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窃国大盗 > 第15章

第15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绿袍老祖 狙击手异界狂飙 极品保镖 圣皇天下 大赵帝国 都市邪剑仙 网游之邪气纵横 混混抗战 圣剑至尊 网游之无尽黑暗

孙中山第一次在台活动影响深远,为台湾人民反帝反殖运动播下了革命火种。1912年,经王兆培、翁俊明组织推动,台湾同盟会员已有30余人,以此为基础,组织了一个以光复台湾为宗旨的“复元会”,到1913年11月,已有会员76人。

1913年8月4日,孙第二次赴台,正值台湾光复运动前夕。这天,孙中山因“二次革命”失败,遂偕胡汉民乘船从福州抵台北,下榻于御成町“梅屋敷”,会见了主人、日本朋友大和宗吉及其宗弟藤井司一郎。第二天,孙从基隆转赴日本。

1913年,同盟会员罗福星等领导的“台湾光复运动”,遭到日本帝国主义残酷镇压,先后被捕者达535人,受连坐与“过怠”“处分”者则数以千计。被台胞誉为“一龙五虎”的罗福星等6人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1913年底,华民会、三点会、同盟会等台湾革命党人已发展到233人,直接影响的群众95631人。1913年12月,赖来领导了东势解起义。1914年5月,又爆发了罗臭头领导的六甲起义。两次起义,均举起了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尽管孙中山第二次赴台只有一个晚上,但影响巨大。台湾光复后,“梅层敷”被辟为“国父史迹纪念馆”。

1918年6月14日,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备受陆荣廷等广西军阀排挤,在广州毫无立足之地,愤而辞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之职,又偕胡汉民等经上海转台湾赴日本再谋救国大计。因此次过台时戎马倥偬,而且日本当局怕孙中山久留台岛宣传国民革命,唤起民族意识,第二天台湾总督便“欢送”孙中山离台赴日。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因接冯玉祥等人邀请电,偕宋庆龄沿海路北上,离广州,经香港、上海,抵台湾基隆港,抱病过台北。孙原计划与台胞见面,宣传革命,受到台湾总督的阻挠而未能实现。孙中山第四次赴台,竟成了一次与台湾人民的永诀。

台湾,台湾!时时刻刻萦绕在孙中山的心中。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是中国东南七省门户,是中国在西太洋的镇国之宝,是亚太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地位极其重要。欲要侵略中国,在亚太地区称霸的新老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无不妄图染指台湾。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渡海到台湾,赶走窃据在那里的荷兰殖民主义者,在那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1683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军,隶属于福建省,使得大陆、台湾成为一体。

美国、日本两国反动政府,对中国台湾觊觎之心已久。

1867年,美帝分子李仙得参与策划美国侵台。由于侵略计划未果,美国驻日公使德隆又于1871年怂恿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此时就任日本外务省顾问的李仙得亦参与了怂恿活动。

1874年,日本设立“台湾藩地事务局”,以大隈重信为局长,西乡从道则负责指挥侵台军事。5月,日本以三千兵力开始入侵台湾。美国为了“入股”分赃,派了不少军官到侵台日军中任职。

日寇在琅王乔登陆,被高山族人民击退。日寇被迫退据龟山。日军赖着不走,在台湾设都督府,修桥筑路,妄图长久占领台湾。清廷命令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海陆军增援台湾,全面布防,兵力远胜过日本。此时日军中瘟疫流行,士兵思归,日军处于进退维谷境地,转求谋求通过外交讹诈达到侵略目的。

日本派大久保利通到北京谈判,路经天津,寓居美国领事馆。美国副领事对李鸿章说,揣大久保之意,不给兵费,必不退兵,且将决裂,扰乱中国各地。美国副领事一顿恫吓,吓倒了李鸿章。于是美国助日本外交讹诈取得成功。

不仅如此,英、法、美三国,还出面“调停”,诱使清廷妥协。1874年10月31日,恭亲王奕沂与日本公使大久保利通签订了《北京专约》及附件《会议凭单》。

这两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一、日本在台湾撤军;二、中国准给抚恤银10万两,赔偿日军在台修道、建房银40万两,合计50万两。

日军撤走后,沈葆桢进一步开发了祖国的宝岛台湾。

孙中山幻想以一纸约法拴住袁世凯的洋枪,宋教仁以为人多就可走改良主义道路,结果血浇梦醒,二次革命,反袁斗争,备尝艰辛。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