将军,他父亲死后他被免职,然后自杀了。
董承觐见,伏寿却没有退下,而与刘协共同接见。他们都算亲戚,现在又是非常之时,彼此也没觉得别扭。
听董承说了前方战况,刘协十分惶恐,问道:“郭汜骠勇善战,倘若取胜,恐怕又要掳走寡人。如之奈何?”
董承抚须笑道:“臣已使杨奉将军请段煨出兵援助,白波军兵力本就不弱郭汜,再有段煨助阵,此战必克。”
刘辩谢道:“有劳董丈。”
伏寿却道:“那段煨怎会听杨奉之请?”
董承道:“杨奉先请见弘农王,献上出兵之计,弘农王见识不差,当知此破郭汜之良机难得,其必会说服段煨。”
刘协听了,冷哼一声。
伏寿怒道:“弘农王见识不差?以汝之见,陛下的见识不足!哼,汝向陛下献策,陛下令段煨出兵,其敢不从乎?”
董承急忙请罪,辩解道:“老臣非是此意。臣以为段煨与弘农王同行,当是有所私交,由其游说……”
“国之大事,岂能仰仗私交?董丈,汝此念差矣。”
董承不住赔罪,心中却有几分喜悦,自觉他这番话的效果到了。皇帝、皇后能听进“私交”二字,以后对段煨便不会太过信任。
要知道,杨定死了,来了段煨,董承有很大的危机感。
董承道:“段煨出兵前,当会来向陛下请令。陛下切莫因故冷淡,令外臣寒心。这变故全因老臣思虑不密所致,并非段将军之过。”
刘协没应声,伏寿冷言冷语道:“陛下素来大度,亲近忠臣贤士。”
有宦者入内,道:“启奏陛下,弘农王,太尉,及多位大臣求见。”
“宣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