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26(1/2)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26
**夜短人留恋,红罗帐里残梦暖。晨鸟弄转烦人语,慢挑睡帘睁开眼。天亮了,辽西起身弄醒熟睡的我和红云说:“相公,红云姐起床了。”我说:“别闹了让我在睡一会。”辽西说:“你岳父在外面催促了,眼看就要出发了。”听说要出发,我和红云也赶紧起身。丫头们送上早点,我们三人草草的吃了点早餐后,红云、辽西收拾行囊,我们到大厅前集合。
公元前1044年三月初二辰时,肃宁断头岭葛家寨,随箕子太师北上的人员下山,同箕子太师的大队人马会师后,拐上北去的大道。巳时与南宫忽等人马回合后,队伍继续北上。
箕子一行晓行夜宿,途中经过了霸州、廊坊等地,一路上陆续有殷商贵族和绿林豪杰加入箕子太师的北上队伍。公元前1044年三月初六,北上的大队人马到达三河平原,箕国驻地三河镇的时候,随行人员以达到了3.5万人。经过七天的整编,箕子先生随行人员3.5万人加上原来箕国自有5000人马统一编队,具体部署情况如下:冀州侯景如松率领1.2万人驻守三河镇近郊,八百将军以及贾鱼两位将军率领3000人驻守三河镇,南宫忽率领6000人马驻守城南三十里的南宫集,琴应率领8000人马驻扎在西方三十里的燕郊镇,鲁启率领6000人马驻扎在三河北的平谷镇,康侯率领5000人马驻扎在东方的上仓镇。公元前1044年三月十三,开发四方的队伍陆续出发,箕国的都城三河镇仅留下八百将军率领的3000卫戍团的人马。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红云的父亲葛天同家族,被编入冀州侯景如松部,驻三河近郊拱卫都城。我和红云辽西依然随箕子先生身边,随时听候先生调遣。
公元前1044年三月十五,箕子先生把我叫到身边说:“如今我们已经安全到达了三河平原,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势力,我想派你和红云、辽西你们夫妇东去肥如等国,招募殷商旧部共同对抗西周军队,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更重要一点是,你顺便回孤竹国看望双亲,把当前的形势讲给你的父亲凭,让他尽快的做好战争准备。孤竹国是东方一个大国,你父亲的态度,决定整个辽西地区以及整个殷商的抗周格局,所以一定要做好你父亲的工作。”
我说:“学生穿越时空而来,不想竟是孤竹国的世子,还是先生你的郡马,请先生放心,明天我就带着红云和辽西东去肥如等国。”箕子先生说:“那老夫就静候佳音了。”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
公元前1044年二月西周武王偷袭朝歌,一举克商后,全国的形势非常不乐观,在南方有楚人不服周,在东方对东夷做战的殷商部队依然存在,西方北狄人虎视眈眈的盯着河套地区。在中原附近有殷商贵族蠢蠢欲动,殷商太师箕子裹挟大量人口东去三河平原箕国,已成为事实。若是同原来殷商辽西势力想勾结必定会影响大周朝的和平与稳定,弄不好就要亡国灭种。最要命的是武王连一张全国地图都没有,政令只限于现今河南之地。如何去应对这样的局面,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应该有所突破,才能走出现在被动的局面。
为了稳定全国的局势,又能迅速的把他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他能力所不及的地方,周武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斩了纣王的头,悬于大白旗上、杀妲己等罪大恶极的人。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表彰商朝的贤者。第二、封三皇五帝之后为诸侯,比如封帝尧之后于蓟州。第三、恢复部分被商朝所灭亡的诸侯国。第四,分封大量对大周朝建立有功的人为诸侯,比如封姜太公到齐地,封召公到现在的北京市房山建立北燕国。第五、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让他学习祖先盘庚的政德。第六、是分封量最大的是分封武王的兄弟子侄到地方上建立大量的同姓诸侯国。采取这样措施后,使周朝上层统治迅速向更遥远边地方扩张开去,同样在二级诸侯国依然采用同样的方式向外扩张,这种制度在初期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因为其他一些诸侯国对箕氏侯国并不构成多大的影响,所以暂且不提他们。周武王是二月初封召公在今天的房山建立北燕国的,因为召公长期陪王伴驾,处在中央重要的位置,所以北燕国实际上是召公世子姬承带领人开拓的,于公元前1044年三月中旬建立的。北燕国的建立直接威胁着箕氏侯国的西部疆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蓟州,也就是在箕氏侯国的东北部,帝尧之后放康同期建立了帝尧蓟州侯国。这两个诸侯国的建立,就像两把利剑直指箕氏侯国,目前还都在初创期,暂时没有对箕氏侯国构成直接的影响。
在政治制度上,可以看出周武王直接援引了殷商的诸侯分封制,并且做了一定的改进。由于西周是从一个地方政权,靠奇袭偶然间夺取的中央政权,所以在治国理政的好多问题上,没有成功的经验,这事情让周武王很少头痛。召公建议说:“殷商太师箕子,殷商三贤之首,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好多成功的经验,我家主公何不向箕子先生去学习经验呢。”武王说:“召公你说的太对了,那我们明日就准备去看望箕子先生。”召公说:“我立刻去安排你的行程。”武王说:“好的。”
公元前1044年三月二十日,周武王让周公监国,在召公陪同下去三河平原的箕氏侯国去拜访箕子先生。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2
武王克商后,天下迅速归了大周。公元前1044年四月初,武王为向箕子先生讨教治国之道,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在召公的陪同下来到了箕氏侯国的所在地三河。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箕子先生得知武王来拜访他,先武王离开了家,跑到了三河东北30多里地的箕山上隐居起来,箕山在何地呢,据推测就是天津蓟县盘山。武王和召公得知箕子先生去了箕山,随后二人轻车简从,也尾随追了过去。
箕山在蓟州的西北部边缘地带,属于燕山山脉的余脉,主峰挂月峰海拔高达864.6米,方圆20多平方公里。箕山上山高坡陡,林木茂盛,林木针叶阔叶混交林,有山泉水从顶峰上流下来,真是一处良好的修仙养性的场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箕山脚下,三盘暮雨村北的草棚内,武王和召公找到了箕子先生和八百将军。既然已经碰上,说起来箕子先生还是召公的表弟,武王的表叔,箕子先生就不能不说话了。让到青石上坐下,八百将军取山泉水煮茶给武王和召公以及箕子先生。寒暄过后,武王开门见山的问:“表叔,如今天下已定,如何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我不知道其中的人伦常理和次序,请先生明示。”箕子先生回答说:“过去鲧治理洪水的时候,他不按照五行规律办事,所以天帝震怒,这都是因为他不遵九条大的规范,导致常理阻断,所以鲧就得死。大禹遵从了九条大的规范,这是大禹之所以兴隆的原因。这九条大的规范就是人间的常理和次序。”
此时八百将军把茶水端上来,箕子先生说:“请表兄和表侄品品这箕山上山泉水煮的茶,是不是别有风味。”武王端起小茶盅,用鼻子一闻,果然茶香扑鼻,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甘甜。遂说了声:“好水泡好茶,真是这样啊。”召公一旁说:“确实好喝。”
武王问:“那什么是九条大的规范呢。”
箕子先生说:“这九条大的规范:一说的是五行,水、火、木、金、土。二说的是,貌、言、视、听、思。三是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四是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五是皇极。六是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七是稽疑,选择建立巫卜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