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烈火凤凰 第一节(2/2)
吴三桂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王爷的人没事再组织起几十万大军也没问题。况且摄政王的大军中也需要王爷这样身经百战的将领。”
阿济格道:“你说得轻巧!军中尚有近两万满洲八旗这些人中有跟随本王多年的老部下要本王丢下他们别说本王不答应就连本王身边的这些满洲将领也不答应!”说完他回头望着身边的大将们。
这些大将们一个个低着头他们心里均想着吴三桂的话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他们都不言语。在这些人的眼里那些满洲八旗士兵只不过是他们抢银子、抢女人的工具而已随时都可以牺牲的但既然阿济格说出了这样的话他们怎么好反对呢于是只好装聋做哑了。
吴三桂看这些人都不说话心里焦急万分但他没想到的时其实阿济格的心里比他还急。刚才他之所以那么表态只是为了在众人面前做个样子免得以后有人说他薄情寡恩再带兵时就不好带了他看见众人都不说话不禁对自己刚才的那番做作有些后悔现在他只想有那么一两个体贴上意的将领出来为他解围。
阿济格向将领们的脸上一个一个的望去当他望到副将巴哈那时巴哈那的嘴动了动。阿济格心中一喜想道:“快点张嘴呀!快点劝我呀!要是你劝本王离开那本王突围出去以后一定升你的官你不是想做铁帽子王吗?那本王就向摄政王说去一定让你如愿。”阿济格眼巴巴的望着巴哈那只希望自己刚才的那番言不由衷的表态别吓住了他。
巴哈那终于开口了他犹豫的说道:“末将……末将以为吴将军所言甚是若是王爷成功突围那么还可以领兵回来报仇。王爷就请您下决心吧!相信那些八旗子弟知道了您的苦衷他们也一定会希望您突围的!”
阿济格心里松了口气他说道:“这个吗……既然你也这么说那么就容本王考虑考虑你们没有别的意见了吧?”他望着众人。
众人此时已明王爷心意于是纷纷说道:“末将等无异议还望王爷早做打算!”
阿济格见戏已演够于是便传令下去吩咐三名八旗副将和六名汉军副将率军向南突围他自己则领着八百余亲兵分乘十个木筏留在原地清军剩下的五十余匹战马则乘在另外的十个木筏之上。
林清华得知清军突围立即命镇虏军中途邀击。林清华对于清军的夜间突围早有准备数千个羊皮筏子分散在各处每个筏子上均有一名鼓手现清军踪迹后鼓手立即以急促的鼓点声敲鼓并由一人将手中火把高高举起在空中画着圈附近其他的鼓手见状也立即开始敲鼓于是明军就纷纷向此处集结阻拦逃跑的清军。同时明军还在水上浮起几十个大木筏木筏上铺上薄铁皮铁皮上堆上巨大的草堆听到报警的鼓声后就将草堆点燃在数十个巨大的“火把”面前清军无所遁形全部暴露在明军的火力下。
虽然林清华在各处都安排了士兵警戒但终究不可能围得密不透风阿济格的数十个木筏终于顺利的从明军的一个空挡中穿了过去。阿济格登上岸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马他只回头望了一眼南边的火光便头也不回的向东北方向逃窜。
经过一夜的激战清军的进攻被遏制了。等天亮后映入明军士兵们眼中的是一幅惨绝人寰的景象整个的水面已被血水染红在暗红色的水上漂着成千上万具清军士兵的尸体在这些尸体的旁边则漂着一些长矛、衣服、鞋子等物。
除了尸体之外还有一些活着的人他们站在木筏上或是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手扶着木筏双眼无神的望着四周他们大多数人不仅已没有了兵器而且没有了斗志活像一个个毫无生命的躯壳。
镇虏军的士兵划着羊皮筏子慢慢靠近这些“躯壳”等到一定的距离后他们便放开嗓门大喊:“抛掉兵器!降者免死!”然后他们便数个筏子一起靠上清军的木筏将那些半死不活的人集中起来为了防止他们反抗还是将他们一个个捆了起来。这一过程并未遇到大的抵抗只有一些八旗兵拒不投降从水中拣起长矛顽抗但很快他们就变成了筛子。
林清华身边的一位中年文士看到这幅惨烈的景象叹了口气对林清华说道:“鄙人以前只是从书上读到过这样惨烈的战场景象现在终于亲眼看到了看来孙武子所说的‘兵者凶器也’真是一点也不夸张啊!”
林清华扭头望着他说道:“蒲先生说的对战争实在不是好事情对于百姓来说只有安定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但为了安定的生活难道竟要用奴役和枷锁来换取吗?在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要想避免自己被那些坏人奴役就只有拿起武器与他们战斗进而把他们消灭!对了蒲先生此次到山西去真的不需本侯派人护送你吗?”
蒲先生笑了笑说道:“多谢侯爷美意想我蒲某虽熟读诗书但我也自小习武寻常歹人我也没放在眼里况且姜禳是我的旧友我想他应该不会为难我的。好了我已在此耽搁太久就此告辞还望侯爷保重欲祝侯爷大败多尔衮!”说完向林清华稽随后上马带着两名书童向着北方绝尘而去。
林清华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道:“现在像这样文武双全而又胸怀天下的人才太少了希望他此去能说服姜禳倒戈。”这蒲先生名蒲高学是大同总兵姜禳降清以前的师爷在姜禳降清前夕他回家省亲就此滞留在南边。听说清军大举进攻河南后他立即自告奋勇向史可法请命前往大同说服姜禳倒戈反清当他日夜兼程赶到西平寨时正好碰上林清华迎战阿济格所以特地前来观战。
林清华审讯俘虏得知阿济格等清军将领并未与大军一起突围而搜遍整个水面也未现阿济格等人的尸体因此他猜测他们已经金蝉脱壳。不过由于西路清军主力已全军覆没所以阿济格等人的去向倒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大明中兴元年九月廿九日夜间丑时决白河水淹灌清军之后经两夜一日激战清军大部尽成鱼鳖西路清军自此全军覆没清将阿济格等逃遁。我军伤亡不到三千陕西清军精锐尽失西线无战事。”林清华写完了信的最后几行字他放下毛笔拿起信又看了一遍然后吩咐几名亲兵立即将此信连夜送往南京将其刊登在下一期的《号角》的头版。
解决了阿济格的西路清军林清华留下民伕和民兵令他们看押俘虏并把土坝挖开将“斜子洼”中的水全部排干随后他率领着镇虏军主力日夜兼程赶往开封寻机与多尔衮的北路清军决战。
就在阿济格为突围一事而头痛不已的时候东路清军主帅李成栋也是焦虑万分。
自从李成栋降清以后多尔衮和豪格对他十分的看重命他率领七万汉军驻守徐州并将徐州以南的地盘交给他管理使他成为了徐州的土皇帝。正当李成栋尽情的享受着快活的日子的时候多尔衮的一道军令又把他送上了前线。
多尔衮给李成栋的命令是率领六万汉军向河南中部挺进准备与多尔衮和阿济格的军队汇合与他一起的还有南下支援他的一万满洲八旗和一万蒙古八旗。本来李成栋以为这并不困难但没想到刚接近汝宁城清军就遇上了硬钉子数万明军以汝宁为据点将清军死死缠住虽然李成栋想按多尔衮的命令继续西进但明军奇怪的战法使得清军寸步难行。两万多明军像猎犬一样死死咬住清军的后队不放但当清军回头想把明军一口吞掉时明军又立刻与清军脱离接触当清军继续前进时他们就又追了上来。
更让李成栋头疼的是明军中还有一支奇怪的部队这些部队穿着百姓的服装但却手持火器他们三五成群专门袭击清军的运粮队和小股骑兵。为了对付他们李成栋不得不分兵但那些部队就像是消失在空气中一样任凭清军怎么找也找不出来但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又像是从土里冒出来一样几百人上千人的聚在一起将清军的小股部队一口吃掉。在明军这种奇怪战法的打击下清军的后勤补给很快中断。
正当李成栋一筹莫展时多尔衮的军令又到这次是让他攻击汝宁城的。仔细询问之下李成栋才得知原来是多尔衮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所以他不得不改变战法想通过步步为营的办法逐渐蚕食河南明军。
李成栋只得率领大军回头猛攻汝宁城。但汝宁城虽小城防却甚是坚固尤其是城边的那四个巨大的炮台从炮台脚下那新翻的土来看这四个炮台一定是刚修不久的每个炮台上均放置了十门大炮而且与汝宁城的距离都是一百丈城与炮台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当清军攻城时炮台上的炮火就与城墙上的炮火夹击清军当清军攻炮台时城墙上的炮火就支援炮台而且汝宁城中的百姓也纷纷拿起火器站在城墙之上助战。清军猛攻数日损失近两万人但仍未能接近汝宁城墙一步。
此时的李成栋正在自己的中军行辕里走来走去坐卧不安因为他刚刚得到情报潜伏于扬州城的细作向他报告近几日扬州城里的明军调动频繁黄得功与部下将领也是日夜不停的忙着准备似乎想攻打徐州。听到这个消息李成栋当时就坐不住了要不是八旗统领乌兰泰以多尔衮的军令要挟他只怕他早已率军回徐州了。
正在此时李成栋手下亲兵来报道:“禀将军中军外有一人自称是将军的旧友特来拜访将军。”
李成栋想了想道:“带进来。”
待那人进屋李成栋才看见那人穿了件黑色的斗篷待其将斗篷脱下李成栋叫道:“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