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他们之战争起4(2/2)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7
公元前1043年7月14早晨,山戎族驻地,牛角号吹响,随耶律寿等人赶到耶律可汗的金顶大帐之内,耶律可汗虎皮大椅上端坐。左右参加可汗以后,可汗说:“今日关内动荡,大周朝、北燕国开疆拓土,直指我殷商旧部,东夷后人。昨日收到箕子先生联合抗敌的书信,我等对大周朝、北燕国的入侵行动不能坐视不管,唇亡齿寒,因此我决定出兵关内,保家卫国。”大帐之内骚动,众将官都说:“愿听可汗号令。”
耶律可汗说:“耶律寿。”耶律寿向上施礼说:“儿臣在。”耶律可汗说:“率领你部5000人马为前部先锋官,立即随伯世子先生入关作战。”耶律寿上前接过将令,抱拳拱手说:“遵令。”耶律寿退后。耶律可汗说:“耶律禄。”耶律禄上前施礼说:“儿臣在,摔你部5000人留守老营,代替为父监理各部。”耶律禄说:“遵令。”耶律禄退后。耶律可汗说:“耶律喜、耶律福听令。”耶律喜、耶律福二人上前说:“儿臣在。”耶律可汗说:“给你俩二人三天准备时间,三天后随为父出兵关内,不得有误。”耶律喜、耶律福说:“遵令。”最后耶律可汗说:“伯世子先生。”我上前抱拳拱手说:“见过可汗。”耶律可汗说:“军队我已经调动已毕,先生先随耶律寿先行入关,我自将大队人马随后就到。”我说:“好,咱们关内见,在下先告辞了。”耶律可汗说:“先生一路保重。”我说:“可汗保重。”
告别耶律可汗,随耶律寿来到耶律寿的驻地。耶律寿立即调动人马,拔营起寨向关内开拔。山戎人本来就是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终年漂泊,所以随时能开拔,这就是山戎人跟关内诸国的区别。5000人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车辆帐篷随人马迁移。公元前1043年7月14日巳时从黑上脚下山戎老营出发,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就奔着孤竹国方向开了下来。经过三天多行程,公元前1043年7月17日到达孤竹国燕山南麓山区,夜宿刘家口。
从当地地保口中得知,此时朝鲜国、肥子国已经撤到了孤竹国西部地区,正在与西周、北燕军队作战。孤竹国国君已经率领国都内的臣民退到了青龙河东平州城内,沿河派重兵把守,以防止大周朝、北燕联军进攻孤竹国河东地区及燕山深山区。我跟耶律寿一商量,做出了先就地扎营,一边向西派出探马,探听箕子先生的消息,一边派人联系孤竹国,就说我们已经请来了山戎援军,让家人放心。
两天后派出的探马回来汇报说,箕子先生的军队正在肥子国与孤竹国交界地带同北燕大周军队做抵抗。孤竹国方面已经传了消息说:“家里一切都好,孤竹国都城也在墨一二黑和殷红郡主的手中。得到这些详细的情报后,耶律寿向大队进行了禀报。
公元前1043年7月20日耶律寿先锋率领山戎军队,从刘家口向西开拔,进入孤竹国西部地区。又经过两日行军,到达孤竹国与肥子国交界地带。部队驻守在太平庄一带等候大队,联络箕子先生。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8
公元前1043年7月20日晚上戌时,探马来报说箕子先生正在青龙山北坡营地驻守。得到探马的消息后,我跟耶律寿带着十余骑卫队,赶奔十多里地外的箕子营地拜见先生。
半个时辰的快马加鞭,来到青龙山北坡营地。青龙山下大道左侧帐篷挨着帐篷,扎出去联营有二三里地,以车为墙。从辕门向里面望去,灯火通明,有哨兵巡山放哨。辕门前我们下马,跟哨兵说明了情况,哨兵领着我们到中军大帐去见箕子先生。
到了中军大帐外,哨兵进帐通报。时间不大,箕子先生带着契商郡主、胥春光亲自出来迎接。我躬身施礼说:“参见先生。”先生说:“伯世子免礼。”我对先生说:“先生这位将军就是耶律寿将军。”我对耶律寿说:“仁兄,这位就是箕子先生。”耶律寿抱拳拱手说:“山戎人耶律寿参见箕子先生。”先生说:“不知道耶律将军到来,寡人有失远迎,见谅见谅,此处非讲话之所,耶律将军里面请。”
让进中军大帐,亲兵端水倒茶。分宾主落座之后,先生指着胥春光对耶律耶律寿说:“这是犬子胥春光。”又指着契商郡主说:“这是小女契商。”先生对春光和契商说:“还不过去参见耶律将军。”胥春光、契商郡主上前躬身施礼说:“见过耶律将军,请多多关照。”耶律寿说:“都是一家人,二位就不要客气,战场上我们互相关照。”春光、契商说:“是。”
互相见礼之后,先生对耶律寿说:“感谢耶律将军亲赴关内给予援手,为恢复殷商社稷,恢复共和制度所做的努力。”耶律寿说:“禀告先生,家父派我跟伯世子先生率领5000人马为先锋,家父自带大队2.5万人马还在后面呢。家父嘱托我转告先生,血永远浓于水,朝鲜跟我山戎族,同宗同支,为光复社稷恢复共和,我等定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先生说:“感谢你父子一片赤诚之心,拳拳爱国之志。”
我说:“我走了这十余日,战况如何。”
先生说:“不瞒耶律将军,此次战役刚刚开始,我等就连连败退。”我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生说:“二位莫急,让我慢慢的讲给你们听。”
先生喝了口茶水,接着说:“自从7月9日,紧急会议结束后,将军们各回驻地调派军队,八百将军和书殷郡主就护送孤竹兰和洛阳牡丹等人向东撤退了。谁料想到,我大队人马尚未汇集到平谷镇,曲周侯鲁启的6000人马就遭到了大周和北燕联军的快速打击。鲁启等人孤军奋战,怎奈寡不敌众,向南仓皇败下阵来。当晚只剩下300多人的鲁启将军败至三河镇北三十里地的麻地村时,与我景如松将军的1.2万人援军相遇,这才救下了鲁启将军。”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9
我急切的问先生说:“后来怎么样了呢。”箕子先生说:“在景如松将军的指挥下,我们的队伍迅速在麻地村北开阔地上扎下营寨,此时天色将黑了。景如松将军首先按照露营的要求派出游荡哨,然后派快马联络贾蓉将军和葛天同将军的队伍,让他们连夜向麻地村集结。当天夜晚,四股部队终于完成了集结任务。景如松老将军连夜召开前敌军事会议,制定迎敌方案。因为麻地这块很空旷,此地离三河镇仅有三十里的,近在咫尺。为了给都城军民撤出国都争取时间,会上各位将军确定了同大周军队展开一场硬碰硬的大仗,藉此拖延敌人进攻的速度。”
第二天早晨,吃过战饭,大周、北燕联军五万多人从平谷方向开来。大队人马一不扎营,二不立寨,直接寨门前讨敌骂阵,让朝鲜国主将阵前答话。景如松老将军得到营兵报告,知道大周、北燕联军这是依仗着兵强马壮,没把这三两万人放在眼里,大有一鼓作气,消灭了我们再吃早饭的劲头。俗话说的好,骄兵必败。景如松老将军见有机可乘说:“大周、北燕联军傲视我朝鲜兵微将寡,不立营寨而战,哪位将军打这头阵,挫挫敌人的锐气。”听到景如松将军这么一说,帐下一位老将军早就气得哇哇直叫。景如松将军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过江龙葛天同葛老将军。前文咱们已经介绍过了,葛天同,红云夫人的爹爹,也曾是名门望族,因不满商纣王暴政流落荒郊,落草为寇。葛天同什么出身,山贼出身,脾气古怪而又暴躁。幸而遇到箕子先生,三阵赌输赢,后归顺了箕子门下。葛天同哪里服过任何人,他只有在喝多了是时候扶墙。
葛天同上前施礼说:“景将军,某家愿讨一支将令,去会会大周与北燕的狂徒。”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葛碧山、葛青山这哥俩,看老父亲英雄不减当年,挣着讨令迎敌。哥俩也上前几步抱拳施礼说:“将军,我二人愿跟随父亲阵前杀敌。”景将军说:“葛氏父子忠义精神可嘉,本将军给你们6000人马营门列阵迎敌。”葛氏父子再抱拳说:“遵令。”葛天同上前接过将令,大帐外点齐6000人马,三声炮响,二龙出水就杀出了营门。
景如松老将军操起一支将令说:“贾蓉将军、南宫忽将军,给你二人一支将令,你二人各带领3000人马埋伏在营门两侧,若是葛氏父子胜利了,你们乘势杀出,若是葛氏父子失败,你二人负责接应掩护。”贾蓉将军、南宫忽将军领令而去。
景如松将军说:“鲁启将军,你带领6000弓箭手埋伏在营寨周围,防止敌人闯寨。”鲁启将军上前领令而去。
景如松看看帐中余下的众将说:“随本将军营门处观敌瞭阵。”众将出大帐,上马奔营门处。
就见阵前葛氏父子已经摆开军阵。最前列,三杆大道旗下三辆战车,战车上安坐葛氏父子。紧接着左后方是三排弓箭手组成的弓箭手方阵,紧跟着后面一排是藤牌手,藤牌手后面是一排长矛方阵、一排大钺方阵、一排戈方阵,这三个方阵组成步兵军团。步兵军团后面是五百名不穿任何铠甲的敢死队方阵,他们身穿紧身衣裤,手持明晃晃的钢刀,等待敌人的进攻。再后面是三排后卫军阵,后卫军阵士兵一排朝里,两排朝外,负责警惕来自后面的进攻。在三位将军的右侧后方,是车阵方队。60辆战车严阵以待,就等主将发出命令进攻敌人。在战车之后是六百骑骑兵,骑兵们身上弯弓,腰下悬箭,手里都握着50多厘米的青铜短剑。此外在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两列步兵向外而站,瞭望左右两侧的敌情,保护侧翼的安全。弓在手,箭在弦上,一场战斗马上就要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