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日煌煌(1/2)
杜勛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成熟的谋士了,但他捫心自问,他是真的做不到像面前这个麴太守一样,一本正经地找人家客兵借钱粮。
“可能还是我还太年轻了吧”
杜勛心中腹誹,面上只能僵硬的笑了笑,客气道:“太守说笑了。”
“誒,可不是与贤侄玩笑。”
麴允连连摆手:“今夕不比往日,我这始平郡原本辖槐里、始平、武功、鄠、蒯城五县,共一万七千户,虽算不上是大郡,但也是人丁兴旺。”
“元康七年,氐酋齐万年祸乱关中,虽为大將军孟观所败,然其遗毒甚深至使秦雍凋敝,梁王为长安之久远计,划鄠、蒯城为长安制,於始平徙百姓近万户。”
杜勛一脸感同身受的悲痛,刘麟则饶有兴味地听著麴允卖惨。
齐万年之乱他倒也知道,发生在长安近郊的氐人作乱,也是晋庭司马王们令人无语的“战绩”之一。
当时镇守关中的是梁王司马肜,此人气量狭小,因为被直言公正的御史中丞周处弹劾,所以怀恨在心。
齐万年造反祸乱关中,梁王司马肜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任由乱军肆虐屠戮。
见情况如此,朝廷派出周处前去平叛,去之前周处就明白,自己这一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果不其然,周处带著五千士卒刚到,梁王司马肜就催著他赶紧去攻打齐万年的那七万人的叛军,甚至连饭都没让吃就催著上了战场。
强令周处五千打七万还不算完,这梁王司马肜竟然还断了周处的后援,最后周处无援可求,只能战死沙场,五千士卒全军覆没。
更离谱的是,这事传到晋庭朝堂上,竟然只是传来了一个轻飘飘的训斥,连个责罚都没有。
等到三年后,大將军孟观率军平定齐万年作乱,一点力没出的梁王司马肜被调入朝堂,做了征西大將军、尚书令、领军將军、录尚书事,尊荣至极。
只不过史书没有记载,齐万年被镇压后,这梁王司马肜恢復长安民力的办法,不是向朝堂徵得减免赋税,让百姓修生养息。
反而是直接从临近郡县迁百姓入城!
只能说为了升迁回洛阳,这梁王司马肜脸都不要了。
可这样一来,梁王倒是升迁回朝了,长安周围的郡县就倒霉了。
土地、税收什么的,都被划地迁民弄得混乱不堪,也难怪始平郡发展到南北朝时只剩下了两个县。
刘麟在想著这些时,杜勛那边已经和麴允开始了你来我往的交锋。
你说一句太守高义,可否借点钱粮来应急。
他说一句贤侄客气,太守也难为无米之炊。
你说一句太守谦虚,一郡之主怎能无钱无粮。
他说一句贤侄高看,三县之地不忍压榨百姓。
你说一句太守名门,些许钱粮转运便是。
他说一句贤侄多想,家门不为自己私財。
就这样无聊的机锋打了半天,侍从送来第二壶茶汤时,两人默契地停住了话头。
饮茶之间,也都知晓了各自的意图和水平,正式的谈判便自此开始。
“唉..贤侄如此,倒是让老夫有些不忍了。”
麴允放下茶碗,面上满是不忍:“你们先出去吧,我与贤侄聊些家乡话。”
侍从纷纷起身应喏,片刻后热热闹闹的大堂瞬间只剩下了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