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恩怨(2/2)
李唐宾如今身份不同了,他被摔了十几次之后,便向表示愿意投降,成为唐將,刘克之也不吝嗇,將那百余俘兵给了他,做一骑將。
此时他坐在一侧,看著堂中的眾人,闻言起身出列,躬身道:
“巢贼步卒统领名为尚存亮,名为尚让亲族,实为汝州降將,因攀附尚让而改名,被派至我帐下为副將,我率军奔袭百里城,便將步卒交给他统领在后。”
“其人能力如何?”
刘克之又问道。
“能力尚可,但最多也就是一都將的水平,指挥不了四千步卒。”
刘克之点了点头,示意他坐回去。
“嗯,你且坐下。”
李唐宾拱手一礼,转身回列中坐下。
“我欲分兵,拓跋刺史率本部人马去支援麟游,我军击败这四千步卒之后,在凤翔会合,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郑畯不通兵事,诸葛爽命他来此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和郑畋联络,所以对於刘克之如何出兵,他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至於拓跋思恭,他此番南下,便是为了勤王的功劳,四千步卒与支援麟游,哪个功大,他自然分得出来,所以当即说道:
“便依刘军使所言。”
至此,双方分兵,刘克之心中颇觉遗憾的嘆了一口气,看来没机会將这群党项人贬为叛逆了,但此举又是必须得做的。
毕竟双方都在时刻防备著对方背刺自己,因为拓跋思恭麾下所带的兵马,大部分都是费听旧部。
在费听持国被刘克之所杀后,他麾下的兵马便如无根浮萍,毕竟他们的大本营都被攻破了,家人子女皆成了虎林军俘虏,不是被杀,便是被发卖,还有充入妓营的,可谓是“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无奈,几个副將商量之后,便投入拓跋思恭麾下,而拓跋思恭为了拉拢他们,便了大价钱从刘克之这里將俘虏的大部分费听民眾给赎了回去。
至於没赎的,自然是那些死人的家属,不过为了给拓跋思恭添堵,刘克之將费听金(费听持国之子)免费送给了他。
拓跋思恭即便不愿,但在费听旧部的压力下,还是捏著鼻子接受了他,还给他封了个游奕使的名头,虽然他才十四岁,但还是让他实际统领了麾下的斥候。
对於此事,刘克之乐见其成,他可以帮別人养女儿,但不会帮人养儿子,毕竟前车之鑑太多,加上他耕作的勤快,种子也不错,那卓拉已是怀上了,所以她对於刘克之將费听金送走的决定並没有异议。
而少年人的仇恨是深刻的,对於霸占了他母亲和妹妹的刘克之,费听金恨不得將他扒皮抽骨,即便如今弱小,报不了仇,也得给刘克之添堵。
所以在合军之后,拓跋思恭的部下就对虎林军很是仇视,不时便会发生一些衝突,在诸葛爽的调解下,每人打了几鞭子后方才安定下来,但仇恨也越发深厚。
对此,刘克之巴不得衝突变大,他看的出来,诸葛爽对拓跋思恭也颇为忌惮,若不是为了大军稳定,就凭他麾下兵马先动手,就足够他有藉口罢黜拓跋思恭了。
若是二人联手,加上银州和绥州军名义上也归诸葛爽统领,只要给了好处,三州人马加起来完全可以直接乾死拓跋思恭。
但很可惜,拓跋思恭的想法却和他不一样,人家是来立功的,不是来內斗的,所以他很克制,对诸葛爽很恭敬,也对银绥二州的主將很友好,最后刘克之只能是遗憾嘆气。
第二日一早,拓跋思恭便带著麾下兵马离开。
而尚存亮也在两个时辰之后得知了百里里城中走了大量的士卒,所以他当天就行军二十里,来至百里城南门外三十里处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