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智愚配 > 194 第五卷 第十章 饺子的来历

194 第五卷 第十章 饺子的来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临时城隍爷 捕红 无限争锋 有钱先生 网游之魔法纪元 重生之网络帝国 有女不凡 龙噬天下 画魂 生化终结者

冬至这天,按着当地民俗,梅兰花和王仕峰一块儿包饺子吃。

一张小小的圆饺子皮,在王仕峰的大手里怎么也拿不顺溜。捏了这边漏了那边,两边都捏完了,饺子里外全是馅儿。往盖帘儿上一放,仰面朝天地躺着,舒坦得浑身没有一个折。

王仕峰望着自己的作品,笑得“哈哈”的。

“看来,我不是做家务的料!”王仕峰自嘲地说。

“这怕什么?一回生,二回熟嘛!谁一下生就会!”梅兰花鼓励他说。拿起一个饺子皮,盛上馅儿,一个步逐一个步逐地示范给他看。

其实,两个人吃饭,梅兰花一人满能承担。就是吃比较麻烦的饺子,她一个人也用不了一个时辰。之所以拉着王仕峰做,目的是为了锻炼他的手指功能。都说手脑相同,手指灵活了也能促进脑部的育。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梅兰花决不放过。

“饺子好吃是好吃,就是忒麻烦。”王仕峰一边包一边说,又一个“懒”饺子躺在了盖帘上。

“是谁明的包饺子呢?”王仕峰望望自己包的饺子,看看梅兰花,问道。

梅兰花现,王仕峰最近一段时间的求知欲特别强烈。他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只要梅兰花在身旁,遇到不知道的就问,见什么问什么。吃饭时,他会问“人为什么一天要吃三顿饭”?“最初的粮食种籽是怎么来的”?看见马了,他会问“马为什么不躺着睡觉”?“骡子为什么不产驹”?听见狗叫了,他会问“狗为什么汪汪叫,猫又为什么喵喵叫”?总之,都是一些刨根问底的提问。

梅兰花通过他的提问看到了他智商的提高,心里像灌满了蜜。竭尽全能地给他讲解,给他解释,举一反三,把自己这方面的所有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他。

“关于明饺子的传说,民间有好几个呢。不过。冬至吃饺子却源于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圣张仲景。”梅兰花满脸幸福地望着王仕峰,和蔼地说。

“哦。你快给我说说吧。”王仕峰说着。依然抱着他地“躺饺子”。

梅兰花边包边说:

“饺子原名叫娇耳。”梅兰花说着。把自己刚刚包好地元宝似地小饺子托在手里。“你看。它地形状像不像人地耳朵?”

“哎。平常不注意。你这一说。还真得挺像呢。”王世峰有些惊喜。

“所以。它最初地名字叫娇耳。娇:美好、可爱。过分疼爱地意思。娇耳。可以理解为美好、可爱地耳朵。也可理解为疼爱耳朵。”梅兰花解释说。

“说它像耳朵。比喻成美好、可爱。还说得过去。疼爱就很牵强了。好好地耳朵长在脑袋上。干么需要过分地疼爱它?”王仕峰不解地说。

“你说的是好好的耳朵。娇耳起源个别的耳朵。因为个别,才有故事。听完了你就不这样想了。”梅兰花耐心开导。见王仕峰点头,声情并茂地讲了起来: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

“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过,决心救治他们。

“张仲景回到家,来求医的人很多,他忙得不可开交。但是,穷苦老百姓们那冻烂了地耳朵,时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给他们医治吧,烂耳的人很多。根本医治不过来。于是。他仿照在长沙地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无偿向穷苦的老百姓施舍药物救治冻烂了的耳朵。

“张仲景医治耳朵的药名叫去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每天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在庆祝新年的同时,也庆祝烂耳朵地康复。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除夕夜里辞旧迎新的交子之时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