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他们之战争起4(1/2)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4
公元前1043年七月初九巳时三刻,我回到讲武堂调来大车一辆,卫士十人。因为辽西郡主这几天正是预产期之内,所以让辽西和红云两位夫人跟厨娘坐车,她们的四个丫头骑马。一行十九人跟朝鲜讲武堂的弟兄们告别后,离开段甲岭奔肥子国疾驰而去。
一路上看到很多男女老少举家东迁的人很多,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下午来到肥子国都城,紧急拜见七王叔墨一德光和七王婶三湘夫人。见面之后,互相寒暄几句,就转入正题。七王叔说:“伯世子贤侄来得正好,听得大周北燕国已经吞并了蓟州侯国,时局紧张,看样子大周朝要对我们殷商旧部下手了,北燕国借住大周朝的势力,收复殷商旧部是假,拓展自己的地盘是真,如今战争阴云笼罩整个东北地区,你看我们该如何是好。”
我说:“以我之见,目前我们殷商旧部应该团结在箕子先生周围,唯箕子先生马首是瞻。”七王叔说:“先生乃是殷商三贤之一,号召力有目共睹,只是目前大周势力实在强大,恐怕我们捆在一起,也未必是大周朝的对手,这该如何是好。”我说:“七王叔,我这里有一份箕子先生给你的国书,请你过目。”我把书信从身上取出来,旁边的侍者转呈给七王叔。
七王叔打开胶泥的铅封,从里面取出一卷文书。七王叔持书在手,仔细的看了一遍说:“先生让我们做好接应他们东撤的准备,同时让我们立即准备随大队撤退。”我说:“撤到孤竹境内,有孤竹国和山戎人协助,我想我们胜算的几率应该很大了。若是但凭我们任何一股或是两股力量,很难与大周军队抗衡。”七王叔说:“贤侄说的有道理,我们就照先生的要求去办理了。”我说:“好,那么侄儿我就先行一步,孤竹国等候你们的到来了。”七王婶三湘夫人说:“你这就要走吗。”我说:“是啊,婶娘。”七王叔说:“在着急,也要吃顿饭再走啊。”我说:“车上备有干粮和水,路上随便将就将就就好了。时间要紧,我们要连夜赶到孤竹国去。”
七王叔说:“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多留你们了,一路上多加小心。”我、辽西和红云告别了,七王叔、七王婶,一行十九人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出肥子国国都,连夜向东赶往孤竹国。
天黑时分到达孤竹国境内的青龙山下。青龙山山高坡陡,山路崎岖,两侧是松柏茂盛。天黑后,马队和车辆上都点起了灯球火把,把山路照得很亮。一行如十几人如一条火龙在山间穿行。
走着走着,就听到车上红云夫人喊:“相公、相公,快过来。”听到红云的呼唤,我赶紧打马紧走几步,来到大车近前。我说:“怎么了,有啥事情吗。”红云说:“辽西妹妹念叨肚子疼,好像要临产了。”我说:“你和厨娘能接生吗。”红云说:“如果是顺产,我能行。若是难产我可就无能为力了。”我说:“好,先让辽西坚持会儿,前方有一处猎户,我们暂时借用块地方,把孩子生下了再走。”
向前走了四五里地,到达青龙山北侧的太平庄西沟村,西沟西有一家猎户姓张名保民。卫兵上前说明情况,保民夫妇腾出东屋让辽西等女眷入住,并且让老婆烧水伺候辽西生产,卫士们则在四周警戒。
在窗外听到辽西喊疼,我心里很是着急,默默的祈祷他们母子平安。时间在折磨中过了约两个时辰,忽然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声音,我的心终于亮了。厨娘出来说:“恭喜爷,辽西夫人生了位千金。”我说:“辽西可好。”厨娘说:“只是有些疲惫,尚好。”
让辽西吃口东西,休息会咱们马上就走。厨娘说:“辽西夫人,让爷你给起名字呢。”我说:“这孩子就叫墨一子薇吧。”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5
公元前1043年七月初十天刚蒙蒙亮,我一行十九人就来到了孤竹城的西城外,此时城门还依然紧闭,晨雾还没有散尽,城内城外不时传出鸡叫的声音,催促人们赶快起来。站在关城之下,向城楼上高声喊嗬:“上面的军兵听着,我是世子墨一伯,赶快打开城门。”喊上过后,城上一个百夫长探出头来,向下观看。边看边问:“在哪里呢。”我说:“我在这里。”守城的百夫长说:“请稍等。”
时间不大,城门大开,吊桥格吱吱的放了下来。我们一行打马入城,直奔王宫。到王宫的时候,天光大亮,宫门刚刚打开。宫门之外,我对把守宫门的卫士说:“速去通报,就说世子有要事立即求见父王、母后。”把守宫门的卫士说:“是。”转身向宫内飞报。宫门之内,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侍卫们在宫内等候。红云夫人抱着儿子墨一子健下车,辽西夫人则依然躺在车上休息。红云抱着子健随我赶往父王、母后的起居室拜见父王、母后。
当我们来到父王的起居室外面,此时起居室的房门已经打开,报告的卫士站在起居室外面恭候着。见到我说:“世子、夫人请进,国王和王后已经起来了,就在里面。”我说:“好。”进到起居室内,父王坐在椅子上喝茶,母后则陪在身边。我和红云跪倒在地说:“儿臣给父王、母后请安。”父王说:“快起来,一旁就坐。”母后说:“起来吧、起来吧。”我和红云起身,一旁侧坐。父王就问:“你俩因何来得如此匆匆啊。”我说:“回父王的话,西边出大事情了。”父王说:“别着急,慢慢说。”我就把大周朝、北燕国如何吞并了蓟州侯国,朝鲜国危在旦夕,肥子国准备东撤等情况向父王简单的介绍了一遍。父王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严肃,最后父王说:“不知道箕子先生如何打算的,我儿对此事怎么看待。”我说:“父王,这里有先生给你亲笔信。”我把信从身上拿出来,递给父亲。父亲打开泥封,从里面取出一卷文书,仔细观看。看完信,父王墨一凭说:“北燕国与我们孤竹国是姻亲,想必北燕必不能对我们下死手。可是你岳父箕子朝鲜国就他们未必肯放手啊。”我说:“姻亲未必可靠,到关键时候我想也会刀兵相见。现在我想我们退到河东,把都城留给朝鲜人把守,也不失为一个良策。我军主力配合朝鲜、肥子国、山戎人,我们四股力量联合作战,争取把大周朝、北燕联军消灭在濡水以西,燕山南麓的广大山区。这样我们可以保证我们孤竹国河东之地不受战乱之苦。”父王说:“甚善。”我说:“父王你既然同意我的意见,那今天咱们早朝上宣布,今天就组织人马、百姓把孤竹城腾空,迁往河东平州。”父王说:“好。”
我说:“父王、母后,辽西昨天晚上刚刚生了个女孩,我取名字叫墨一子薇,现在他们就在宫内。”母亲听了说:“太好了,这样我可就孙子、孙女都有了。怎么没让她们进来呢。”我说:“回母后的话,红云、辽西,一个带着小孩,一个刚生小孩,如今战争要起,让他随我东奔西走也不是个事情。红云、辽西和孩子们我想就先随你们转移到河东,住在你们身边我比较放心。”母后说:“那是自然。”
父王说:“你看这事情如何安排。”我说:“我今天就去山戎族请求他们派人援助先生共同对付大周朝和北燕联军,这里吗。依我看,让弟弟墨一二黑和殷红郡主守候等待箕子先生到来,你、母后、婶娘以及鸿雁、夏风郡主等人今天转移到河东平州城。”父王说:“好,早朝之上,我立即安排都城迁往河东事宜,让鸿雁、夏风郡主保着你母后以及红云、辽西等先到平州去。”我说:“好,父王、母后,事不宜迟,我立即动身去山戎,红云跟辽西就交给你们了。”父王、母后说:“孩子,你就放心的去吧。家里人多,苦不了她们娘几个的。”
王宫内院,辞别了父王、母后,两位夫人抱着我流下眼泪。我安慰说:“别哭、别哭,我过几天就回来。”拌鞍任蹬,飞身上马,带着卫士出宫门奔山戎而去。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6
一路无话,一行十一人晓行夜宿,紧赶慢赶公元前1043年七月十三日天黑前赶到了山戎人黑山驻地。先找到了亲家耶律寿、郭果郡主,把来龙去脉跟他二人一说,耶律寿说:“出兵的事情我不能做主,我带你去见我父王耶律可汗吧,看可汗怎么说。”我说:“好吧。”来不及休息,耶律寿领着我去见耶律可汗。
金顶毡帐内,耶律可汗朝南向坐。进到大帐之内,我躬身施礼说:“朝鲜国特使墨一伯参见可汗。”耶律可汗,初次来山戎时候我们已经见过一面。可汗说:“免礼平身,赐坐。”我说:“谢过可汗。”可汗说:“不知伯世子特使此次来我山戎有何事啊。”我说:“此次受朝鲜国国王箕子先生之托,来山戎求救兵而来。”可汗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说:“大周朝、北燕联军日前吞并了蓟州侯国,朝鲜国危在旦夕。我来的时候路过肥子国、孤竹国,两国应箕子先生的要求,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我来山戎的目的就是联合山戎人一同抗击大周朝和北燕国的联军。”可汗说:“伯世子先生箕子先生国书呢。”我从身上掏出给山戎可汗的国书,呈给可汗说:“可汗请看。”
可汗接过国书,打开泥封取出一卷文书。山戎可汗边看国书,边点头称是。国王看罢国书说:“箕子先生不愧为殷商太师,简单几句话,提醒梦中人。先生说的好,我们都是殷商旧部,东夷亲族。若是朝鲜、孤竹国等国有失,则唇亡齿寒。此次大周对东北用兵,意在开疆拓土,若是我们不同心协力,势必被大周和北燕联军各个击破。”耶律寿旁边插言说:“听伯世子先生说,时局紧迫,父王要尽快做出决定啊。”可汗说:“请伯世子先生放心,这兵我山戎族是一定出的。”我说:“如此,我代表箕子先生感谢可汗的大力支持。”可汗说:“先生不要太客气,此次出兵关内,对我山戎人来说无疑也保家卫国的行动,我希望我们四家精诚团结,共同消灭大周朝北燕国的联军。”我说:“一定、一定。”可汗说:“先生远道而来,一定没有吃晚饭吧。”我说:“不劳可汗费心了。”耶律寿也说:“有儿臣安排就是了。”可汗说:“既然这样,我也就不便多留了。明日你跟耶律寿一起来,我要当场派兵出兵关内。”我说:“好,在下暂且告辞。”
我站起来,躬身施礼,走出可汗的金顶大帐。耶律寿跟耶律可汗告别,随我回到他的营地。郭果郡主已经预备了烤全羊,耶律喜、耶律喜的夫人锦萱郡主、女儿耶律馨妹、耶律福、耶律福的夫人佳人郡主、耶律禄的儿子耶律萧蔷等人作陪。宾主围着火堆幕天席地而坐,女奴们满酒上肉,一场特别的欢迎宴会,就在这黑山脚下进行着。
耶律寿端起酒杯说:“人生无常,没想到刚从孤竹国分别,时隔不久今天我们又重逢在着黑山脚下,欢迎伯世子贤弟一行再次来到草原。来我们大家共同干一杯,表示对伯世子兄弟一行的热烈欢迎。”耶律喜也端起酒杯说:“欢迎伯世子兄弟。”我端起酒杯说:“感谢主人们盛情接待。”欢迎的酒宴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热情,大家围坐篝火载歌载舞。我心里虽然惦念前方的战事,但是我知道山戎人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从来就不惧怕打仗,并且性格豪爽,有吃就吃,有喝就喝,从来就不知道烦恼。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瘌,再过二十年又是条好汉。所以,我也就放开了酒量,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跟我一起来的卫士们也都喝了不少酒。
闹到半夜,篝火才熄灭,郭果郡主派人接待我们大帐内昏睡,一觉就睡到大天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