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南中关键(1/2)
“...主公...臣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游子远到营帐里的时候都还在抹泪,看来这次真的是嚇的不轻。
“都说了多少次了,子远兄叫我阿麟就可以了。”
刘麟指著霍彪介绍道:“此乃南中都督之后,霍彪霍將军,此次正是霍將军鼎力襄助,才將你救了出来。”
听到刘麟的介绍,游子远当即对著霍彪一揖到地,霍彪也笑著將游子远扶了起来。
“好了子远,其余之事以后再说,此地危险,快快与我回堂狼了。”
刘麟催促。
虽然这里是霍彪的营地,但东晋的寧州刺史王逊可是名义上的霍彪的上官,拖延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意外。
“主公,现在不能走!”
刚刚还抹泪的游子远忽然神情一肃,態度语气变得十分坚决。
“臣在狱中苦思冥想,发觉如今正是拿下南中的最好时机!”
刘麟不解。
但游子远知道的內情比他多太多了,他还是决定先坐下来听一听。
“拿下南中关键之处,就在王逊和任回!”
王逊这个人,刘麟还是知道的。
简单一句话总结:在史书上,他是和石虎是坐一桌的。
“寿又闻季龙虐用刑法,王逊亦以杀罚御下,並能控制邦域,寿心欣慕,人有小过,輒杀以立威。”
李寿能从篡位前的外强中乾,变成登基后残暴不似人的状態,少不了石虎、王逊这两个好前辈的榜样力量。
不过不同於石虎那种纯暴虐,王逊更多的是因为短视和贪婪。
“主公所传妙计,应是源自诸葛武侯,与其说是治蛮之策,不如说是化蛮之策。”
游子远沾水在桌案上写了起来:“但此二人若在,化蛮之策绝无法成行!”
刘麟眉头微皱。
蛰伏的那几年,他给游子远讲过一些各个朝代的治蛮策,不过刘麟不是深研此道的,就只是儘可能將自己知道的说了一遍。
没想到游子远却像是打通了奇经八脉,真让他研究出来些东西。
就比如,脱胎於诸葛亮平南的治蛮策。
除去战国时的庄蹻入滇,南中云贵高原的第一次大规模开发,是汉武帝的开边。
当时为了开闢身毒道,汉武帝迁了一大批的汉人世家去了南中,形成了南中的大姓。
因此,与一些文艺作品中的描述不同,所谓的南中大姓,並不是蛮夷部落之主,而是迁徙的汉人豪强,所奉行的,也都是汉人的仪礼。
之后这些豪强和迁徙的百姓,因身处异乡,纷纷抱团在了一起,与本土的蛮夷部落之主开始了上百年的共存和互伐。
直到诸葛亮上台,意欲北伐,但南中叛乱颇多,影响北伐大计。
於是诸葛亮便先南下平蛮。
等攻下南中一眾大城之后,诸葛亮实施了诸多的政策,以稳定南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