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华异史 > 第三卷 烈火凤凰 第一节

第三卷 烈火凤凰 第一节(1/2)

目录
好书推荐: 黑领 捕快网游录 玄天邪尊 网游之披着狼皮的羊 末日绝地 大言师 非常盗 黑暗王朝 星战雷师 异界之无限炼金

公元1645年即大明中兴元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清军调集三路大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同时进攻河南妄图一举消灭林清华的势力以便为其南下解除后顾之忧。战斗先在汝宁城郊打响一支三百名民兵组成的游击队在齐家村与清军前锋相遇在随后赶来的镇虏军一个师和一个民兵师的支援下明军击退了清军前锋进攻并成功的将清军大军拖住使其不能前往河南中部集结。与此同时多尔衮亲自指挥的十余万人马渡过黄河一面派小部队佯攻开封城而多尔衮则亲率大军赶往河南中部但其计划被明军识破加上一路上游击队的伏击和骚扰使其补给线中断为了保证大军粮草供应多尔衮不得不改变计划由佯攻开封变为强攻开封。这样一来清军数路大军集结于河南中部然后一举攻破明军指挥中枢西平寨的战略企图落空战斗同时在北线、西线和东线打响一场规模空前的“中原大会战”正式开始!

西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阴天夜将近子时伸手不见五指。

清武英郡王阿济格站在自己的中军大帐门口他抬头望望天但什么也看不见他将目光放平扫视了一眼大营在摇曳的火把光亮的照耀下大营中的帐篷影子晃来晃去跟帐篷影子一起晃动的是几个离自己很近的卫兵的黑色影子随着火把上火苗的晃动所有的影子都是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显得那样的诡异而四周的静谧更增添了这种诡异感。

阿济格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战伸手将身上披着的褂子拉紧了些。“那个姓林的小子可真是狡猾不知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阿济格心里恨恨的想道“哼!跟本王斗你还嫩了点儿!等明天天一亮本王的骑兵就能看见那些该死的陷阱和壕沟到时候就要你的好看!哈哈哈你哪儿不选偏偏选这么个一马平川的地方跟本王决战真是蠢的不可救药!”想到这里阿济格觉得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于是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搂着个从西安城里抢来的美女放心的睡了。

就在阿济格在做着春梦的时候大明威毅侯、豫鲁督师林清华却没有睡他甚至都不在自己的大营里此时的他正站在白河的河堤上指挥着部下挖堤。

阿济格率陕西清军主力八万人出武关后林清华派出的探马就探明了清军的动向综合从开封和汝宁传来的消息林清华判断清军可能想先于一处集结然后集中数十万人马一举攻克西平寨。他一边传令汝宁和开封守军无论如何都要把清军拖住而他自己则亲率镇虏军六万人并集合了附近寨子的两万民兵和少林寺前来支援的一千僧兵一共八万一千人向西迎击阿济格的西路清军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从各寨征调来的二十万民伕他们全部拿着铁锹推着独轮车。

林清华站在河堤之上望着远方传来的那若明若暗的光亮他分不请是清军的还是镇虏军的他只知道清军所处的位置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好了。此地名曰“斜子洼”顾名思义它是一块洼地只是由于它凹下去的并不明显所以不仔细查看是看不出来的。“斜子洼”紧邻白河每到洪水季节白河中水流不畅便会水漫“斜子洼”它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湖是因为它略微向南倾斜而且南边十余里处有一个长三里多的豁口流入洼中的洪水就会从此豁口流到南边的一个地势低洼的河里。

“斜子洼”位于后世所称的南阳平原的南边武关的东南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和地势林清华还是与一位老学究聊天时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清华决定就在此地为西路清军设一个陷阱。

他率领部队先行赶到“斜子洼”命令众人在洼中各处挖出一些深浅不一的沟一般为十余丈长、一丈余宽深三尺至七尺。挖好以后林清华命人用草席将沟蒙上里面用几根细竹竿撑起在草席的两边各用两个铁钉钉在泥土之中然后用浮土和草皮将草席盖上从远处看若是不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

这些工作完成后林清华命民伕和两万民兵全部转移到南边豁口处并立即动手修一条土坝在土坝的北边一百丈处同时挖三条宽两丈、深五尺、与土坝等长的壕沟为了尽快完成这些工作所有的民伕和民兵已奋战了两天一夜在天黑下来后整个工程已全部完工。

就在民伕们拼命挖沟的时候林清华派去引诱清军的四千名马满原的骑兵已成功将清军引诱到“斜子洼”并在此与早已待命已久的镇虏军主力部队合兵一处而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双方在天黑以前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交战但在天黑以后就各自罢兵回营。

看到将清军牵制在此地的计划已成功林清华命镇虏军大部趁天黑秘密撤到附近高地只留下一个师留在原地继续迷惑清军。而他自己则亲自到白河河堤上主持挖堤在三个工兵团的努力下河堤终于在丑时快到时被顺利挖开三个缺口河水从缺口处喷涌而出将那缺口越冲越大半个时辰不到三个缺口已合为一个河水夹杂着泥土向着洼地的中间扑去。

阿济格睡得正香忽然于梦中听到喧哗声接着亲兵便跑进来禀报:“禀王爷北营涨水了!而且大水正向着中军大帐而来!”

阿济格睡意全消他一把推开怀里的女人说道:“又没有下雨哪儿来的水?”不等亲兵回答他忽然想起一事叫道:“哎呀!我怎么把关羽给忘了?”对于熟读《三国演义》的他来说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再熟悉不过了。

阿济格立即传令全军拔营撤到高处。但帐篷还未拆完水已经涨到了他的脚脖了而且还在继续上涨。阿济格见此情景也顾不上帐篷了看到水向着南边流去他立即下令全军丢弃辎重向地势较高的北边跑。但清军的前军刚跑了不到半里就有不少人踩中了陷阱掉了下去此时一些沟中已灌满了水使得许多清兵立即成了鱼鳖。

阿济格现在终于明白明军为什么要挖那些壕沟了他只好下令全军停下返回大营准备将支撑帐篷的竹竿和木头拆下来扎木筏。

天终于亮了阿济格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望着同样站在水里的部下欲哭无泪他后悔为什么不听吴三桂的劝告执意要与明军决战他后悔为什么不先派人查看一下地形把大营扎在地势高一点的地方。

此时清军已扎了数百个木筏但僧多粥少清军中会游泳的不到三成所以人人争先恐后都把木筏看成自己唯一的希望你挤我推甚至拔刀相向不少的木筏也因此而翻覆。

更让阿济格恼火的是那些明军士兵三五成群的坐在羊皮筏子上不断的靠近清军用乱枪扰乱清军的阵脚不少清军因此而丧命而当清军士兵想去追杀明军时那些明军则不慌不忙的将羊皮筏子划远或者将清军引入陷阱附近使清军又损失了一些人马。

明军就这样与清军周旋着他们似乎并不急着想把清军消灭好象清军已被他们看成了网里的鱼已成了他们随意摆布的对象。

阿济格数次命令清军组织敢死队乘着木筏向明军起进攻但由于他们的木筏极其笨重而且所带火器和火药已全部被水浸湿凭着仅有的一些弓箭根本不可能与明军的火器对抗况且明军的羊皮筏子轻巧灵活度很快清军无法追上反倒都成了木筏上的活靶子。

骑兵似乎比步兵幸运一点他们可以骑在马上但很快他们胯下的马被水淹死他们也成为了步兵。

浑浊的河水一点也不怜悯清军的处境仍在顽强的上涨着很快就涨到了阿济格的胸口了但随即也就停止了上涨因为水已漫过了南边的土坝。林清华得知南边的土坝已经漫水而此时白河缺口处水的流已经减缓于是他急令工兵团堵口。

经过一天的苦战清军溺毙的和被明军射杀的人数已过两万人而且由于长时间泡在水里大多数人已疲惫不堪不时有人昏倒在水中若是身边无人相救那么片刻之后就会成为一具浮尸。

阿济格召来剩下的将领在一个木筏之上商议对策但众人均是一言不脸色铁青。阿济格看到这副景象怒道:“本王平时待你们不薄你们也一个个向本王要这要那本王是有求必应哪回亏待你们了?现在本王遇到了难处你们却一个个像木头人一般本王养你们何用?”他借着火把的光亮看见吴三桂的脸上似乎有轻蔑的表情于是喝道:“吴三桂!你说现在我军应该如何突围?”

吴三桂本来正在心中怨恨阿济格不听劝告笑他是不懂兵法的莽夫突然听到阿济格叫他他心中一凛想起自己终归是他的部将性命全捏在他的手里当即收了藐视之心说道:“以末将看来现在天已完全黑了虽然对本军突围不利但对明军的防守更不利我们不妨现在就杀出一条血路。”

阿济格听完“呲”了一声说道:“本王看你的脸色还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计划呢没想到也就这点办法。你能想到的本王早已想到还要你说?”

吴三桂继续说道:“王爷别急末将还没说完呢。末将以为当前的形式全军突围已不可能只有以‘声东击西’之计方能保证王爷顺利脱险。”说完后他停下来看着阿济格的脸色。

阿济格沉着脸道:“你继续说!”

吴三桂抱着豁出去了的态度说道:“末将的计划是:王爷可派几员副将率领大军向南突围此时水流仍是往南流所以木筏的度必然较快等他们走出一段距离后王爷再率领数百亲兵乘数支木筏向东北而去这样一来王爷就可安然脱险。”

阿济格道:“那本王的这数万大军就不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