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63章 清算开始

第563章 清算开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第563章 清算开始

內阁学士詹徽带头弹劾二十三位守旧派官吏,这些人全部都是守旧派在中枢的代表性人物。

也是守旧派为数不多的核心力量了。

如果这些人被罢官,意味著守旧派將彻底失去在中枢的代言人。

其余六位內阁学士,全部选择了支持。

各部尚书、侍郎,除了少数默不作声,大多数也都选择了支持。

就连向来不对行政事务表態的大都督府,都表示支持內阁的所有决议。

军政高层共同做出的决定,在大明几乎就意味著最终答案。

朱雄英虽然没有当场罢免这二十三人的官职,却也勒令他们回家反省。

说是反省,其实就是给他们留最后一点顏面。

识趣的回去找个机会自己请辞吧。

这件事情实在太大了,退朝后就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京畿之地,並迅速向天下各地扩散。

不出意外的,引起了朝野震动。

不明就里的,认为这是新旧派系之爭,担忧宋朝新旧党爭旧祸重演。

只有深入了解大明情况的人才明白,这是大明在与旧传统做彻底的切割。

最先忍不住跳出来的,是洛下学宫的守旧派。

他们联合上书,说这是部分人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希望皇帝不要上当。

同时,他们也找到陈景恪,要求给个说法。

我们已经如此配合朝廷的政策了,为何还要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对待我们?

不是说好的求同存异吗?

陈景恪也一改之前的温和,態度非常强硬:

“陛下已经確定,革故鼎新乃大明祖宗之法,且已经获得圣皇和太上皇的许可。”

“朝廷与我本意是希望给你们过渡时间,但奈何有些人始终食古不化。”

“现在人权法案形同虚设,民间乱象纷生,社会风气日渐败坏。”

“你们不但配合朝廷治理乱象,竟还想重走老路来解决问题。”

面对社会乱象,你们认为是给百姓的自由过了火。

应该效仿前朝,以保甲连坐制,严格的户口管控,將百姓锁在村子里。

有人认为,是工商业太发达,人吃得太饱才导致的这个结果。

还说什么饱暖思淫慾应该继续打压工商业,继续將百姓锁在土地上,这样他们就没心思去想別的了。

“靠贫穷和束缚,来维持社会的公序良俗,这就是你们所学的圣贤之道吗?”

“你们自己为什么不甘於贫穷,想要读书改变命运?”

“如果有谁认为自己是对的,那请从你自己开始做起。”

一席话说的眾人哑口无言。

这还是陈景恪第一次用如此严厉的口吻,对他们说这样的话,一时间很多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反应过来之后,他们却没有羞愧、悔改之意。

反而恼羞成怒,认为陈景恪在羞辱他们。

甚至有十几个学者当场表示,做就做,

我就是要告诉你,我不是只会嘴上说,也愿意身体力行的去践行自己的信仰。

见有人带头,剩下又有数十人表示谁怕谁。

陈景恪什么话都没说,直接下令將这些人送到圣贤庙。

“燧人氏做火,有巢氏做屋,淄衣氏做衣裳,神农氏尝百草,螺祖採桑纺织——“

“先贤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先贤以生命为代价,带领世人过上好日子。”

“面对华夏先贤,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不会痛吗?”

“今日就让华夏圣贤做个见证,看看你们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心中的道。”

之后,陈景恪在圣贤庙的后面,为他们修建了土坯茅屋,並分了三十亩地。

同时还收走了他们所有的精美衣物,统一换成了粗布麻衣。

“我已经令锦衣卫將你们的家眷全部接过来,三十亩地已经是大多数百姓所拥有的土地了。”

“相信能够养活你们一家。”

“诸位,请当著先贤的面,来践行你们心中的道。”

眼见他动真格的,不少人心中暗暗懊悔。

然而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谁也拉不下那张脸,只能摆出大无畏的模样住进了小屋。

没多久,家离洛阳较近的学者的所有家眷(包括子女),全都被锦衣卫押送过来。

这些人有多惊慌可想而知。

锦衣卫亲自登门,他们差点给嚇死。

还以为自家老爷们得罪皇帝,要被抄家灭族了。

虽然后来知道是虚惊一场,可被从温暖的家里拖出来,穿上粗布麻衣。

只能吃粗茶淡饭,连油腥都没多少。

现在又要住土坏房子,还要亲自下地劳作。

对於优渥惯了的他们来说,简直无法忍受。

当这些人到来之后,纷纷对自家老爷展开了语言攻势。

不少家庭都出现了打骂声。

其他家离洛阳较远,家眷还没有被送过来的人,则是心有戚戚焉。

內心里將陈景恪痛骂了无数遍,也懊悔了无数遍。

为啥自己要凑这个热闹?

於是,当天晚上就有七八个人,悄悄找到看守他们的锦衣卫。

表示自己想通了悔了,希望能放自己离开。

锦衣卫倒也没有为难他们,直接就將他们的衣物钱財还给他们,並放他们离开了。

其过程之顺利,让这些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但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彻底结束了。

对於他们这些人来说,声誉大於一切。

现在自己当了逃兵,哪还有什么声誉可言。

第二天,当其他人得知有人退出,更是跳脚大骂。

但更多人却產生了异样的心思。

於是,当天晚上又有几人离开。

陈景恪以如此手段来对待守旧派学者,也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在骂他以强权服人,打压异己思想云云。

然而更多人却选择了支持。

老朱得知他採取的办法,笑的一整天都没合拢嘴:

“早就该这样了,否则哪来那么多麻烦事儿。”

马娘娘还是比较理智的,嘆道:“这事儿不该由你来做,让雄英来做更合適。”

朱標也頜首道:“是啊,恐怕会有损你的声誉啊。”

陈景恪很是感激,但却有不同意见:

“如果我自己都不敢为了我的道衝锋陷阵,又如何来说服其他人?”

“我现在才明白,以前很多人其实都在观望。”

人都不喜欢改变,尤其是不愿意接受陌生的改变。

当他们发现朝廷给了他们原地踏步的机会,就会停下来。

如果朝廷的態度足够坚决,他们就会强迫自己跟著改变。

这次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