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天启大明 > 第四十四章 雁过拔毛敲诈主

第四十四章 雁过拔毛敲诈主(1/2)

目录
好书推荐: 晶武时代 崛起1894 雷铸青云 保镖少爷 魔斗双修录 木府 五班故事欧阳 冰心玉壶传说 丐世无敌 漆黑的魔剑使

魏忠贤心中大汗,他本以为自己对这些王爷们够刻薄的,想不到天启帝竟然还要刻薄,拿两个荒废了几十年的旧王府塞给他们,还要充当是给了他们一半,另一半让他们自己去修,这可是大明立国两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要是传扬出去,岂不让外人笑话大明如今连两个王爷的府邸也修建不起了?

但皇上的意思就是这个样子,他这个司礼监秉笔也没有太多的反对权,即便是要闹腾反对,也是礼部和御史们的事情,反正在宫中但着差事,一切都要听圣命,文武大臣们还有个家有个奔头,宫里当差的这些失去了命根子的人,除了依靠皇上,还能依靠谁?

魏忠贤刚想明白,又听见天启帝发话了:“至于福王的事情,朕思量了再三,还是以为,此事不宜从轻发落,淡亦不宜过重了事,忠贤,依你之见,当如何为之?”

“老奴以为,”魏忠贤多了个心眼,刚才他建议斩福王父子,被训斥了一通,但又不能不痛不痒地说几句了事,只得折中道:“福王久蓄异志,恣行僭拟,但念其为皇叔,乃是宗师至亲,宜革爵降为庶人,禁锢于高墙之内,削除世封,以彰国法。”

“不妥不妥,”朱由校摇摇头,笑道,“朕听闻民间传闻,谓皇祖瘦天下而肥福王叔,不知此言是真是假,还须将福王叔召至京师一见才知,倘若此言为真,便责罚福王白银百万两,禄米一千二石,若其抗旨不尊,藐视王命,则再革爵收监不迟。”

魏忠贤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天启帝的这样的诏命一下,天下人不都看得清楚,这就是明摆着要福王将王府中的钱财取出来,交还内库,大明开国十几位帝王,用这方法求财的帝王,还真是少得可怜。

朱由校也不再跟他计较,这事情得由宗人府去办,跟他讲了也没有多大用处。至于朝廷中的大小官员,估计也没有几个会因为皇室中的纠纷上书言事——除了几个闲得无聊的御史言官,不过朱由校也已经有了主张,一旦有人胆敢为此事上奏疏责备自己,那么就给他治一个干涉宗室事务的大罪,将此人也免了官职,让他回家抱孩子去。

“赶走”魏忠贤,朱由校与朱由检又说了一会儿闲话,让他准备好出阁读书,届时虽然不是皇太子出阁读书那样隆重,但肯定也少不了一些翰林要给他讲学,圣人的一套学说,可有得他去学。朱由校尽管自己听不进去那些无趣的圣人学说,但他也知道,在这个年代中,圣人的学说,对于治国而言,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而非后世一些人以为的,只要在这个年代,推行后世的教育制度,就能够立即使国家富裕,百姓安定。

安抚好历史上的崇祯帝,朱由校这才呼呼大睡起来,可还没有睡上几个时辰,就被催醒——这天正逢早朝rì,要起来准备早朝。说起这个早朝,朱由校是一头的火,按照后世的时间,在凌晨五点的时候就要开始早朝了,而且从乾清宫到皇极门,好几百米的路,虽然总是坐着天子鸾舆,不用自己走路,但朱由校总觉得还是大辫子的皇帝舒坦,从乾清宫到乾清门则不到百米。

而且依照大明法制,皇帝不必每天都要早朝,事必躬亲,因为国家事务自有内阁六部司礼监运作。大明建国两百多年以来,渐渐形成了文官集团的自动控制程序。每到属牛、龙、羊、狗之年,běi jīng的会试、殿试照旧举行;地方官和京官按时的考核也没有废止。

因而后世的不少书中说清代皇帝如何勤政,是吸取明代教训,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清代皇帝勤政,那是因为他们不肯放权,过于dú cái,雍正更少将“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对子挂在养心殿。所以说,勤政与否,根本就不是某些扬清抑明的人口中所说的那样,是明、清两代衡量昏君名君的标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