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 第十三章 南中关键

第十三章 南中关键(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没疯 妖尾:是猛龙召唤师,不是萌龙! 摸奖术士 修仙从蜀山开始 开局被火影针对,非逼我娶纲手? 我在迪迦世界造EVA 系统提前十万年,我成了人间武圣 文娱92,功夫皇帝从踢剑开始 恋爱对象离线中,请自行加载? 洪荒:三代首徒,师承西方二圣

其中最为关键的,也是最妙的一步,就是调整权力结构。

原本官府力量薄弱,不足以掌控南中,而汉人大姓人数少,难以压制夷帅,於是诸葛亮便分了军权拉拢大姓,同时还发布“聘策恶夷”等一系列的政策,诱使大姓去压迫剥削夷帅,转移矛盾。

而官府便可介入其中,形成官府-大姓-夷帅的三元结构。

自此以后,原本近百年都征不上土贡的南中之地,在诸葛亮的治蛮策下“军资所出,国以富饶”,甚至还收拢了被压迫的夷帅民心,募集出了一只號“无当飞军”的賨人军队,而且雍闓之后,南中的叛乱大姓也再也没有参与。

但更重要的是,自诸葛亮之后,生夷越来越少,熟夷越来越多!

南中也再无大的夷王、夷侯!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往来交流之下,蛮夷越来越少,同化可以很快完成。

但南中之地,过於偏远。

地方官员的能力,是决定此地社会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很可惜,这里两晋。

南中地区对於晋庭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於是,晋庭就连主官都没有精挑细选,最后所用非人,致使中原政权彻底退出南中地区上千年。

李毅、王逊等人,就是晋庭选出来南中主官,寧州刺史。

这些人来到南中后,丝毫没有领悟到政治家诸葛亮的治蛮关窍。

他们只看到了夷帅的实力过於强悍,於是本就是外来势力的官府下场,亲自对夷帅来了连续数年的压迫盘剥。

“每夷供贡南夷府,入牛、金、旃、马,动以万计”、“征討诸夷、俘虏千计,获马及牛羊数万余”。

当然这样做的原因,短视是一个原因,贪婪是另一个原因。

而且如果只是打压夷帅还则罢了,这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扶持汉人大姓,才是诸葛丞相真正高瞻远瞩的一步,是实力薄弱的官府统治南中的基础,更是逐渐沟通进行汉化的关键。

这些人只是觉得,这些汉人大姓,竟然也是实力雄厚。

於是,晋庭的人才们,竟然把诸葛丞相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大姓一起进行了沉重打击。

就比如抢夺大姓毛李两家部曲,打压朱提大姓李氏的九品中正察举,逼反数家汉人大姓,诛豪右不奉法度者数十家。

这样一来,本应该是剥削和被剥削,彼此敌对牵制的汉人大姓和夷帅部落,竟然紧紧地抱团在了一起,世代联姻,结成了“遑耶”。

之后成汉覆灭,晋庭也无意南中。

於是,在南中搞了一地鸡毛的晋庭官府,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了,將此地甩给了爨氏等汉人大姓。

而这些汉人大姓人数远远少於夷帅部落,结成遑耶后,很快被融合同化,成了白族、彝族等民族的祖先,自此,诸葛丞相的文化同化也告以败落。

当然,晋庭明面上肯定不会这么说的,因为东晋南朝,还有三十多位寧州刺史,只不过皆是遥领,自我麻醉而已。

可现在,刘麟就站在这个南中的交叉路口,正是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

於是他决定,將这个中断了一千年,由明朝才续上的同化之路,提前执行下去。

“子远不愧是治蛮之大才,当受我一拜。”

听著游子远的敘述,刘麟当即站起,对著游子远就是一揖,尔后真诚地问道:“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杀掉王逊和任回,主政南中,以及为什么说现在是最好时机!”

“还请子远不吝教我!”

目录
新书推荐: 放纵系神豪,开局包养呆萌女学霸 民国:烽火1937 都重生了谁还死读书啊? 交个朋友聊天群:这个猴子懂的多 我千亿富豪,叔叔高育良 我大海贼,搞圣杯战争!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四合院来了个莽撞人 重生1958:我的随身空间 七零,踹白月光后下乡发家娶村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