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问,无力的回答(2/2)
“这是城里来的大叔。”,媳妇笑着低头进灶房了,大嫂跟进去:
“这女子,你不打招呼傻笑啥?”,“娘,你咋让俺叫他大叔呢?”,
“不许笑话客人,人家就是长得嫩些,比你爹才小不到两岁。”,媳妇继续笑着:
“那我也叫不出口!”,
“死女子,真是没个样子!”。
她们把篮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好,从房子里抬出一张小木桌,真是丰盛啊!我笑话那些去镇子里的人,你们可有我这待遇?我试着问:
“嫂子,要是那些客人都留在你们村里,他们和我的待遇一样吗?”,儿子回答:
“叔,俺家不是最好的,他们要去肯定不比这差!”,媳妇是个泼辣人:
“叔,别听这傻小子的!俺爹太老实,不会招揽客人,俺家待人最实在!”,这话我爱听:
“姑娘,你肯叫我叔了?你不仅人长得好看,声音也好听,会唱花儿吗?”,她的确很大方:
“咱这儿不唱花儿,不过唱的有点儿像,也拖长音,但更好听!我唱给你听!”。
她立刻拉起架势,对着院外的黄河唱了起来,的确是非常悠扬、极富韵味儿,可惜歌词听不懂,小伙子也来了兴致,端起架势和他婆姨对唱,我隐约能听到里面有穆桂英、杨宗保什么的,再就是许许多多的尕字,我和他爹娘坐在小桌前欣赏着,他们一曲唱完,小伙子便给我把酒满上:
“叔,唱的不好,尝尝咱这儿当地的酒!”,我接过酒,和老大碰杯,他有点儿犹豫,见我一扬脖儿干了,他也立刻干了,真是痛快!媳妇也上来给我倒酒:
“俺可不说那假话,俺是咱这一带媳妇里唱的最好的!叔要是同意就再和俺爹干一杯?!”,我端起杯笑到:
“我要和你的尕哥哥干一杯!”,大嫂感到惊讶:
“我当你听不懂呢,你咋会懂咱这儿的话呢?”,
“我原来有个朋友是你们这地方的人,具体哪个县不知道,但肯定也是黄河边儿上的,他唱的和你家小子唱的差不多,他给我唱过一首《河洲大令》,那是我从未听到过的天籁之音,可惜我没给他录音,他后来不知道去了哪里,我想我今生很难再听到他那么富有磁xìng的歌声了,可没想到你家小子和他的声音几乎一样,似乎更嘹亮些。”,媳妇不愿意了:
“重男轻女!罚酒三杯!”,她已经看出来我喝酒还可以,我举杯邀她:
“女歌唱家,叔要和你干一杯,其实刚才更打动我的是穆桂英!”,她把乌黑的大辫子往身后一甩:
“来,干就干!俺今天就是俺家的穆桂英!”,大嫂并不介意:
“光喝酒那行?快尝尝俺烧的黄河大鲤鱼,凉了就不好吃了。”,真是食yù大开,听到了十几年前走失的歌声,黄河岸边的小院里,今夜无人入睡。
穆桂英、尕哥哥、尕妹妹……黄河的风声,黄河的水声,黄河人家的饭菜香,歌更动听入耳,真想把他们从镇子上拉回来!
(于西安市盛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