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26章 天伦之乐

第526章 天伦之乐(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老朱抢先开口说道:“好好好,这个主意好,以后就让圆圆住在慈寧宫好了。”

马娘娘也欣喜的道:“这样也好,可以陪陪我们两个老傢伙。”

於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至於团团和朱文基,他们没事儿的时候倒是可以过来玩,但教导他们的事情会由专门的人负责。

目前陈景恪都不准备插手他们的教育,一来是不擅长,二来也没那个精力。

等再过上三五年,他才会亲自出手教导。

此事说定,大家都很开心,都坐下来开始谈正事。

破除心中怯意的圆圆,则带著团团和朱文基开始了探险工作。

毕竟慈寧宫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地方。

眾人的话题,也是顺著地图的事情展开的。

老朱问道:“这次大分封你们有具体的章程没有?”

朱雄英頜首说道:“本来想確定下来,在徵求您的意见———“”

“这次准备册封八十到一百个诸侯王,依然是王公侯伯四级封国。”

老朱问道:“土地够分吗?別把地弄的太小,反而会起反作用。”

朱雄英说道:“地是够的,库页岛、虾夷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

“南洋剩余土地,西洋的部分岛屿,以及安西的部分土地全都囊括进去。”

“百十个诸侯国还是够分的。”

老朱眉头一皱,说道:“安西?那里就算打下来,没有一二十年治理也很难真正建立稳固统治。”

“若册封太多国家过去,恐怕会惹出事端。”

朱雄英解释道:“这么多诸侯国的建立,不是一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我们预计,前五年將日本、南洋和炎洲方向的诸侯国建立起来。”

“五年后根据安西的实际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分,具体如何分。”

“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十年乃至更久。”

诸侯国草创时期,必须从大明吸血。

大明的家底虽然雄厚,可也禁不住上百个诸侯国同时吸。

所以必须要分批建立才行。

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见他如此稳重,也放心的点了点头。

这时陈景恪补充了一句:“秦晋燕三国之间,最好不要直接接壤。”

“有必要在他们之间,建立一些诸侯国以为缓衝。”

“所以安西那边是必须要建立一些诸侯国的。”

老朱默默地点了点头,这话难听,但却是老成持重之言。

秦普燕都是大国,现在上面有大明压著,互相之间有亲情羈绊,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过上三五代人就不好说了。

设置一些诸侯国作为缓衝,能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至於被夹在中间的诸侯国会不会难受。

肯定不那么舒服,但只要大明的宗主国地位不丟,只要秦普燕三国平衡局势不被打破。

他们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如果前两个条件都不存在了大明自身都难保了,谁还管你诸侯国啊。

陈景恪搞大分封的目的,又不是为了某一家一姓的长盛不衰。

他只需要对华夏负责。

反正,最后不管怎么发展,肉烂在华夏这口大锅里就行。

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最终老朱和马娘娘肯定了他们的方针。

至於具体怎么划分,就是朱雄英和陈景恪的事情了,他们才懒得操心。

朱雄英趁机表扬了一下圆圆,说她隨手一画竟然就確定了七个诸侯国的疆界而且七个国家的疆界还都恰到好处。

这可把老朱和马娘娘给惊喜的不得了。

古人或许不信神佛,但没有人不信天命,包括老朱也是一样。

如果是一笔两笔还能说巧合,六笔確定七个国家,如果说没点天意在里面他们是不信的。

尤其是圆圆方才才討得了他们的欢心,此时知道了此事,他们就更开心了。

老朱笑道:“好好好,这就是天意,圆圆合该是咱们朱家的媳妇。”

至於会不会养出一个武则天·

秦、普、燕、朝鲜、楚国,这几个朱姓诸侯国,可都是大国。

他们会答应?

就这么说吧,大分封时代,就算十个武则天绑一块也没机会篡位。

接著他们又聊起了日本和西域的战事。

目前大明最主要的的战爭,也就是这两场了。

期间老朱和马娘娘不免想念儿子,心情一度有些失落。

朱雄英和陈景恪好一通安抚,才让他们恢復过来。

为了宽慰他们,陈景恪说道:“这两场战爭不存在失误的可能。”

“就算失误也不怕,我还有底牌没用呢。”

老朱和马娘娘点点头,他们什么大风浪没经歷过,自然不会担心的生出心病来。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陈景恪所谓的底牌。

“听你这话,你那军械研究院出大成果了?改天我去见见去。”

陈景恪还没开口,朱雄英就忍不住说道:

“那可是大成果,就是景恪以前说的那种火器,已经造出来了。”

“那威力,真的太强大了。

“目前的火器和它们一比,就和玩具一样。”

老朱不禁有些动容,说实话,虽然他很信任陈景恪。

可是对他说的那种金属风暴依然有著怀疑。

听说类似的东西造出来了,自然更加好奇。

当即就表示,改天一定要去看看。

说起来,他也確实有一段日子没有出宫了。

和朱標当皇帝的时候不一样,自从朱雄英登基,除非有大事老朱就很少离开慈寧宫了。

一开始是为了不抢朱雄英的风头,后来发现大孙子这皇帝当的很好,也就顺势真的退了。

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真的老了,想歇歇了。

平日里大多数时间都陪伴在马娘娘身边。

陪著她散散步,给她读书读报,讲一讲外面的事情。

又聊了一会儿政治,孙福过来稟报膳食准备好了。

他们就起身来到餐桌前。

吃饭的时候,圆圆坐在了老朱和马娘娘中间。

这还是第一次。

两个老人家不停的给她夹菜、留汤,別提多稀罕了。

有一说一,圆圆虽然调皮,可家教在那摆著呢。

她也伸著小手,把好吃的往他们碗里放,还亲自往他们嘴里送。

“祖祖吃这个祖祖吃那个——祖祖好吃吗·祖祖我餵你——

老朱和马娘娘哪受过这样的待遇,平日里別的孩子见到他们,都拘谨的不得了。

这会儿被圆圆一通招呼心都快化了,因为思念儿子而低落的心情也恢復过来。

竟比平日里多吃了半碗饭。

陈景恪既欣慰又无奈,这种情况,马娘娘还能把她给教好吗?

但隨即他就把这个念头拋到九霄云外了。

真要事事担心,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至少眼下是开心的。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