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九九(2/2)
库伊特带着评议会的决定再次来到北港,正如他所预料的那些,刘明拒绝了。不过为了促进谈判刘明还是做出了让步,将赔偿由原来的八十万减少至六十万,这与评议会的心理底线差距太远了,而库伊特的底线则是三十万。
“那么,先生您是什么意见?”
“我认为赔款是我方无法接受的,贵方大肆破坏我方的种植园,掠走我方的农民,造成了我方巨大的损失,但我方愿意与贵方和平、友好相处,所以评议会同意支付十万赔偿款。”
“库伊特先生,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你们的损失很更大,你们的贸易航线将变的不在安全。至于巴达维亚方面援军您不认为太过遥远了吗?就算他们能来,又能对热兰遮的战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热兰遮的的补给能供应多长时间,最多只能维持半年吧。库伊特先生为了这场战争我准备充足,所以你们不必心存任何侥幸的心理。”
库伊特放弃了,“可是你们的要求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刘明挥了挥手,“东印度公司完全有能力支付这笔赔款。”
库伊特并不否认这一点,只是这笔钱付出去后,他或者彼得总督还能待下去吗?“如果是三十万我或许可以公司进行交涉,但是六十万公司是不可能接受的。”
刘明显得极不耐烦,“看来我们不必浪费时间于口舌之上了。”
刘明的行动非常快,康德指挥的荷兰海军迎战,面对海量的中国战船在损失了两艘大帆船,三艘快船后,舰队指挥官康德毅然向巴达维亚方转进。海盗船上强大的炮火令荷兰人心惊胆颤,彼得总督被吓得龟缩在热兰遮城内。
在其后的一个月的时间内,东印度公司有多达十艘武装商船被“郑芝龙”截获,数百名船员成为了俘虏。从台海逃回巴达维亚的荷兰人这样说道:“因为船只不能在中国的海岸露面,一露面就要被一官截获,我们只好坐困此间,无能为力。”在rì本平户荷兰人狼狈到只剩下一艘待修补的船只,他们只能坐等东印度公司的救援。
此时,“郑芝龙”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荷属东印度公司文献资料上。
在荷兰人眼中,不管是杨天生、陈衷纪,甚至于刘明都郑芝龙的属下,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均被挂在老郑的名下。
关于刘明对台南的洗劫,在荷属东印度公司文献资料上也被冠以“郑芝龙”的大名。
刘明虽然未能扬名世界,但是在台海之间至少大家都知道了台中镇的老大是刘明。
热兰遮总督终于挺不住了,面对北港围而不打的战略,看着rì渐低落的士气,不断消耗的补给,遥遥无期的援军,彼得再次重新开启谈判,正如刘明所说的热兰遮的补给只能维持半年,在见识了中国海盗的强大炮火后,彼得坚守待援的信心发生了动摇。
逃回巴达维亚的康德,向公司方面报告台南的情况,公司的高层希望尽快与郑芝龙达成和解挽回经济损失,恢复贸易航线。
荷属东印度公司旗下的商船不少,但是现有船只北上支援完全是送死,所以他们正在集结战舰作最坏的打算,可是殖民地当局担心热兰遮城坚守不住,因为他们的补给只够半年之用。为了争取时间,巴达维亚派了一支快船前往台南与郑芝龙进行谈判。
在北港刘明始终贯彻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对原住民进行拉拢、瓦解、结盟,甚至于直接出兵镇压,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刘明正指挥大军计划将入侵的矛头指向南部平原、东部山区的腹地。
大批的原住民成为奴隶,北港的头领对此不管不问。
良田是开垦出来的,现在他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福建地区瘟疫扩散了北港,移民工作全面停止,劳动力只能从原住民处获得。
北港出现疫情刘明找了一个借口返回了台中。
面对来势汹汹的鼠疫,每天的报告让刘明已经变的麻木了,“这该死的鼠疫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在福建疫情非常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医疗手段,死亡的数字以千计,城市的周边地区全是就食的灾民,而漳州对峙的的两军因为这场大规模的疫情各自罢兵。
台中镇外的隔离医院内,由于使用了刘陵开出的药方,这些病人的症状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些中草药对于治疗鼠疫的效果让刘明又看到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