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甲申天变 > 第178章 大帅的评语

第178章 大帅的评语(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就是仙 重生成神 临界纪年之爵迹 现代成神之路 逍遥圣君 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 蓝衫传说 一念成魔 斗妻 诱惑

甲申天变第178章大帅的评语

玺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把太平池州两府的矿上来。连上福建和两浙的岁钱。在京从三品以上官员的俸禄全都扣了一个月的。宗室子弟的岁给银子也搭了进来。总共凑出了九十多万两。

从常州苏州紧急调运六千多石精米。又从湖州和杭州两府“借”了五石。总算拼凑出过万石的粮米。直接就调运往淮西。

大家几十万两银子一万多石米。对于整个江南来说。真的不算个。可对于兴武小朝廷来说。可真是费了九牛二虎力。东一帚西一簸的拼凑起这么,儿。

就是为了增援淮西的子民。兴武小皇帝把皇室子弟的岁给银子都扣下来。甚至把宫中“夜”都停了。皇帝宁可饿着肚子。也要凑钱凑粮把淮西最急需的物资送过去。朝廷里已经下了明旨。今春的茶贡锦贡全部折合成现银或者粮米。不必再往南都直接往淮西。以应对淮西青黄不接的春季危机

皇帝少吃一顿饭。本就省不出几个小钱儿。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可宣扬起来。这里头的政治效果就大了去了。

这可是实实在的民如子了。

小皇帝本就是勤勉的。再这一搞。还真有几分大行崇帝的作风。就连远在云南的沐家也为皇帝的-动大声叫好。专程派人送来十四万两银子和六百多条耕牛。

四面八方支援淮西的时候。大明朝仅存的半壁江山反而显露出更多地兴气概。

淮西的忠诚伯就是大明的潘屏。也是收复北地的急先锋和主力军。军事方面朝廷没法儿和赴死军一争高下了可这份心思也是真真的。

打仗事情就交给忠诚伯。大伙只要在后头把钱粮搭理好了。赴死军就能替朝廷把鞑子打走。就能替万岁收拾北地。

这个替字。实在是的太妙。

收拾河山这样的大理。就是到天上去。也是朝廷分内的事情。可真正打鞑子的事情一直就是赴死军地尾。朝廷好像基本就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这么一来。朝廷并不是“尺寸之功”的嘛事不干。也算是参与到光复社稷的大业当中了。

打仗地事情嘛不光是冲锋陷阵血牺牲。还要财粮军资器械。忠诚伯是能打的。就在前边打;朝廷在后方居中筹就在后边支援。如此一来。打鞑子就成了赴死和朝廷共同的事业。谁也没有闲着。

无论是谁。也能看这是赴死军在往朝廷这边靠拢了。以前关于两者面和心不和的传言也就淡了许多

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

忠诚伯可是兴武小皇帝的老师。更是受了大行皇帝夫妇托孤之重的。现在还是万岁爷的姐夫。亲的不能再亲了。还真能闹出什么生分来不成?要不是忠诚伯的本事大。兴武皇帝早死了百万贼军中要不是忠诚伯忠诚血勇。兴武皇根本就到了南都。

不管怎么说吧。大朝的这半壁山总算是显露出齐心合力地样子。只要天下无敌的赴死军不缺钱粮。有多少鞑子也够打的收拾河山也就眼看着就能见到事情。

正月初五第一朝。万岁就和在京的官员就在五龙桥外祭拜了护国英烈碑。

从辰时正刻开始。京文武官员。室子弟各地藩王亲使齐集动用了大明朝最大规模也高级别地仪仗。连皇帝万岁都行了跪拜之礼。这样的等级和待遇。已仅次于祭祀天地了。

赴死军万千将士血洒大江两岸这才有了南都的安平康乐。就是拜一拜也是理所应当。

不仅是民心士气地问题更主的了个天大的便宜。

从政治层面上讲。这不仅是确定了淮西和南都的从属关系更是表明了忠诚伯本人地一个态度。不管外的人怎么说。最起码他李四还把这个朝廷当成朝廷。不管李四地真实想法是什么。至少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朝廷不是屁事不干地只会拖。

至少在民心和人望方面。朝廷,了赵宋后裔“无尺寸之功”的尴尬。也避免了李四成为下一个朱元璋的可能。

事实上怎么样先不说。至少从名义上兴武朝廷确认了淮西的地位——隶属于南都。这也保证了整个反清阵营的统一。大伙儿都是在兴武小皇帝的旗帜之下。

虽然在江南各地依旧是藩王和地方实力派林立的局面。可兴武小皇帝依旧是名义上的最高脑。尤其是认了和淮西的系之后。这一点儿到进一步的加强。

要想铁腕收服各藩王和地方实力派。小朝廷还远远没有这样的实力。目前只要保证那些势力不走的更远就好。何况中枢的威势在逐渐加强。这种局面好像还呈现出逐渐好转的态势。

正月初九。忠诚伯李四的第二封奏表到来。

对于淮西尤其是忠诚伯本人的各种奏章条陈。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小皇帝在第一间批阅。

因细炭硬笔书写的奏章。字迹远远谈不上如何的华丽。甚至连公整也算不上。但兴武君臣对于这份奏章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

在给朝廷的奏章里李四并没有说什么实实在在的事情。甚至连赴死军和未来的动向和表达一下对朝廷支援应有的谢意也没有提。满篇都是客套话。再就是希望圣上“保重龙体”什么的官样文章。

这反而让那些个把了中枢的老学官感到欣慰。

躬请圣安之列的客话估计李四本人也不会当真。不过是顺嘴说说而已。这个让老学官很不放心的李四有只言片字提对支援的谢意。说明还是把他自己个儿看成是朝廷地一部分的。在学官们看来普天之下统统是莫非王土。朝廷增援了自己的子民。完全就是分内之事。李四要是大张旗鼓的表感谢甚至说什么报答之类的话语。就等于是表明了和朝廷平等的地位。那才是这些最不愿意看到的。

随着奏章一起过来的。还有一领子熊皮大氅和一封书信。

熊皮大氅一看就是地道的两辽物产。长毫整齐短毫平绒。除了两辽极北。别的地界儿还真产不出这样好皮货。

这熊皮就是再金贵。小皇帝和老学官们也不大关心最要紧的还是那封书信。

有事不在奏章里直陈。而是再弄封书信出来。肯定是有很紧要的事情。

书信是工工整整地头小楷眉地肩规规矩矩。一就知道是李四找人代笔之作。

盈盈满满好几页。千言文字也不是李四那个不怎么会写字的武夫能够写出来的。

“……自甲申而至乙酉。今已丙戌年亦……自崇祯而至弘光。今为兴武之朝……”前面寥寥数句都是说近年来所经历的剧变。后面的才是重要内容。

“自大行皇帝授于

职。臣疏于职守。鲜有传道授业之机。旋刀兵乱起艰难。更罕有机缘-思此。深感愧对大行皇帝托孤之重。惶恐不盛……”

李四的太子校典还是崇祯皇帝在位的时候授予的。也没有上过多少课程更没有能够给于当时还是太子的兴武小皇帝多少指导。这是四的遗憾。

“今大统已定。赴死之士待命后方稍安。可大军北伐。光复北都兴我汉家指待。终有闲暇。思圣君大业当是需臣效力之时。两地相隔。特以书之若有不解指出。学官可解。今课。谓之民本……”

现在地情况好转了。李四也能腾出时间来继续给皇帝上课了。只不过淮西和南都距离太远。能说的不尽翔实。好在有那么多老学官们。可以弥补。好了。忠诚伯要开始上课了。第一课就是要说说什么是民本。

叶枯荣。可见枝干凋零否?”

这样的也就是四敢这么当面锣对面鼓的说出来。

老百姓是树根。官是枝干帝只不树上叶子。每到春秋季节。树叶子就哗啦啦的往下掉。可枝干不会动。

“叶者。虽为末亦为……。若到世无旷夫家无怨女。人人不饥不寒。生民养生之时丧死之际无憾。此为王道之始也。”

野之地。何为?”

“唯有,心!”

“民心者。实为洪水。可载舟亦覆舟。然则稍加导引……”

李四的这封书信。可谓苦口婆。前半部分还是满嘴仁义道德。满篇地民本民心。后半部分却是让人匪所思。按照李四的硕大。民心已经不是决定一切的根力量。而是可以借助可以操纵甚至可以凭空制造地一种力量……

这可是和儒家的思和境界完全违背。满篇都是厚黑之言。强调地更是“术“势”两种力量。看李四的个意思。这位太子校典不是要把圣天教导成正大光地明君。而是弄一个王莽之流的人物出来……

这可比所谓的帝王心术更上层楼。在很多地方。皇帝看的似懂非懂好像是有那么个道理。可仔细一想。又完全不是那么回子事情……

“忠诚伯之言差矣。只要民心向我。不管是李闯的百万贼军还是满洲十铁骑都不足为虑。民心所向是要朝廷仁政为先。徭薄役为基。是非黑白善恶美丑。亿兆百姓看的清清楚楚。这,心又如何操纵?”

……

南都和淮西不过是一之隔。随着物资源源不断的涌入。各地民生迅好转。最起码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惨剧。

在严寒之中。没有百姓因冻饿而死。在那个时代绝对是了不起的政绩。

朝廷里的支援从东往西。赴死军通过种种见不的人地手段取的的物资从西往东。两个方向的补给让淮西豫东的百姓取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再不必为明天的衣食而焦虑。

虽然这些物资还不可能支撑整个淮西到夏粮收获的季节。最低限度也能维持到天气转暖。只要天气暖和粮食的消耗也就小一些了。老百姓们不是没有过过苦日子。知道应该如何维持生计。

只要天气暖了。新鲜的柳叶子。肥美的榆钱甚至是一些瓜瓜果果地东西也就下来了。虽然这些东西不能完全代替粮食。也不会饿死人了。只要大帅那边零星的支援不断。大伙儿挺一挺也能熬过去。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乐观。也不是人都有这样的待遇。

在归德西北开封正东。黄河有一个舒缓地拐弯儿。由于黄河频繁泛成灾这一带已经为。

每一次黄河泛滥。滚滚的水流都会带着巨泥沙把这一带化为泽国。洪水退去以后。泥沙掩埋了田地和村庄只留下一望无边满是细沙的荒原。

尤其是从元末开始。黄河的泛滥频繁就是一个很大很危险的问题。(当然。要不是这样也没有黄河大起义。也就没有现在的大明朝了)直到如今。沿河两岸的百姓一直在不断加高堤坝。而黄河本身的泥沙也在不断的太高河床。几百年来。黄河水面比这一带树尖子还要高出许多。

脑袋上顶着的就是滔滔黄河。脚下踩踏的是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就是那些低矮地小山丘子。也没有黄河的河底更高。因为这几年黄河没有大规模泛滥。很多地方已经长出了野草和树林……

这一带的村庄早在百十年前就掩埋在黄沙之下距离最近地村,也远在四十多里之外。一百多年以来。这里次出现了大群人口的聚居。次出现了“村庄”。

这就是鲁识字和跟他的那些满洲残余民众苟延残喘之地。

这就是忠诚伯给这敌人指定地区域。出了这一儿任何人都可以不需任何理由的何手段杀死他们。

当鲁识字带着这些鞑子遗留下地老弱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连最起码地口粮和衣物都没有。至于最简单的住房和药品等物完全就是想也不敢想的奢侈。

几百人口。刚刚离开赴死军报复性的大屠杀。在寒冷的季节来到这不毛之地凄惨之状想而知。

野狗一样的四处追逐一切能够抓到的活物不管是肥美的野兔还是从洞里刨出来的老鼠只要能吃就好东西。那些女人和娃娃则不分白天黑夜的挖掘甜芦根和隐藏在地底的植物块茎……

即便是这样。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依旧有一百多人因为饥寒和病痛而死。

当这些异族人眼珠通红。望着尸体垂涎三尺的时候。鲁识字不不采用拳打脚踢的方,阻止。这个时候的鲁识字真的是泪流满面:“吃尸体?你们真的不想做人?你们真的要野兽了么?你们要是真心的想要做野兽。我也不管……”

这个令天下鞑子闻丧胆的七杀前任营官。如今却是这些人的保护神。

对于鲁识字的命令。这些人是不打折扣的言听计从因为鲁识字牺牲了所有的一切。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在老女真传说中。在女真先祖面对生死存亡危险的时候。曾有一个天神保护了他们。这个天神叫做乌利颜。

现在的鲁识字就是人心中的乌利颜。就是上天降下的保护神。

正是这个保护神在危难的时候救了他们。也是这个保护神带领他们刨地洞。建成最简陋的地子。也是这个保护神用收集起所有人身上值钱的饰物和饰。拿出去换回来了宝贵的高粱米。

要不是鲁识字换回来的高粱米。这里的人早就活活饿死好几回了。

着赴死军的神进展。开封附近的一些满洲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肝成武圣!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