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高言无忌(1/2)
严树答应一声,就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什么官宦之家呀,家道中落呀,遭遇土匪呀,遭遇水灾呀。流落街头呀,点点滴滴,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娓娓动听地道来。
严树讲得非常投入,感情酝酿得也很到位,可谓有声有sè,恰如其分。
不说管家开始抹眼泪,二公子神sè黯然,就是严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呜!
“哦,怪不得你年龄不大心计甚深,也知书达礼,折节自重,原来也是官宦之家,斯文种子!唉,命运造化弄人呀,好了,你也别太伤心了!廉树,本公子今天赐你座位,我们不再拘泥于什么主仆名份,就以平常的兄弟情份见礼,你觉得怎么样?”
姬公子连连感叹着。
“这个?小弟儧越了。”严树发现自己今天的第一步棋已经完全成功了。
意料之中!
要想能赢得上位者的重视和赏识,一要实干,二要巧言令sè,嘿嘿,后者或许功效更大些吧?而要赢得他们的支持,就只能晓之以悲情了。
一般说来,富人们的同情心的熔化点儿并不低,但是,和他们同一层次的遭遇能立即突破瓶颈。
二公子热情洋溢地挽住严树的衣袖:“本公子以下人来对待你,也确实有些委屈了!还望兄弟见谅一二。”
“多谢公子!”严树马上就“照顾”了公子的情绪----答应了。
前生商场金场,练就了多少yīn谋诡计,花花肠子?
这一次轻松容易,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凑效了,嘿嘿,没事偷着乐吧!
“请喝茶!”更客气了。
“不敢。”
嘴上这么说,手上却毫不客气地接了,一番大大方方地牛饮,爽!
严树开始实施计划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公子,您真是菩萨心肠啊,小弟弟感激不尽!所以,小弟特来献上一策,以尽报效之意!”
“哦?贤弟果然高人,有何见教,但言无妨!”
“今天小人非为讨茶而来,亦非为倾诉心中苦闷而来。实在是有一件关乎姬府上下百十号人的现在和将来,穷绌或者通达甚至生死存亡之命运的大事情,故而不敢藏拙。”
吊胃口。而且越是吊得高效果越是好,就象钓鱼的话不要用蚯蚓,而要用大象!
“如此严重?”公子震撼到不安起来。
“若有一言浮夸,廉树但求自裁于公子阶下。”
“哦?!!!哈哈,廉树,你也太言重了,你我寻常百姓之家,怎么做军中豪迈之举?那好,你有何见教啊?”二公子站起来,亲切地拍拍严树的肩膀。
“不敢,公子,我想请问,那天和小弟一起押解来堡中的几个流民现在关押何处?”
“流民?”士节没有印象。
“还在水牢里。”二管家小声说。
“哦,对,还关着!”
“公子!这几天泡下来,他们还能好得了吗?以后必将留下残疾!请公子开恩,马上予以释放!”
“不惩治他们一下,给点儿颜sè瞧瞧,他们能老老实实地在我庄中呆下来做活儿吗?”
“公子,可惜呀,太可惜了!”
“什么意思?!”
“公子,我要走了!”严树摇晃着脑袋,痛心疾首:“一样,简直跟我们家一模一样!”
“什么一样?”
“失败之理,破落之道。”
“嗳?廉树,你说清楚啊。”
“公子,我说了也白说啊。”抬脚做出走的姿势,脸上是不可救药的鄙视。
嘿嘿,越是聪明能干的人越是怕这一招啊。
“来人,给我抓住他!”
应着话音,马上就有二管家领着两个贴身的强壮家丁推门冲进来,把严树抓住了。
“随便公子惩处!”严树把架子摆得十足。
二公子转到了严树跟前,喝令三人松开严树的胳膊,又把他按回椅子里。
“呸!你小子!什么意思?怎么说了也白说啊?”
“公子,你大错特错了!根本就无法挽救,所以,我只能伤心地看着这一切的变迁了!”严树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姬士节被严树弄得愈发稀奇,急不可耐。“说呀!”
严树缓和了情绪,说道:“我听说姬二公子是个开明通达之士,懂得经典,深明世事,所以,在县尊可怜我要放我回家时,我主动要来姬家堡,目的就是要瞻仰一下姬二公子和姬大员外的风采,学习些为人处世之道,不料,大失所望!”
“嗯?”二公子平静地点头:“你说。”
二管家在一边担心地盯着严树,生怕他有什么过分的言语出来,因为严树毕竟是他带来的,要是惹了祸,他当然也免不了干系。
“知道孟尝君否?”
“然也!”
“知道他的门客冯爰以薛地赋税和债务买民心地故事否?”
“然也,哦,廉兄弟莫不是责怪我对下人手段强暴?”
“是啊。”
“这有何碍?历来家主都有权利处置家奴啊。这么多人没有霹雳手段怎么镇压得住?而且,我比起父亲来说,已经是柔和绥靖之术啦!”二公子不以为然地说。
严树在李继迁寨子经常询问民风民情,对当时的形势相当清楚了,所以,胸有成竹:“公子,听说过没有?时位之移人!”
“嗯。”
“一个人的时机变了,地位高低贵贱的情况变了,他的xìng格,习惯,作风也必然随之而变!一国之情亦然!我大明早一些年的话还可以,可是,现在是大厦将倾,大乱将至的衰乱之世啊。公子,在乱机将至的时候,我们的修身,齐家之术还能株守成规吗?”
“危言耸听耳!国家形势虽说有所不靖,却也新皇新气象,民富兵强,我等少年人不能如此偏激!”二公子摇了摇jīng美的竹扇子,似有所动,却又竭力装作漫不经心。
“一家一国,道理相通,刘璋治蜀以宽而庸暗,诸葛亮治蜀以猛严而平静,关键是时世不同,现在我大明实行仁和之法的道理难道还真的需要我讲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