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信赖最是身边人(1/2)
都察院与六科的言官们虽然势力庞大,但是他们却与六部衙门不同,他们很少有油水可捞,因而只能靠着俸禄养活自己以及一家老小。
而本朝官俸微薄,京城中高级官员的豪华生活,决非区区法定的俸银所能维持。如各部尚书的官阶为正二品,全年的俸银只有一百五十二两。他们的收入主要依靠地方官的馈赠,各省的总督巡抚所送的礼金或礼品,往往一次即可相当于十倍的年俸。这种情况自然早在圣明的洞鉴之中,传旨罚俸,或许正是考虑到此辈并不赖官俸为生而以示薄惩。但对多数低级官员来说,被罚俸两月,就会感到拮据,甚至付不出必要的家庭开支了。
因而史继偕说要罚这些言官们一年的俸禄,都察院和六科的言官们便惊叫起来,按照以往的惯例,罚一两个人倒是有的,但一下子就罚近百人,实在是有违法不责众的旧制。
一个言官刚要站出来,朱由校不等他发话,便大手一摆,喝道:“此事内阁与刑部均无异议,然朕以为,罚俸一年,未免过于苛刻,朕代为众官求情,改为罚俸半年,不知史阁老以及内阁诸位先生以为如何。”
史继偕愣了一愣,心中暗暗叫苦,前些时候,从首辅大人那里得到消息,说皇上要严责这些言官,他史继偕便壮着胆子,冒着得罪御史们的巨大风险,甚至与刑部尚书黄克瓒还争吵了一整天,这才结案,想不到白脸刚唱完,红脸倒让皇上给唱了去。
但既然天启帝金口已开,而且在朝堂之上,若是他史继偕坚持下去,驳回皇上的话,那便是要将自己置于与天下御史为敌的境地了,一旦这些御史中有人缓过劲来,或者自己的一些把柄被他们其中的某人抓住,那他这个内阁阁员的位置,恐怕也就要坐到头了。
万历朝时的铁腕首辅王锡爵,只不过在呈给万历帝的密疏中,有让万历帝将御史们的奏疏当做禽鸟之音的言语,便成为众矢之的,从此再无出头之rì,他史继偕自知才干与胆略都无法与王锡爵相提并论,又岂敢再此刻贸然得罪御史们?
史继偕只得奏道:“皇上圣明,臣本也想,众官虽是喧闹宫禁,然均是忠心为国,其心可鉴,然朝廷严令一下,臣不敢徇私枉法,今皇上如天之仁,恩赏如甘霖雨露,臣代众官叩谢皇上浩荡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他赶紧跪倒叩头,他这样一说,便也将自己安放到御史们这一边来,好让御史们知道,他史继偕不过是替皇上传话而已,并不是要得罪御史们。
朱由校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这帮老匹夫不但满腹圣人之言,而且都是老jiān巨猾,都不愿做得罪人的事情,看势头不对,赶紧将自己洗脱干净,竟然不愿意替自己来背这个黑锅——在这样的时候,让一些人来唱白脸,而自己唱一唱红脸,更能够拉拢一些御史,但史继偕根本不想去背这黑锅,也只有将黑锅让司礼监的人去背了。
“朕让忠贤传口谕给史阁老,酌情处置喧闹宫禁众官,忠贤莫非误会朕意了?真是岂有此理!”朱由校主意已定,干脆看都不看魏忠贤一眼,便哼了一声,说道。
魏忠贤一愣,皇上什么时候让自己传旨给史继偕了?但他聪明得紧,只不过迟钝了片刻,便明白过来,从一侧直奔到御座前,扑通跪倒,哭丧着脸道:“奴才枉自揣测圣意,罪该万死,望皇上饶命则个。”
史继偕心中也是清楚,但脸上并未露出什么诧异的神sè来,一本正经地站在原地。
朱由校也不愿意多追究,摆摆手道:“你读书不多,难免出错,朕暂且饶恕于你,此事也是朕的不是,用人不当,下次传朕口谕时,若是再有差池,看朕怎么收拾你,下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