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升官(2/2)
刘克之又掐了自己一把,起身下拜。
“你看,我话还没说完,你这是做什么!”
诸葛爽此时脸上有些不愉了,刘克之见状,知道过犹不及,得见好就收,当即一拜后便起身做出倾听状。
“嗯。”
诸葛爽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开口。
“那帮昭义兵在河东打了年余,如今只剩下千余人,你如今麾下有六火人,可能掌控这些人?”
诸葛爽怕刘克之这六十人控制不了那千余昭义兵,说实话,刘克之心里也有些慌,但这个时候,不行也得行。
因为他知道,也只有这些送命的任务才会轮到他,前几日去抓人也是因为这个任务得罪人,其他人都不愿意去,这才轮到他。
若是单凭长得好就能升官,他还不如在长安城的时候就直接投靠张承业,跑这么远做什么。
而且若不难办,想升官的人多了,哪里会轮到他一个新来的。
所以刘克之当即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末將定不负节帅之望!”
而诸葛爽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脸上也少了之前的亲切。
“嗯,希望如此吧。”
“如今既收昭义兵入军,人数已新成一都,还请节帅赐下都名,使诸兵归心!”
诸葛爽闻言轻笑了一声,改换都名,是增加凝聚力的第一步,寻常人可想不到这一点,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刘克之的本事,说不定他真的可以收服这些昭义兵。
但是他也没有拒绝,欣然接受,反正都是自己手下的兵,千余人影响不大,却也是一份力量。
於是回忆著刘克之平日里的表现,斟酌一番后开口。
“我观克之势如猛虎,行军如林,便叫作虎林都,如何?”
“多谢节帅赐名!”
刘克之出帅帐,终於忍不住斯哈出声,不断的揉著肋下,他知道,肯定青了。
返回营房后,便召集杨师厚几人议事。
他虽名头上是副將,但实际上就是个队正,虽然有了自己单独的营房,但面积並不大,所以在杨师厚、牛礼、符存、林克、张胜(其余两火亲军火长),几人入內后,便有些拥挤了。
见人来齐之后,刘克之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方才节帅唤我,命我为十將,但手下兵马,乃是原昭义兵,诸位若不想跟隨,便自去。”
说罢,他看向符存三人。
至於杨师厚和牛礼,他並不担心,三人结为义兄弟,所以在他人眼中,他三人就是一伙的,即便私下不和,表面功夫也要做到位。
更何况三人可谓是共经生死,在遇到巨大利益诱惑之前,感情自然是不差的。
若没有今日之事,三人也已商量好了,准备累功推刘克之升官。
所以在刘克之说话之后,三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欣喜与凝重。
而另外三人,却陷入沉思之中。
那些昭义兵是曹翔亲军,原有四千余人,曹翔倚著这支兵马,在城中捕杀乱兵,威震诸镇。
但经过几次战斗之后,折损了不少,后来曹翔死后,昭义兵趁机作乱,劫掠晋阳,又被其它诸镇兵马与晋阳居民自发组成的土团击杀数百人。
后来李钧任昭义节度使,兼代北行营招討使,他们又投靠了李钧,参与洪谷之战,又折损许多人马。
再后来崔季康上任,看不上这些人,甚至有些嫌弃,即便是昭义兵鼓譟邀赏,言作盘缠归乡,崔季康也不管不顾。
后来崔季康也死了,接手的李侃和李蔚也不管他们,甚至於连补给也只给维持不死的量,昭义兵吃不饱,李侃还有李蔚將他们安排到东城军营之中,有河东兵和诸镇兵马看著,於是不敢作乱。
至此,这支兵马彻底成了孤军,有家人在昭义本地的,就自己跑回去,但没家人的或者距离太远的,就留在了晋阳,每日廝混著,吃不饱饿不死,士气十分的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