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权力结构(2/2)
“这是张鲁在汉中的旧事,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刘麟放下车帘,同样低声嘆道:“那范长生可能是看我手绘符籙,起了好奇之心,想看看我到底是怎样看待五斗米教的。”
“我用这句话回他,意思就是我觉得五斗米教本来就是应该治理一方的。”
“那范长生热衷传教四方,数次拒起高位,而我却用如此功利之言回他,他当然心有不满。”
只是刘麟没敢多说,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只有他们一行人南下的时候了。
外面一圈圈的,都是李雄的精卒!如果让人听到了,那是少不了麻烦。
“那...你还去范长生那里学符籙吗?”
“去!必须要去!”
刘麟意已决。
他之前回答范长生,只是为了减少李雄对自己的猜忌,並不是真的不想拜师范长生!
要知道,他现在的处境,比刘备入川蜀难了不是一点半点!
当初刘备入蜀时,好歹有关张为首的元从派一路相隨,又有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竭力帮扶。
虽说东州派是否存在,坊间或有商榷。
但法正、孟达等人却是真心尽力辅佐的。
可现在的自己呢。
什么都没有!
连这一百亲卫,都是自己动手攒起来的!
范长生,就是他图谋自己基本盘的一环!
现在的大成,根本没有经过整合,內部纷乱不堪。
李雄李驤为首的元从派。
任、阎、赵、杨、上官等六郡大姓及其余氐王组成的氐人派。
范长生为首的道宗派。
巴蜀梁益的士族高门为主的本土派。
还有南中的夷帅、益州的僚人。
诸方势力,混为一团。
而李雄虽然有野心,但能力格局却是不够,又没有足够的大局观,根本理不清大成內部的权力结构,更剖析不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何政治集团,以至於李雄统治了数十年,大成內部的情况没有半点好转!
反而,连与他亲近的氐人派都慢慢生了嫌隙,也难怪等他去世后,整个大成迅速衰败。
可是这种情况,最適合刘麟火中取栗!
“范长生一个人,关係到的就是遍布川蜀的道宗派,和执牛耳的本土派!”
刘麟暗下决心,自己信得过的亲信,目前只有留在蓝田的杜勛和刚刚心服口服的陈安,太过於单薄。
那在自己培植起自己的亲信派系前,范长生手上的这两支人脉,便是最好的人才来源!
不说別的,光那遍布整个川蜀中下层的天师道,就是最好的深入基层的网脉!
车驾摇摇晃晃,两日的时间,就来到了成都。
这李雄倒也是没有亏待刘麟刘玄。
特意在城內找了个靠得近的宅子,立上了安乐公府的阀阅。
不仅如此,他还在近郊划出来了两个庄园,交给了安乐公府。
不过让刘麟长鬆一口气的是,李雄並没有提亲卫的事,应是默许了刘玄保留陈安这为数不多的一百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