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金骑兵在战斗中的实际应用.(1/2)
中国历史上的正史在记录战争之时,往往只记录战争发生时间,军队行进路线,将领的策略等,但对于具体的战斗情形一般不作记录.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可能:
一.编写者一般为文人,没有亲身经历战争,当然他自身也没法想象战争的确切过程.
二.当权者为保证自身战术的先进xìng,而不让编写者写的太详细.
三.国人故有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不屑很客观细致地表现战争.
所以流传下来的战争场面必以小说描写为主,而所有小说描写的战争没有哪一本没有三国演义的影子.那就形成了一些定式.突出将领的个人英雄作用,但凡打仗必是军师定策在后,将领冲锋在前,敌方一般就是土鸡瓦狗一般.
说了一堆废话,说说实际的.明末大明和后金的战争我们在史上可以看到,只要明军在无依托的野地作战,那肯定是一无胜迹.而现在我们讨论这个情况往往从将领无能,兵无斗志,以及官员**等问题看待这场战争.当然这些问题客观存在.而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明军的战术和技术兵种的原因.
由于地理的原因,后金的八旗主力明显以骑兵为主,骑shè是他们的强项.而培养一个合格的骑兵shè手一般需要三年以上时间,后金原以游牧狩猎为主,所以一般从小就和马和弓箭打交道,比之明军招募来的一般农民训练成的士兵从骨子里说是不能比的.而战争又是大多以后金一方取胜告终,因此在战争后期的双方兵员素质已经不能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