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送葬之曲(下)(1/2)
朱允文眼露沉思之色,凝视着黄子澄道:“黄卿的意思是?”
“朱棣,因妄图争位,违抗先皇圣旨秘密来京,被先皇拘禁,因身心受创、惶恐不安而重病疯癫,最终突然暴毙,天下太平。”
“原来如此。”朱允文点头道:“那黄卿具体的计划又是什么呢?”
“先要在京里放出燕王疯癫的消息,使得京中人人皆知。”黄子澄笑道:“随后皇上再派遣出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前往探望燕王,用他们的嘴将燕王的病情告知世人,等到世人都确信了燕王疯癫的时候,燕王也就可以在任何时候因为‘病重’而‘寿终正寝’了。”
“可是这样一来,别人也有可能会怀疑是皇上下毒将燕王毒疯的,那样岂非弄巧成拙?”一直未曾话的天诛盟主终于开口说话了,而且一开口便击中了其中的要害。
“盟主所虑甚是,所以当我们派出重臣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带上名医前往,那样有无中毒就一目了然了。”
“而至于他的那身伤势,在散播流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大内灵药在一两日之内治愈他的外伤,就算是无法治愈也没有大碍,毕竟前来探视的客人总不好解开燕王的衣服查看,这样做未免也太失礼了;而至于他的内伤,想那燕王也是个练武之人,皇上只要说是在他心情烦躁,思绪迷乱的时候修炼内功走火入魔,这样而来的内伤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那些王府的侍卫,量他们也不至于蠢到胆敢泄露皇上重创燕王的事实。”
“总之,只要有个合情合理的说辞,可以令皇上派去的重臣相信,那等到燕王归天,大局已定,到时就算还有少数人抱有疑虑,但是没有证据也就无伤大雅了。”
“即可以铲除燕王这个眼中钉,又可以不伤害皇上的声誉,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天诛盟主道:“但是应该委派那些重臣前往探望呢?”
“盟主一语击中要害。”黄子澄笑道:“被委派重臣的人选实在是此计最为关键的核心;先,这个人选必须有极好极大的名望,这样他说出来的话才会有人信;其次,还必须保证他可以相信皇上的说辞,若然其太过聪明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破绽,那此计随时都可能弄巧成拙。”
“黄卿已经有人选了?”朱允文面容不改,淡淡的道。
“是的,皇上。”黄子澄恭声道:“微臣斗胆举荐贾王朱贾子和翰林侍讲方孝儒担当此任。”
“好好。”这次连天诛盟主也笑了起来,不住的点头道:“要行此计,这两个人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黄大人行事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啊。”
朱允文面容虽未改变,但是其心中却也是在暗暗的赞叹:贾王朱贾子德高望重,为人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素有‘侠王’的称号,加之身为皇室人员,和燕王更是交情过命,堪称生死之交,可谓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选用翰林侍讲方孝儒则更是妙绝,方孝儒乃是天下大儒,有‘读书种子’之称,虽然他是立主撤藩的一派,但是其为人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其品行之端正天下无不敬仰,哪怕就是他说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恐怕天下人也会把脑袋向西面望上一望。
而更为妙绝的是,他们二人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重臣,只要是自己说的话他们肯定是深信不疑;而且他们一个豪放不羁,向来疏于小节;一个又是标准的书痴,刚正耿直却又迂腐之极;如果说到才学他们绝不缺乏,但是说到阴谋诡计,暗算害人各种伎俩那他们就都是彻彻底底的门外汉,根本就是对此一窍不通的货色。
所以,他们就实在是最有力却又最容易被利用的角色,堪称是完成此计的不二人选。
“微臣估计,以贾王千岁和方侍讲的身份名望,若是他二人众口一词说一个人疯癫了,只怕就是那个人自己也会认为自己的神经有问题,更勿论旁人了。”黄子澄恭声道:“只要可以令他们二人对外宣称燕王病重疯癫了,那燕王就可以任由皇上处置了。”
“这方法好是好。”朱允文面露难色,沉声道:“但是未免太过歹毒了,用这么歹毒的手段对付一个疯子,何况他还是朕的皇叔,朕觉得有点………”
“皇上!”看到朱允文露出了犹豫之色,黄子澄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痛声道:“皇上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所谓无毒不丈夫,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此非常时刻,皇上切不可怀有妇人之仁,须当快刀斩乱麻,否则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啊!皇上!”黄子澄痛陈其中利害,慷慨激昂,字字掷地有声,意态坚决之极。
朱允文长叹一声,仰闭目坐卧于龙椅,看来内心的斗争正进行的十分激烈。
黄子澄看到朱允文还在犹豫,急忙给身边的天诛二盟主使眼色,事关重大,天诛二盟主也不敢置身事外了,一起恭声奏道:“皇上,燕王乃是皇上的心腹大患,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呀。”
“好了!”听到了这一声声的劝奏之词,朱允文突然感到一阵心烦,猛然间暴喝了一声,吓止了殿下诸人的话语,使其不敢再做言语。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朱允文终于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万分无奈的摇了摇头,双眼凝望着黄子澄道:“黄卿。”
“微臣在。”明白皇上即将做出决定,黄子澄连忙恭身应答。
“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寥寥数语,却已经决定了朱棣的命运,朱允文挺身站起,走下了龙台,头也不回的走了。
看着朱允文消失的背影,黄子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知道,他所辅助的到底是个真正的帝王,是个能干大事的皇者,自己总算没有看错人。
朱允文心情烦躁之极,穿宫过殿之间径直便向后宫走去,偌大的后宫之中,朱允文东游西荡,茫然不知该前往何处,看到皇上心情如此差劲,在其身后跟随着的贴身太监也是心情紧张,连大气也不敢多出一下。
朱允文此时的心情实在是太差了,回想起刚才大殿内的一幕一幕,朱允文真是心乱如麻。
他不怕杀人,真的不怕,可是这决不代表他喜欢杀人,更不用说是喜欢杀自己的亲人。
血浓于水,朱允文并不是冷血动物,他也是个人,如果有的选择,他也不想置朱棣于死地。
毕竟,朱棣也是他的亲叔叔。
但是他没有办法,真的没有,身在高位,身负着大局为重的制约,使得很多事情都由不得他来选择;藩王权高势大,个个手握重兵,尾大不掉,若然不能将其裁撤,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国家也会因此而存在不安定的巨大隐患,权衡利弊,自己就一定要以江山社稷为重才行。
论实力,燕王朱棣是藩王之中势力最大的一个;论才学,燕王朱棣雄才伟略,其他藩王更是难望其项背,才高势大,德高望重,自己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誓要除之而后快。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燕王只是个可怜的阶下囚,是个绝望的疯子,他再没有了势力,再没有了才学,他对自己已经再没有了任何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