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南宋之工业革命 > 4.12 济州大战 II

4.12 济州大战 II(2/2)

目录
好书推荐: 时空剑仙(原都市剑仙行) 异界至尊老师 玉堂春 重返都市 黄梁一夜情 幸福官虫 月下绮谭 横行两界唯我独尊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 鬼影曈曈

……

中午时分,赵范与李不伟正在帅船上商议着东平府的攻城之策,却听岸边瞭望塔上的士兵大声道:“蒙古大军出城了!”众人听得神情一振。过了一会儿,那士兵又道:“蒙古骑兵约有有五千多。”

不多时,有探马回报,得到的消息与瞭望塔上看到的无异。

李不伟低声道:“赵大哥,今rì早些时分那批蒙古骑兵,似乎只有一千多人,如今五千名骑兵来袭,还是要小心为上。”赵范道:“兄弟说得没错,自然要小心为上的。”说着,将传令兵叫到跟前,细细叮嘱了很长时间,那士兵领命而去。

岸边的士兵,已将步兵排成了方阵,又在方阵前方穿插布置了六十架机关弩与十二门直shè火炮。六二型迫击炮,被安放在了河岸边,八二型迫击炮则被直接安放在了船上。过了没多久,瞭望台上又传来了新的军情,集结在济州城外的蒙古骑兵已达一万五千人!

难道蒙古大军竟然要让一万五千骑同时冲锋?眼前这片空地虽然开阔,但与蒙古草原相比却仍是相差甚远。一万多骑同时冲锋,就是阵型也难得排开。

李不伟已下了船,身穿一件量身定做的铠甲,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众士兵之间。李不伟的铠甲无论是颜sè还是风格,都与赵范、冯千里等人大异。李不伟穿着这件重达十几公斤的衣服,走起路来颇为不便,他缓布走上了临时搭建的观战台,站在了赵范身边。

李不伟刚刚站稳,陆天立即招呼几名亲兵,在李不伟身前立了一块木板。看这木板的质地,坚硬无比,寻常箭矢决计无法shè穿。这木板的上端,开了一个约四十厘米见方的窗户,窗户上安装的是一块厚达五厘米的玻璃板。

这件装备,整个大宋军中只有李不伟能享受到。在李不伟离开临安后,周依依担心李不伟的安全,想方设法找到谢道清,请她在赵昀面前不时提及一下,务必保证李不伟的人身安全。赵昀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原是史弥远的原因,但能将皇位坐稳,却是李不伟的功劳。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倘若李不伟出了事,对于大宋的科技发展与江北建设,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正因为如此,赵昀即命皇家实验室特制了这块护盾。

对于当时的皇家实验室,普通玻璃无论是制得极薄还是制得极厚,都会出现技术上的困难。但范东来知道这是为李不伟专门定制的防身宝贝,当即让人开始实验,终于在一个多月之后,制成了这种厚达五厘米的玻璃。范东来也做了试验,以大宋的骑兵手弩进行shè击,在任何距离都已无法shè穿玻璃。再以机关弩进行近距离shè击,玻璃虽然被shè得破碎,但弩矢也失去了劲势,即使穿过玻璃,shè在李不伟的铠甲上也不至于重伤。

李不伟现在就站在这面超级护盾后面,转头看了看旁边的赵范,心里颇有些过意不去,有心拉他一同站过来,却又知道赵范决计不肯,因为主帅若是躲在护盾后面,士兵会做何想?其实李不伟也不愿被这玻璃保护起来,但赵范却说得十分清楚:此乃皇命。

陆天递过了一架双筒望远镜,李不伟接过之后挂在胸前。他所在的观战台视线极好,远处也是一片平地,李不伟透过望远镜,将近十几公里的情形尽收眼底。远处尘土飞扬,黑压压的一片全是蒙古骑兵。他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马,心想瞭望塔上的士兵说有一万五,那便是一万五左右,这些士兵一定学过如何估计敌人的数量,刚才的那些数字,想来不会有错。

没过多久,蒙古骑兵越来越近,李不伟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士兵甚至还备了两匹战马。再看大宋的那一千弩骑兵,却是井然有序地排成预定的队形。这些骑兵除了标准装备之外,还配备了一匣五矢的手持十字枪弩,以及二十支弩矢。这一千名装备jīng良的宋骑,就站在阵前,似乎专门等着蒙古骑兵冲锋。

蒙古骑兵距离已不到五公里,透过扬起的尘土,李不伟这才看清楚,这批蒙古骑兵的数量似乎远远不到一万五,大概只有四五千左右,想来对方元帅也不会命一万五千人同时冲锋,只是派出五千人的先锋队而已。不过,虽然是五千骑兵,但其队形已拉得极开,从左至右,足足有四五百米宽,似乎像一张大网一样,向着宋军阵营冲压过来。

再看那一千名大宋骑兵,此时距离蒙古前锋只有一公里左右,却仍然站在原地不动。再过一会儿,每人都将十字枪弩上紧了弦,骑兵之间的距离也拉得很大,向蒙古大军缓缓走去。待走到三四百米的距离,宋军骑兵已开始shè出弩矢。李不伟清楚地看到,已有数十名蒙古骑兵中矢落马。

在以往两军对敌时,弓弩手往往是万箭齐发,shè向敌人的兵力密集处,以求最大的杀伤力,又或是将敌人冲到最前面的骑兵shè杀,以求shè住阵脚,令敌人不至于冲到自己阵前。弓箭的shè程有限。汉唐之时,弓箭的有效瞄准shè程不到一百步,宋朝时的神臂弓,其shè程虽然大大增加,但有效瞄准shè程却仍然不到两百步。但另有一种方法,却是几千名弓箭手以四十五度左右的角度,将箭向空中shè出,以求达到最大的shè程。这些箭在shè出时,根本没有经过瞄准,但数千支箭同时shè出,便会形成一道箭幕,如果能够shè向敌军人马密集处,其杀伤力极大。不过蒙古兵目前少有步弓手,因此宋军也不会面临这种情形。相反,蒙古兵却被宋骑的十字枪弩shè杀无数。

此事发生得极为突然,蒙古大军阵中一阵慌乱,但紧接着又迅速镇静下来,已有人举起大旗挥了起来,李不伟隐隐听到冲锋的号角声。这号角声甚是低沉,却传得极远,李不伟在几公里之外仍觉得一阵杀气扑面而来。

蒙古骑兵已开始冲锋,李不伟来不及仔细观察,又将望远镜对准大宋骑兵,却见那一千多名骑兵且战且退,但由于这些大宋骑兵需要先掉转马头才能撤退,因此不及蒙古骑兵冲锋的速度,转瞬间便被蒙古骑兵追上了近一百米。此时,稍稍落后些的宋骑已进入蒙古弓箭的shè程,十数名宋军中箭落马。其它的宋军虽然也在撤退,但仍然不失时机地shè出弩矢。这些士兵对于十字枪弩的使用极为娴熟,刚刚shè出一矢,便又上紧了弩弦。由于有匣装的五支弩矢,枪弩的shè速几乎达到两秒一shè,只是在五矢shè完之后,便需要更换弩匣,因此shè击动作明显有停滞。李不伟也看得清楚,宋军骑兵在更换弩匣时,大概需要五六秒的时间。

此事写起来话长,但大宋骑兵从交战到回撤,也仅仅是几十秒的时间。这一千骑兵退回到主力阵营约一公里时,忽又向左右闪开去,从两翼迂回撤退。如此一来,正面冲锋的蒙古骑兵便完全暴露在机关弩与火炮的shè程之内。

李不伟心中暗念道:发炮!发炮!迫击炮为何不发?!

然而他迟迟未听到炮响。按照李不伟的打算,应该在蒙古大军距离两公里时,便用迫击炮shè击,打乱蒙古骑兵的阵营,然后再用平shè野战炮shè击,倘若仍然无法阻挡敌人,再用机关弩连shè,到了最后,还有步兵长枪方阵阻挡。这种战术似乎无可挑剔,但赵范却偏偏没有采用。

李不伟正着急着,却听赵范在身边大喝道:“机关弩齐shè!”李不伟顿时回过神来,往前一看,蒙古骑兵已冲至六七百米的距离,正是机关弩的shè程。此时,六十架机关弩已齐shè,弩矢密密麻麻地向蒙古骑兵shè去。

这机关弩的shè速极高,六十架机关弩,每秒钟便可shè出近一百矢。弩矢离开弩机之后,大约要经过四五秒种才能到达蒙古骑兵的冲锋队营,也就是说,每一刻都有七八百支弩矢停留在空中,每一刻都有一百支新的弩矢shè出。

眨眼间功夫,冲到前方的蒙古骑兵便倒下一大片。这些倒下的骑兵,有一大半并不是自己中箭,而是被shè中了马匹。然而在几千骑兵冲锋的情况下,落马便意味着死亡。这些未受伤的骑兵刚刚跌落地下还未回过神来,便被后面冲过来的战马踩死。

数千骑兵一旦开始冲锋,不是说停就能停下来的。倘若前面的骑兵忽然收住马蹄,后面跟上的骑兵无处可去,势必会撞在一起,如此的连环撞,即使敌人不打,自己也早已败了。万一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处理办法是边向前冲,边向左右两侧分开,后面的骑兵放缓速度后,也会跟着同样的路线行进,最后再折回到本方的阵营。

其实,蒙古骑兵的训练极为有素,前方骑兵落马后,后面的骑兵原本是有一套躲避技术的。但今rì所发生之事太过突然,前排的骑兵几乎是同时倒地,这样,跟上来的骑兵的路基本被被堵死,因此才会发生战马冲撞的事情。

速不台在远处也看得清楚,自己的五千骑兵刚刚开始冲锋,便遇到了宋骑的拉截,损失了一百多骑。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心惊万分。这支骑兵眼看要冲入宋军的阵营,却忽然成片地倒下,转眼间便有近千骑丧生。速不台心痛万分,他已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微微发拌,回过神后急急下令收兵,却是为时已晚。从两侧迂回突围的骑兵,又遭到了宋军骑兵的弩shè。这些宋骑极为狡滑,根本不靠近蒙古骑兵,只是在远远地shè出弩矢。倘若蒙古骑兵还击,势必要冲得近一些,但如此一来,宋军阵营中那如下雨般的弩矢又会压过来。

……

撤回济州大营时已近下午。万余铁骑出战,不到一个时辰便遭完败,这是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不一会已有人报上了伤亡数字,冲锋的五千骑兵中,阵亡的有两千七百四十六人,受伤的有六百三十九人,损失战马两千四百余匹。速不台面sè铁青,坐在帐中半天不语,过了许久,这才自言自语道:“阵亡的有两千七百多人,受伤的却只有六百多人,宋军的弩矢当真是只取xìng命,不抓俘虏。”

古直在一旁半晌不语,额头直冒冷汗,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元帅,宋弩确实是厉害,比起十多年前似乎大有不同。金国与西夏军中也常有宋弩出现,但无论其shè程、shè速、还是准头,比起今rì这些宋弩却大大不如。元帅请看,这些宋军的弩矢,其制造工序应是极为繁杂,因此shè程也大大提高。但这等jīng良的弩矢,宋军必定不会携带太多,倘若等宋军用完了弩矢,我们便无所畏惧了。”速不台低头看了看手中那支宋弩,摇头道:“恐怕并非如此。你看这支宋弩,此弩先是穿过马的脖颈,再穿入士兵的腹部,将士兵与战马钉在了一起。但将弩矢取下之后,却并未见其有何损伤,与那些shè空的宋弩无异。这支弩箭若是再次装入弩机,恐怕又有一名蒙古健儿要命丧马背了。”古直道:“看今rì的情形,宋军阵中弩机不少,不过只要能防得宋弩,便没什么可怕的了。”

速不台心中犹豫不决,心想依今rì发生之事,继续与宋军作战已是不智之举。但若就此闭门不出,宋军或许会离开济州,然后直杀东平府,贵由王子驻守在东平府,到时自己还是免不了去救援,倘若万一去得迟了,王子有个闪失,自己便是有十颗脑袋也保不住了。若是放弃济州返回东平府,似乎正中宋军下怀,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必须在此决一死战?东平府已然交战,想必其它州府也有宋军侵袭,看来,蒙宋之战已经全面开始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