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连锁反应(1/2)
赵染叛汉是五胡乱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倒不是这件事本身有多重要,而是这事引起的连锁反应太重要,也太戏剧化了。
当洛阳沦陷的消息传来时,长安的司马模就像是被嚇炸毛的猫,连忙派出赵染去防御蒲板。
其实代入那个环境,赵染领这个军令,风险极大。
整个北方,除去洛阳附近零零碎碎的行台和抗匈將领,只剩下了长安的司马模和太原的刘琨,这最后两个成规模的晋庭属地。
太原那边,刘琨本人的號召力太强,身后还有好兄弟拓跋猗卢的帮衬,一时半会打不下来。
刘聪要想一鼓作气拿下北方,那必定会將刘曜等一眾匈奴名將派到长安进行围攻。
如此情况,让一个只有五品的牙门將去守卫蒲板。
那就是让人把脑袋栓裤腰带上,跟匈奴拼命去的!
別说赵染求的只是一个四品的冯翊太守,顶天算就是一个京畿之地的两千石。
就算他赵染求的是个什么一州刺史、大將军之类的,为了保全长安,司马模也不得不妥协。
但也不知道这司马模怎么想的。
也可能是继承了司马家一贯的凉薄短视和不舍权財,他竟然拒绝了赵染的要求!
这下子,赵染直接就怒了。
你丫的司马家让我给你们去拼命,结果一个四品官都不捨得给我?!
这让我怎么服气!这让我怎么激励手下的兄弟!
赵染越想越生气,最后一拍脑袋,投了!
这个时期,晋人大將投奔匈奴,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
不因为別的,纯粹就是匈汉开国皇帝刘渊这个人,真就有几分明君的模样。
先说能力方面,不管是翻阅《晋书》,还是《十六国春秋》,还是《资治通鑑》,都能发现,刘渊確实是有点真东西在身上的。
当初西晋准备灭掉东吴一统天下,就有人以由余、金日磾之例举荐刘渊。
晋武帝也不是一般的欣赏刘渊,於是打算让刘渊接羊祜的班,南下覆灭东吴。
但立马大臣上諫反对,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事就搁置下来了。
等到南方已定,秦雍凉附近爆发了禿髮树机能的叛乱。
晋武帝又想到了刘渊,但立马大臣以相同的理由將此事按了下来。
再之后,等匈奴汉国建立后,刘渊那开掛般的治理能力就彻底盖不住了。
不管刘聪怎么输,哪怕第二次攻洛阳时,刘聪被北宫纯等人撵得丟盔弃甲、狼狈不堪,刘渊也不过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再次拉起了一支大军,给刘聪补上了兵源。
刘曜那边同样如此,明明这人没什么军事天分,打仗输了一次又一次,但刘渊就是能给他源源不断的提供兵源和补给,硬生生给匈奴磨出来了一个天下名將。
反倒是占据更多產粮地的西晋,被匈奴汉国越打越崩。
甚至打到最后,晋怀帝连逃命的护卫都没有了。
至於道德方面,那更是没得说。
可能是所谓的皈依者狂热,也可能是真的胸怀仁义。
刘渊的道德水平是远远远远超过一般皇帝的,甚至放到整个华夏史册都差不多能排进前五。
在他起兵早期,手下兵將还没有那么充足的时候,麾下大將乔晞攻陷介休县,杀了县令后还想强纳县令之妻。
结果县令之妻是个刚烈女子,痛斥乔晞后被杀。
刘渊得知此事后暴怒异常,大骂乔晞简直就是个胡虏。
直接將乔晞从战场上叫了回来,连降四级。
然后,这个匈汉建国元老级的冠军將军乔晞,就再也没在史书里出现过,竟然真的被刘渊彻底雪藏。
如果说乔晞的分量还不够,那刘景更能看出刘渊的道德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