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在书评区骂人(1/2)
称呼的问题本在第二章有提及,但好像大家都对此很感兴趣。
文字演变上千年,称呼变迁极大,每个时期都有专门的称呼,但为了方便阅读,作者选择將那些对剧情不会產生很大影响的俗词、俚语、称呼直接使用了。
有读者对此有疑问,甚至还有个別情绪比较激动的读者直接在书评区嘲讽辱骂.....
这个其实不必啊,咱这只是个取乐的小说啊。
关於这种类型的基础问题,还请各位读者大大放心,作者是不太可能犯这种错误的。
只不过,作者是第一次写网络小说,被骂了確实有点生闷气!因为我是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骂我!
被气的一夜没睡著!连夜把资料整了一遍,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当然,作者还是很欢迎读者大大们交流聊天的,比如家丁和部曲的这个就很有意思,聊一聊確实很好玩。
但如果是情绪比较激动,想嘲讽辱骂的,那就別怪作者关小黑屋了。
-----分割线------
不感兴趣的读者大大直接跳过就好哦。
不感兴趣的读者大大直接跳过就好哦。
不感兴趣的读者大大直接跳过就好哦。
嘿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分割线-------
以下,是与关於称呼问题的具体解释。
其一,关於霍三等人的称呼,此时应当称为家兵[1、32]或苍头[2、33],但这两个称呼几乎不再使用,所以选择用更贴近的家丁替代。至於部曲一词是源自於“伍什屯曲部”的成规制的私人武装[3、34],主角目前还没有自己的亲卫部曲,等到本节故事完毕后,陈安所领的正是刘麟的第一只亲卫部曲。
.
其二,关於皇帝的称呼,魏晋时期对於皇帝的称呼较多且演变复杂[35],如县官[4]、官家[5]、陛下[6]、上[7]、大家[8]、至尊[9],会根据具体情境和人物来进行选择。
.
其三,关於官员的称呼,魏晋时期关於官员的称呼极其复杂,需分情况进行討论[36-38],比如大王[10]、州家[11]、使君[12]、明府[13]、令君[14]、府君[15]、明公[16]、中书[17]、*公[18],有的时候则是姓+官职的称呼方式,如*王师[19]、*王友[20]、*王文学[21]、*掾属[22]、*典书[21]、*率更[39]、*食官[23]等等等。但为了便於理解,罕见或难理解的称呼均以常见称呼如“大人、上官”等替代。
.
其四,关於女子称呼,比如后续章节將会出场的李势妹,魏晋时期称呼应当为姊[24]、阿姊[25]、*氏[26]、*氏女[27]、女郎[28]、女公子[29]、娘子[40]、女士[30]、女学士[31],但这些其实没那么符合现在的习惯,所以就会用“姑娘”之类的称呼。
.
.
.
古籍文献:
[1]《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
[2]《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3]《三国志》卷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4]《史记》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
[5]《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
[6]《晋书》卷十九《礼志》
[7]《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8]《后汉书》卷十《皇后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