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排(2/2)
“买纸了千贯,墨和笔了四百贯。”
刘克之想起抄书的经歷,一时间不甚唏嘘,他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將这些书抄下来的,一切就好像是做梦一样。
“不过你有一点说错了,我这箱中不过数百卷书,玄都观中藏书万卷,与之相比,不过九牛一毛,若要將玄都观藏书全部抄录,万贯也不过只是纸钱罢了。”
“我一路从家中来到长安,也不过费数十贯钱,你这些书,都够我將整个大唐走一遍了。”
杨师厚一时也有些唏嘘,他没想到刘克之居然这么有钱,家中有房有牛就算了,居然还有这么多传家书籍,若是全卖了,两千贯不过小菜一碟。
“再如何,还不是被一个宦官设局逼迫,要远走边镇,有再多的书,再多的钱,也不过別人俎上鱼肉罢了。”
摸著怀中的刀,刘克之长嘆一声,乱世之中,钱財和书籍都抵不过手中之刀。
“世道如此啊。”
杨师厚亦是感嘆一声,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
———
次日一早,刘克之与杨师厚携横刀,背弓,箭袋里装著十只破甲箭,二十只倒刺箭,来到西市与牛礼匯合。
不得不说,张承业这人能处,他不仅准备了三匹快马,还另外准备了十贯钱,並有乾粮若干,且已买通了金光门守將,让三人刺杀之后可以顺利出城。
而这买通守將的举动,不仅方便三人离开,同时也將此事定为宦官之间的內斗,而非有外人主使的谋杀。
这样做,麻烦只会在杨復恭一系与田令孜一系內產生,这些宦官將没有理由將事態扩大,从而牵连他人。
这是张承业对刘克之的许诺。
为了不显眼,当然也是没钱的原因,三人皆没有著甲,甚至於刘克之和杨师厚连长兵都没带。
刘克之没带是因为他家的马槊失落在江陵,而杨师厚没带则是单纯的穷,三人只有牛礼带了一支步槊,没办法,好的马槊太贵,而且便宜的投军之后节度使会准备好的,不需要自己准备。
这就是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別之一,府兵制下,投军之人武器多是自备,士卒平日的生活也是耕作和训练交杂,而募兵制下,武器皆由节度使或朝廷准备,平日的生活也以训练为主,他们是完全脱產的职业军人。
至於身上的弓刀,这是大唐男子出行的標配,即便刘克之的横刀是特製的,也依旧如此,顶多就是路人会多看两眼,但也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不过刘克之还多带了一只背囊,长几可拖地,从表面看不出其中乾坤。
按照计划,二人轻装上阵,在西市东北角等待时机,牛礼则带著物资在西市北门处接应,完事之后从距离最近的金光门离开长安。
不多时,朝霞漫天,天色大亮,今日也是难得的太阳天,长安城彻底从沉睡中復甦,街上开始热闹起来。
今日是元日,在这一日会举行元日大朝会。文武百官、八方使者均按品阶列队,皇帝著袞冕临轩,接受四方恭贺,並设宴席、歌舞款待朝臣和使节。
对於这一盛况,有诗曰:“天顏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
虽然如今大唐衰落,四方乱起,但对於节日的庆祝依旧不会轻视,这是少有的安稳时光,也只有这些时日,刘克之才能一睹大唐芳华。
因节日的到来,长安在戒严的同时,也会变得疏忽,毕竟大家都想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只要不是大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这欢庆的日子,也掩盖了三人的异状,毕竟满大街的男人装扮和他们差不多。
张承业看著年不满二十的三个少年郎,躬身一礼。
“祝三位郎君,此去边军,必成就一番功业!”
刘克之对这位风姿出眾的宦官颇有好感,当即认真的回了一礼。
“此番一別,不知何日再见,张君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