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犹大:我们需要炮舰(1/2)
第562章 犹大:我们需要炮舰
约翰·胡斯终於感受到了,什么叫视觉衝击,也知道了什么叫繁华,
他以为泉州、福州、应天等城镇,已经是天下有数的繁华之地。
见到洛阳才知道,自己对繁华的认知还是太局限了。
这里比泉州、福州、应天加起来还要庞大还要繁华,却没有那几座城市的浮躁。
这里的人生活节奏不快也不慢,言行举止更加有礼。
对他这个外国人,也没有什么歧视。
这不禁让他想起某本书上看到的评价,洛阳乃有德之地。
周武王认为这里最靠近昊天,所以在这里营建了洛邑。
刘邦想把国都放在这里,却被大臣嘲讽。
洛阳乃有德之地,你福德不够坐不住这里,还是去长安吧。
以前他一直觉得,华夏古人太夸张了,什么离昊天最近的地方,什么有德之地,都是忽悠人的。
可现在,亲眼见到了洛阳,他终於体会到了其中的不同。
当然,他並不知道,其实用另一个词评价洛阳更合適:
厚重。
当一个地区的百姓,相信自己家乡的人文歷史属性,並以此为荣的时候。
就会自发的去维护这种属性。
如果朝廷再给予適当的引导,整个地区的风气都会跟著改变。
洛阳现在就是如此。
当然,这与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离不开的。
那种地痞流氓黑涩会横行的事情,在这里是不会出现的。
总之,在约翰·胡斯眼里,洛阳堪称地上天国,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如果不是亲身处在其间,他会以为別人在骗他。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完美的地方。
他来洛阳的时候恰逢新年,洛阳到处张灯结彩充满了喜气。
保鏢楚大保也非常兴奋,给他描述了洛阳元日盛典是多么的盛大,这不禁让他充满了期待。
不过他並没有忘记来洛阳的真正目的,向传说中的大明第一智者求教。
到达洛阳后,他们先去鸿臚寺取得了特別许可证。
然后在鸿臚寺的安排下,住进了专门的宾馆。
之后他就向鸿臚寺官员道明了来意。
鸿臚寺官员並不意外,每年想要拜访安平侯的人不知凡几,约翰·胡斯不是第一个,
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们对这一套流程早就熟悉了。
將此事登记在册,然后告诉约翰·胡斯,现在是过年期间,一切等初七以后再说。
如果安平侯愿意见他,自会派人来通知他,让他且在这里等候。
约翰·胡斯自然知道此事不易,更何况他也想好好参观一下大明京畿,所以並不著急接下来几天,他好好游歷了一番洛阳,期间与许多读书人进行过交流。
他发现,这里的人文学水平,普遍比其他地方要高。
在一处景点,他遇到了好几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大学问家。
本来他以为,这些年轻俊杰会歧视他,哪知道並没有。
互相攀谈了一会儿,几人都对对方的学问大为敬佩。
一番自我介绍,他知道了这几个人的名字。
杨士奇、韩克忠、王艮之后他们聊的越来越深入,约翰·胡斯发现这几人非但对他並无偏见,甚至对欧罗巴的学问也有所了解。
聊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也颇多推崇。
尤其是提起苏格拉底,更是盛讚其乃西方的圣人。
那位叫杨士奇的更是直言:“西方明明有真实的圣人,为何要如此崇拜一位虚假的神灵?”
这话简直触摸到了约翰·胡斯的敏感点,要知道他是反对极端宗教思想的。
一直致力於族群的独立自主,因此受到了教会的迫害。
也正是为了寻找独立自救之路,才放弃大学校长的位置,选择游歷天下。
在大明,他受到了太多歧视。
好不容易遇到了几位不歧视他,还能正视西方文明的人,他也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將西方目前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眾人,並道明了自己来大明的目的,以及遭遇的困境。
““..-你们是我进入大明以来,第一次遇到的,了解並不歧视欧罗巴的学者。”
杨士奇几人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可太了解华夏在文明这一块的自信程度了。
尤其是那些传统学者,更是不拿正眼瞧华夏之外的一切。
你一个外国人,没头苍蝇一样的乱闯,可不就是会碰的满头包吗。
王艮是老实人,说道:“其实我们以前也不了解极西的情况,对那里充满了偏见。”
“后来有幸跟隨陈侯学习,才知道极西文明也有可取之处。”
约翰·胡斯心头一震,追问道:“陈侯?可是大明駙马安平侯?”
王艮点头说道:“是的,也有很多人称呼他陈侯。”
约翰·胡斯大喜道:“真的太好了我来洛阳就是希望能当面向其求教,只是苦无门路。”
“不知诸位兄台可愿代为引荐?”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这人確实有真才实学又非常虔诚,引见一下也无不可。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这个人別有目的呢?
所以大家都有些犹豫。
还是杨士奇,因为年长几岁底线又比其他人低,更受陈景恪重视。
所以他知道陈景恪一直在想办法谋划西方。
约翰·胡斯明显是西方世界的另类,或许就能成为陈景恪的棋子呢。
就如当年那个波斯人阿扎萨一样,现在是波斯国的国王,大明在安西最重要的棋子之2
所以他率先表態,愿意替他引见一番。
但安平侯日理万机,什么时候能抽空见你,还不好说。
约翰·胡斯大喜,连连向眾人道谢,並表示將来必有厚报。
几人分开之后,王良等人才询问杨士奇的打算。
杨士奇只是说了句:“陈侯最喜欢下棋。”
其余几人顿时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也都认同了他的决定。
之后他们又聊了几句极西的情况,才將话题转移到自身。
杨士奇道:“过完年我们就要外放,到时候就没有今日这般清閒了。”
王艮嘆道:“现在朝廷正是多事之秋,真不想在这个时候外放啊。”
韩克忠笑道:“王兄此言差矣,洛阳风波再大,我们也只是看客罢了。”
“现在离开,是为了有朝一日,以弄潮儿的身份重回此地。”
杨士奇大笑道:“王兄这一句弄潮儿,深得我心啊。”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之后眾人游玩一番就离开了。
回到城里,他们抽空將约翰·胡斯的事情告诉了陈景恪。
陈景恪对几人的水平还是很信任的,见他们都认为这个外国人不错,也不禁重视起来。
当即就决定,找个机会见一见。
事实上他不知道,约翰·胡斯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在西方歷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
他少年天才,二十几岁就被聘任为名牌大学校长。
一生致力於族群的独立和解放,最终被教会迫害致死。
但他的学问和思想却流传下来,並逐渐发展壮大,
后来他的族群演变成了一个国家,捷克。
二十一世纪,捷克评选本国歷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约翰·胡斯以绝对领先的票数当选怎么说呢,他的地位相当於是捷克的孔子。
只不过陈景恪对外国史不了解,並不知道这个人。
但並不影响什么,只要是个人才,都有可能成为棋子。
不过陈景恪並没有直接见那个人,不能太心急,要好好吊一吊他的胃口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