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日蚀与梦(1/2)
第469章 日蚀与梦
“罗马也出兵了?”
“大秦的福气真是不小啊!”
当新夏隋国的使者,带着来自于秦国的消息,进入长安对天子表达问候时,
于万里外旁听的何博便对着身边的秦君们,发出了如此赞叹。
可惜后者对他放出来的嘲讽,早已习惯,
而且失国一次,也提高了他们的忍受能力,
所以并没有死鬼搭理他。
连一逗就胀气的始皇帝都没给上帝一个眼神。
于是何博眼睛一眯,又凑过去,双手叉腰的讲:
“宗庙要倒下了,你们就不担心吗?”
孝公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回复。
他只推了推自家的来孙嬴政,并对他提出要求,“皇帝,你说句话啊!”
嬴政在旁边低着头,闷声没动静。
孝公便又去推昆孙扶苏,“二世皇帝,你来说!”
扶苏有些不好意思,
但他向来是个孝顺的孩子,也不像父亲那样拧巴,长了张嘴跟挂件似的。
所以,
当孝公催了两下后,扶苏鼓足勇气,憋着一张微红的脸,对何博说道:
“还请允许我用你自己说的话作答——”
“皇帝不急太监急!”
何博当即就气得跳脚,“真该死!”
“你竟然敢用我的话语来攻击我!”
扶苏道,“可我只是复述了一遍你的话而已……”
但何博就是不管。
他给予了扶苏重重的惩罚,让他去处理山一样高的文书,并告诉他:
“在大黄偷吃完西门豹食盒里的东西之前,你不准下班!”
扶苏跟旁边的大黄听了,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前者是吃过文书之苦的,
后者却是知道西门大夫食盒里,装满了他夫人对其的“关心”。
那浓浓的汤水,偷吃一点都能令狗生不如死。
它真的一点都不想吃啊!
大黄尾巴都夹上了!
可扶苏也不想永远沉沦在文山书海之间。
他看向大黄的眼神,闪过一些纠结、悲痛、愧疚后,便逐渐坚定起来。
何博见状,又得意洋洋的跟季伍说道:
“看吧!”
“上位者治理下面的黎庶,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来转移上下矛盾的!”
执掌国家权力的贵人们,在提出某些不好的、不符合人心的政策时,也会担忧遭到百姓的反对和抗争。
对此,
贵人们自然要有所准备。
毕竟他们推行的政策,要为自己谋取利益,
岂能因为庶民的反对,就放弃它呢?
秉持着这样的原则,
贵人们便会在落实政策之前,对庶民进行搅弄,令其相争,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
如此这般,
无法凝聚的一团散沙,又哪里能跟贵人们作对呢?
心里有气?
手里只有竹竿木棍,拿不起刀剑弓弩,还分散四处的庶民,
又能奈贵人何?
近来正跟着太平道厮混,做各地世家庄园调查的季伍看了,却不像往常那般生气恼怒。
熟读《太平经》,又跟那些心怀天下,敢于离开温柔的故土,来到正逐渐走向崩坏的中原传教的道士们接触了一段时间后,
季伍看上去要随和从容了许多。
他只是对鬼神回道,“即便是微小的泥沙,也会有堆积成山,压塌堤坝的那一天。”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也喜欢用自己的私心,去揣度天下人的公心,觉得分化瓦解了黎庶之后,后者便各自为战,人人相斗,使自己的位置安稳。”
“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天下千千万万的人中,总有敢于挺身,为黎庶发声的贤人存在。”
“而那些粗鄙、不通文字的黎庶之间,也有着一副涌动热血的心肠,不似吃多了酒肉的贵人们那般寒凉。”
“再者说!”
停顿了一下,季伍又说,“权贵如此之多,免不了也会出现几个离经叛道的,想要切真落实先人教诲,引导天下向善的家伙。”
何博眨了眨眼睛,“你说的是孔光跟王商这些人吗?”
他拍着手,对着季伍调笑起来,“嗨呀!”
“你不是一直很讨厌只知道空谈经义,不去为百姓做实事谋好处的家伙吗?”
“现在看多了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圈地占民的贵人,就觉得这两人眉清目秀起来了?”
季伍当即哼了一声,“那两个分不清情况的犟种,我对他们才不熟悉呢!”
说罢,
他就离开了这里。
何博在原地放声大笑起来。
随后,
他从高原上抬起头,眺望起天上的太阳——
而那滚烫明亮的金乌,
也逐渐的显露出乌黑的斑点,以示对鬼神的回应。
旁边等待已久众多死鬼们也跟着站起身,仰起了脑袋。
“日蚀来了!”
他们纷纷赞叹着,“石申和甘德预测的当真准确!”
“还真让他们推算出了日蚀的日子!”
在甘石这两位天文学者死后持久的努力下,
他们所编修的《星经》,不仅扩充了对更多星辰的记录,还增添了对各种奇特天象的解释,分析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写下了推测其到来时间的方法。
这是人对天地研究长久,从而形成的智慧结晶,
也是足以为后人称道、赞叹的“奇迹”。
即便后人注定不能知道,明明已经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成书了的《星经》,为何还会被一些奇怪的、行文风格十分贴近原作者的后人续写,并毫不吝啬的填补进更多的,且成就非凡的内容,
但就像何博和死鬼学者们,至今还在为内容已然“汗牛充栋”的《杂说》写续集一样:
他们不在乎那无所谓的赞叹欣赏,
只要后人能够将这份智慧流传下去,并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更好的改变这个世界,
那就能让“在天之灵”们,感到满足了!
另外一提,
要不是为了更好的欣赏这日蚀奇景,见证人类智慧对天地自然的“预言”,
这些死鬼们也不会跑到这荒凉的高原,陪伴在一位碎嘴子的鬼神身边,忍受后者的调戏骚扰呢!
……
而伴随着高原上,
死鬼们对着日蚀的指指点点,
阳世的大汉朝堂,也正迎来新的动荡。
一直不屈不挠,希望阻止朝政的崩坏,从而跟王凤坚持对抗的王商,被皇帝收回了相印,罢免了职位——
在此之前,
王商因为秉公执法,惩戒了王凤的亲家,渎职的琅琊太守杨肜,并弹劾其结党营私,检举王凤将手从中枢长长的伸到地方,企图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侵占大汉的权力,希望皇帝能够及时醒悟,抑制外戚的力量。
于是,
他迎来了元城王氏的疯狂反击。
王凤派人捏造了一些谣言,给向来以“刚正不阿”示人的王商泼起了脏水:
先是说王商私通父亲的婢女,
又说王商纵容妹妹私通他人,并杀害家奴等等,
通过这些难以查证的闺门秘事,对王商进行污名化打压。
王商当时便气得要死,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他很快找到皇帝,宁愿用死亡来向其证明自己的清白。
而皇帝到底还念着过去的情谊,没有深入的追究这些事情。
但很可惜,
日蚀到来了。
这对崇尚“天人感应”的大汉君臣来说,又是一个需要献祭三公的回合。
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王凤,能是被献祭的对象吗?
跟王凤同为元城王氏,兄弟紧紧抱团在一起的御史大夫王音,能是被献祭的对象吗?
所以,
王商还能怎么办呢?
当王商在朝堂上交出相印,摘下帽子,对着皇帝叩首,流泪诉说着自己的无能,“没有辅佐好天子,以至于上天震怒,遮蔽了太阳”等等话语时,
他那一向洪亮沉稳,暗含着犹如刀锋那般锐气的声音,变得无比的沙哑哽咽。
皇帝有些不忍心,
但看着朝堂上的两位舅舅,
又想着朝堂之外,那高悬于天上,却不似往常那般明亮夺目的太阳,
终究没有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