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75章 落魄离京(1/2)
徐氏强自站起身,恶狠狠地盯着徐兰芝,“我离了镇远候府什么都不是,你离了镇远候府,连官家庶女都不会搭理你。你来这里这么久,她们可来寻你玩耍了?”一扭头又进了内院,好说歹说地劝麻嬷嬷留下来歧。
麻嬷嬷直嚷腰疼,徐兰芝便着下人请了郎中来瞧,郎中留了药膏给她。麻嬷嬷原哭闹着想走,又忆起汪婶子说的话,让他四月二十再回去,想着明儿就是大小姐的满月宴,索性就再待几日。
徐氏生了徐兰芝一场气,厉声道:“滚回屋里去,没我的吩咐,不许再出来。”心里想着:徐兰贞回镇远候府的希望许不大了,她们不能认输,得找徐兰香好好商议商议。
徐兰香听说了原委之后,“劝大姐退一步,让出嫡妻位甘为平妻。”
徐氏道:“要是平妻也不行呢?”
“就为贵妾。早前我们是瞒了大姐与大表哥有婚约的事,可大姐夫不也瞒了他原是京城官家子弟的事么?要是一早知道他有这么个家族,我们自知高攀不上,也是不会结这门亲的……”
会吗?怕是听说了后,会更乐意吧。
徐超为什么一直纠缠着冷昭、温青,想与他们俩结亲,不就是知道这二人的出身不俗,且前程好么?
“大家都有所瞒,就算抵消了,卫成在大姐夫面前还能说上话,我让他去找大姐夫求个情,待事平静之后,再让大姐夫把大姐接过去,就算大姐再怎么不好,可她生了大小姐。再说大姐打理候府时,也是任劳任怨的。”
卫成搁下手头的事,去北军都督府寻了温青。
徐兰芝虽有武功,可此刻看着周围的夫人、男子,众人怪异的目光。
和离,是她曾经的一段历程。那不是她的错,更不应该成为藉口。
温青隐瞒的是自己官家子弟、书香门第的身份,徐家隐瞒的是自家女儿原订有人家的秘密。再则这徐超又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自家女儿订有婚约,非要上赶着要与冷昭、温青结亲,还不是看他们的身份贵重。
温彩拿着剪子修整着枝,双双不得不叹服温彩的巧手。
“你想干什么?”
麻嬷嬷手捧着汤药,用嘴吹了几下,“郡主快喝,加了两块阿胶熬的,让丫头蹲在小厨房熬了一上午呢。”
这药味很难闻,也很难喝,每日喝这么三碗,哪里还有胃口吃药。
“这什么?”徐兰香反问着,“我的二百亩良田、二进小院、一家铺子到手了,可三妹的那份呢?这些东西可都不少钱?往后你们要喝西北风么?还有我们的卫家镖行,可是仗着大姐夫才有百货行那笔大生意,我们也不能失了大姐夫这个依仗。”
下人将两口箱子抬上了马车。
早前董氏是为了讨好温青兄妹,可近来相处下来,尤其是温紫谋上了一门好亲事,她心下感激温青,也带了几分真情,此刻更是噼哩啪啦的训骂徐氏,似要替温彩把这些日子的委屈全都倒出来。
有人审视,点头,尤其是徐氏头上戴的东西,怎么也得一千多两。
徐氏奔过来,一把扶住徐兰芝,“你胡闹什么?”
徐氏只作没听见。
而这一日,温青休妻,却给徐氏五百亩田庄作以后生计的事也传开了,不光如此,温彩还给徐氏备了两箱子四季衣裙和银两,一时间传为美谈,皆说温青兄妹仁厚善良。
卫成回家与徐兰香细说了这事,徐宜人更难安了。
她们原是北疆生活,见多了生死,那边寡\妇没了丈夫是可以再嫁的,嫁了几回的更是多不胜数,温青在那边生活过,自不是那种迂腐之人,相反的对这种事更能看得开。
“还有,这几日给雍郡王提亲的人也有不少,有顾十五小姐、还有许小姐,护国公使人去给他家的嫡幼女提,被回拒了……”
“这全是我细细查出来的,洪大爷说要做生意,去年离家说去江南经商,至今也不见回转。我温青的钱,岂能让枕边人拿去给外头的男人。我对徐家不厚道么,答应给她的两个妹妹各置嫁妆家业度日,你自己说,换成其他人能这样做?就是我的庶妹,一人也才给五十亩良田,可她们各得二百亩。”
几家的女眷们先到了,由温红妻娘家的母亲当全福太太,为了这吉祥词,她昨晚特意临时背诵了一遍,好在这词极顺口,一学就会,夫人、小姐们围在周围看全福太太给远远沐浴,众人笑着添了见面礼,说了几句吉祥话儿。
徐氏又被她的话逗笑了,哭着含笑,呜咽着应了一声,重重一跪:“温大老爷,你有一双世上最好的儿女,温候爷仁厚,玉郡主心善!徐氏有错,可你们如此厚待,请受徐氏一拜!”
麻嬷嬷四下一审视,压低嗓门道:“是老奴听顾夫人说的,说打入天牢。安王府也被皇帝下旨收回,一干女眷尽数收押诏狱,幸而雍郡王把彤四小姐领出来得快,再晚半日,她也下诏狱。小太太为避嫌,把彤四小姐和五小姐送到乡下庄子将养去了。”
徐氏心头一颤,是没法再留了,好歹给自己多讨些东西,“那我的东西是不是得给我?”
徐氏原没有什么嫁妆,又是犯过被休,就算有,夫家也不一定给。何况原没有,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两个人商议了一番,何氏的意思是直接不许他们进大门,可董氏便传扬出去不好听,到了安然阁来禀温彩。
“我做这些不是为你,是为了我哥哥。我哥哥是一言九鼎的七尺男儿,他答应你们的事,他会做到。哥哥不欠你们徐家分毫,相反的,他善待你们,他给你二妹置家业,给你三妹置嫁妆,全是希望你们能过好。可你……实在太让他失望了。也至闹到后头,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一发不可收拾。你走吧!我们温家,我们兄妹能为你做到的就这些,不能再多了,已到极限。”
徐宜人很喜欢这儿,要早知道,她就凑钱买下,好歹在京城有个落脚处。突地懊悔昔日一时硬气,把五千两银票还给温彩的事,当时她只想温彩许是不会收的,哪里晓得温彩还云淡风轻地收了。
玉堂便说,要娶你大姐。
“这……”
徐宜人点头。
徐宜人想劝了徐兰芝上马车,可她偏拗在那儿不肯上去,恶狠狠地盯着徐氏。徐宜人拉拽了一阵,过了半晌,方道:“要不你留下徐嬷嬷和一个丫头服侍我们,我先去你二妹那儿住几日。待你在庄子上安顿好了,我再去那儿找你。”
温青可不就是一点就着,尤其是事涉到温彩,那就是一副杀人的样儿。
这徐氏还真是够愚蠢,怎能做此等荒唐的事。
“万一在大门外哭闹怎么办?这不是让人瞧笑话。”
得对温青,能替温青打理家业。
徐兰芝一扭头跑进府门,众人刚平静下来,她走近温青,在离他两步之距时,“玉堂,你娶我吧?我一定比大姐做得好,我一定比她好,我会对你妹妹好,会孝顺你的长辈……”
徐宜人知道这宅子是一千两买下的,又新添了家具,修缮、整理的,怎么着也得一千多两。“怎事先都没得到风声呢?”
她又道:“我们要商议大事,不赶她们走,她回头去通风报信,还不得乱了计划。候爷是个爱面子的,到时候我们一闹,你许就回去。就算没了诰命,你还是奶奶。”
*
麻嬷嬷捧着汤药,闷头走着,一进偏厅,猛然发现相拥的男女,立时一阵错愕,转而轻咳一声。
“她能与温六比?温六会打理店铺,会挣来钱,人家阔绰,前头了,后头又有进账,便说那缝衣机,那是寻常人能捣鼓出来的?三妹不与人比能干,倒与人比阔绰,简直是笑死人了。你把三妹也宠得太不成样子,就因她有个什么‘马上舞’的雅名,就以为她能傍富贵门第,我离开候府时叫你把她管紧些,这京城的大户人家规矩重,你偏不听……”
近了中午时分,前府的男宾也到得差不多,人声喧哗,颇是热闹,然,更热闹的是,徐家母女三人到了会客厅里哭闹。
麻嬷嬷轻声道:“又有人上门给候爷提亲了,这回说的是山西都督嫡女任小姐,大老爷说等候爷回来商议后回话。小太太有意,想说给玄五爷,被大老爷训了一顿,小太太想把她外甥女说给候爷,说那佟小姐长得极好,有才有德,过几日就要入京。
第175章落魄离京
明儿我陪你们去,好歹说些软话,求了大姐夫回心转意。
他凝了一下,“这铜壶别致。又是你设计制造的?”
徐宜人在离开北疆时,就知道温青有一笔不俗的家业,她要过好日子了,不舍得娘家兄弟,这才在言语间流露出来了,否则谁愿意背景离乡的。
看徐宅的老奴指挥着镇远候府的两个小厮拆了匾额下来,重新挂上了“马宅”。
麻嬷嬷冲外头打了个手势。
麻嬷嬷又回到了安然阁侍候,“徐氏把春草送回来了,春草这丫头不能留,汪婶子把人配给庄子上的小厮,照矩赏了她二两银子。”
徐宜人支支吾吾地道:“不是还有定国公府么?”
双双在一边低喝:“你胡说什么?”
温子群若早说出这样的话,怕是徐氏母女更不敢指责温青“忘恩负义”、“没功劳有苦劳”、“她置的产业”等事,他似明白些什么玄机,到了此刻才这么一嗓子吼出来。
她的手筋,她的双臂,好痛!好痛,如挫骨一般,一痛就使不出力,使不上劲。
她握起剪刀,把多余的枝叶修去,又拿了铜制的喷水壶,吱吱地喷洒。
“他们打理着五百亩良田庄子呢,哪里舍得回去,家里头又买了下人服侍,过着老爷、太太的快活日子。”
徐宜人一阵气恼,什么刺耳的话都有,这些人都是温家的姻亲,自是帮着温家说话,她声量提前了几分,大声道:“入京以来,我女儿辛辛苦苦打理内宅,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功吧,不能说不要她就不要她了,她不做嫡妻也得是平妻。”
徐宜人恼了,厉声道:“你刚才可是说要帮你大姐回候府的?”
“还当你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春草原是温候府的,我让她回去了。家里养不了太多闲人,得养会干农活的壮劳力。”
不远处,静默地立着红燕:“你对她做什么了?”
今儿我将休书给你,从今往后男婚女嫁再无相干。从此,你再不是远远的母亲,他日远远也只认我未来的夫人为母亲。
这里曾是她的家,往后再也不能来了。
拿和离妹妹的嫁妆田庄粮食去卖,这是哪家都做不出来的。
徐氏说完话,跳上了马车,捧住了胸口,又一阵钻心的痛。
这段时日下来,徐宜人身边就没攒下银钱。
徐兰芝提着裙子出来,厉声道:“是不是你拿了我的珠宝首饰,那是我的。”
他们为什么一开始不吓住她们,就是想把两家的事摊开来说,要世人知道他们徐家才是真正的“忘恩负义”。
“换个太医瞧。”
对温彩,她也有感动。
“来看看你。”他站在她面前,细细地审视,一抬手在她脸上捏了一把,皮肤还这么好,只是这肉好少,“得长胖些。”
徐兰香惊了一下,“早前温六妹妹不是给了你五千两银给三妹置嫁妆用么,你手头有银子。你不会告诉我,你拿了银子接济洪家人吧?”
麻嬷嬷瞅出异样。
大姐刻薄、不孝的名声在外,做不成嫡妻了退求平妻,若再不成就求贵妾。无论如何,也要她回镇远候府去。”
本郡王对这事可是清楚得很,当时本郡王还劝过玉堂,婚姻大事三思而行。可他说,徐将军虽是戏言,但不能丢下你们孤弱女子无助……
温彩轻声道:“你也瞧见了,我这个样子哪能去,太医说身子未复元气前,千万不能感染风寒。哥哥是要去的,早早着人预备了贺礼。”
“谁跟你天生一对。”梦里的她,害了他一生。
之后徐兰成战死沙场,你们徐家一门没个主事的男丁。
刘夫人知自己捅了篓子,乘轿到了镇远候府求见。因温府两位太太帮忙打理满月酒宴的事,二人暂住府中,说是她们打理,府里只是有些管事不懂京城规矩,只是让她们把把规矩,厨房各处又照着清单备食材等物,并不需要她们劳神。
自来有嫌缺点的,可没有人嫌优点。
这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像徐氏这样,明明是她攀了高门,遇温青情义实在,反而得寸进尺,一朝成了候门贵妇,便忘了自己的本分。
青莺从一边出来,“徐三小姐真不想走,那在下就不客气了。”话没说完,青莺以一招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锁了徐兰芝的双臂,将她死死地制住,“我说过,你那些本事,在我眼里就是小菜一碟,你信不信,我再送你一件礼物。”
他伸出大手,正要触摸,温彩闪了开去,一巴掌打到他手上。
她刚抱了盆卉进偏厅,准备再修剪一番,方发现屋里多了一个人,温润如昆仑美玉一般,她拍了一下胸口:“你怎么来了?”
温彩低头附在她的耳边,让徐氏的脑袋挡住了所有的视线,用蚊鸣一般的声音道:“说起来,你是有错,可你最大的错不是做错事,是错在你有一个徐兰芝那样害人的妹妹。以后莫让她再任意胡闹,坏了你以后的生活。她坏了你的姻缘,她毁了你的人生,她凭什么再得你到手的二百亩良田,这样的妹妹,就该嫁得越远越好,否则你不会知道她什么又会拖累你的生活。”
她这话,不是明摆着,想说那畅园是温彩的么。
青莺干了什么?
整个满月宴的气氛很是融洽,因都是亲戚套亲戚的,大家都觉得今儿来的都亲戚,说话又亲切,又热络。被徐家人一闹却依旧没有影响宾客们的心情,今儿来赴宴的,都与温家带亲带故,许、顾两家原不是京城人氏,借着这机会又认识了地道的京城人,气氛就更融洽了。
温彩微微一沉,“就送这个。”
二太太想说董家的嫡女,董大人在江南做知府,家里有个嫡幼女今年十六了,也是个美人……”
徐兰香还想进一步证实:“大姐让她回去打听消息,你看她是真打听了,还是在敷衍?”
“六侄女养着,我出去了。”
她想了好几日,也觉是自己纵容了徐兰芝,心里对徐氏就越发愧疚了。
她今儿就是一试,不待温彩说话,倒是双双先证实了她的猜测。
她进了院门,大声道:“麻嬷嬷不是要回镇远候府么?收拾一下,我们徐宅的庙小,留不下你这大佛。”
徐兰芝还要再说,徐宜人一把扯住她,“你莫要再闹。”
“银票还给温六了。”
温青抛下将手中的东西一递,“拿着休书和东西离开,今生今世,我不想再见你。他日另找个男人嫁了,过好你自己的日子,好自为之!”
换成任何人都容不了。
“她怎么知道大姐早前与大表哥有婚约的事?”
理了个头绪出来,温彩心下也有了主意,细细地与麻嬷嬷、汪管家夫妇商量了一番。
温彩让红燕去寻麻嬷嬷来说话,刚到徐宅外头,就见麻嬷嬷与两个丫头出来,一见外头有辆马车麻嬷嬷凝了一下。
冬葵轻声道:“郡主说,好歹姑嫂一场,太好的衣料你往后穿着是逾矩,这是令绣房给你现做的。郡主还说,你是个节俭人,怕往后舍不得制新衣,就各给你添了两套四季衣衫。又另给你备了一百两银票,你拿着吧。”
若在边疆这笔钱算是不少的,可这是在京城,但只要计划着使,也够使一阵子。
麻嬷嬷一路上就开始讲起徐家人的事,她现在很肯定徐家母女明儿要上候府闹腾,胆儿不小,那可是皇后下了懿旨的,她们还敢闹?
一时间,连带着温家都在众人心中有了好印象。
“劳嬷嬷照顾玉郡主,我过来瞧瞧她可好些了……”慕容恒快速地寻找着藉口,灵光一闪,正色问道:“后日去畅园不?瑞王皇叔过寿辰,皇上赏了不少好东西,瑞王妃在畅园那边包了园子。”
徐氏垂下车帘,气哼哼地道:“赶路!”
麻嬷嬷正想将昨日关于这个话题的事重复一遍,慕容恒抢先一步,冷声斥道:“温玉堂忘恩负义?本郡王瞧是你们徐家母女忘恩负义!徐将军是在边城救过玉堂两回性命,可玉堂却救过徐将军父子三回命,两救相抵,说起来还是你们徐家欠了他。徐家于他有甚恩,徐将军喝醉了酒,先是吵着要把你大姐许给冷昭,冷昭不应,还说早已心有所属。后来,这才提到说要把她许给玉堂。
她垂着头,眸里的情绪流转。
尤其是与温家刚结亲的许、顾两家,更是热情地与两位太太说完。
何氏又托许夫人帮温玄说门好亲事。
他爱了,就这样简单。
温彩出来了一趟,众人见她气色不佳,她与长辈告了罪,又回了安然阁。
我哥哥是薄待了你还是少了你的吃穿,你一入府,就把这偌大的家业交给你打点,你就是这样回报他的信任,一面做假账亏空府中,一面又在外头接济外人。徐氏,你还有脸面来见我哥哥?”
温彩了大价钱砸在铺子里,她只需耐心等着半年后收回来自己经营。
慕容恒道:“好好将养,得空我再来瞧你。”
>
徐氏出了大门,小心地将手里的东西揣好,一回眸怨恨、愤怒地看着后面的徐兰芝。
这边徐氏一急,奔了出来,“娘,今儿还不够乱么?义母都被三妹气走了,你又说什么胡话。”她可是说了好些软话这才留下麻嬷嬷的。
慕容恒问道:“你什么时候能点头嫁给我?”
“你与小娘说一声,她只作不知道这事,也莫告诉父亲,免得他担心。”
你拿给洪大爷经商的一万两银子我还是会追讨。我温家弟妹众多,这嫁娶都需要钱,我身为长兄,也得替他们置备一份聘礼、嫁妆。自家弟妹都管顾不过来,岂有平白便宜外人的道理。洪家人已关押入南河县大牢,待你大表哥回来,就让他把银子还我,那时我自会让知县大人放人。”
“我们走的时候,便说来京城,谁让他们一家跟来的,他们的十二亩良田又没卖掉,让他们回北疆。”</p
“郡主喝了药,总没胃口。”
众人一看,人家尽了心意,又是真心解释,倒越发高兴,好几家说虽没请他们,但这礼数不能免了,午后就着家里下人送了贺礼来,感谢镇远候府送的礼物。
她身上一紧,被他揽入怀里,“顺娘,你什么时候才能同意嫁给我?”似轻叹,似无奈,却又似静默地期待。
顾谦不出手,一出手就给安王一个措手不及。
几名下厮从里面抬出了两箱子的东西,一启开,全是满满的四季衣裳,各色各样,却再没有贡绸宫缎,清一色全是茧绸剪裁,其间还有两匹色新的茧绸料子。
徐氏又补充道:“就是那些原是我置的产业……”
故而,徐超在徐宜人给女儿订亲后,便严令她们不得张扬出去,只待有了机会,寻上更好的,就私下与洪家退亲。
就说你们母女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大家看看,光这些东西,加起来也不止一千两吧?以你们的家底能置得起一千两的东西?”
“春草去哪儿了?”
徐氏觉得这话在理,立时对麻嬷嬷冷了几分,“麻嬷嬷是宫里出来的尊贵人,我这儿不敢劳你侍候,我不留你了。”
温子群知晓了这事后,得意地对何氏道:“不愧是老夫人教导大的,瞧瞧这行事作风,谁不夸赞呢,没宴请的都备了礼上门解释,这一家家午后都上门给大小姐送贺礼,唉……别说你活了大半辈子,就是顺娘这巧劲儿,你就学不来……”
称赞杜氏是个旺夫家的,如今可不都应验了。
温彩听罢,淡淡地道:“让她们进来,她们要是不怕丢脸,我们还怕她不成,这些事藏着掖着也不是法子,反让人多想,甚至让人以为我哥真是忘恩负义之辈,趁着明儿的人多,都说明白,让世人瞧瞧徐家人的嘴脸。”
温彩笑了起来。“你有什么东西?你徐家在北疆边城之时,砖瓦房屋一座,正房四间,偏房三间再带一座厨房,这样的农家小院一百两银子到头了。薄田二十亩,平日靠着耕作和你父亲的军饷度日。徐将军父子战死沙场,共领得抚恤银子三百两,请问这样的家业能有什么东西?
“你今儿给徐氏说什么了?就是你抱着她时,我瞧见她的眼睛又怒又恼?”
徐氏哭得更伤心了,“玉郡主,谢谢你。你们……待我很好,是我对不起你。”
徐兰芝爬了起来,直往二门冲,两个门丁操了棍子拦住,她用力想推,刚一使力,就一阵蚀骨断筋般的刺痛,她不由得惊叫一声,松开双手。
那是他强作欢颜,想逗她高兴。
不去。
可眼下,却是温青兄妹的宽厚,一个没控制住,失声痛哭了起来,道不清是感动还是懊悔,“我对不起你,我知道兰芝在外头的事,可是……我就是看不得候爷待你好,我……我私心里想你离开候府……到了现在,你还对我们这么好,呜呜……”
“本姑娘不嫁!”
早前徐氏与温青的出身原就不匹配,本就是徐氏高嫁了温青。
“我不要离开镇远候府,我喜欢玉堂,我要留下来。”
原只是酒醉戏言,可温青当真,那冷昭人家就只作笑话,还当场应了,哪有像徐将军那样喝醉了酒,把自家女先许这个又许那个,这分明就是巴结上一门好亲事。
温彩又唤了汪婶子、汪管家来,细问了南河县洪家住的那个庄子上的事。
麻嬷嬷敷衍,一是不愿尽心,二是避重就轻。
徐氏凝了一下,“你……”
“三丫头三天两头的有朋友上门,买果、点心的都得要钱,她又爱显摆,又给她那几个朋友做了几身新裳,说是温六也是这样阔绰的。”
何氏冷声道:“告诉门上的婆子,不许他们进来。”
徐氏紧紧地握住拳头。
镇远候府……
你还不答应雍郡王,那可是少年才俊,京城闺阁小姐的梦中夫婿,人长得好,又文武兼备,与太子殿下更是手足情深,一嫁过去就是嫡妃,他日许还是亲王妃,光宗耀祖,皇家媳妇……
温彩红着脸推开慕容恒。
徐宜人见给了一座五百亩的田庄,心下暗喜,总比什么也没有的强。
慕容恒勾唇一笑,这样的笑,明媚如雪后晴天,纯净而动人,看得温彩呆怔了,心里暗暗地想:木头人会笑了!如若,他常这样笑笑多好。梦里的他,曾有几年是这样笑过,只是后来,他们的日子过得落魄,他依旧笑,比现在还笑得灿烂,可眸子里的阴暗却挥之
徐宜人道:“有是有的,不过只得二三百两银子。”
“听说是贺礼送到瑞王府门房上,这几日派了账房在那儿登记入册,人直接去畅园。”慕容恒似有些纠结地道:“你不去,我也不想去,连太子都要去呢,不去又不成。昨儿太子还问,你们温家有没有合适的小姐?这几日,母妃与皇后正在帮太子选妃。”
徐兰芝直骂温青:“你是个忘恩负义的!当年我父亲在沙场救了你两回性命,你……都忘了吗?你说过要照顾我们母女的,现在你却要休我大姐,不关我们母女的死活,你忘恩负义!”
温彩推开他的大手,用手挫着自己的脸,“不许再捏我的脸,没听人说姑娘的脸是用手摸,不是用来捏的。”
温子群摆了摆手,“来人,把她赶出去!”
刘夫人见了二位太太,连连赔不是,只说今儿说错了话,怕要惹事。
以前的青莺,不会这样笑;以前的青莺,就是个冷面人,只听主子的吩咐;现在的青莺似乎更像个人,会笑,会怒,会下狠手,甚至还会自作主张。
“我不在乎。只因是你,我便想娶。”
徐兰香气得一脸铁青,“温候爷养你们便罢,凭甚养洪家人,你们……真是做得太过分了。将心比心,人家对你们仁至义尽,是你们做得太过。大表哥早前与大姐又是那种关系,你让人家心里怎么想?”
“荣安候领了皇差,大小姐满月宴时顾夫人还托二太太、小太太帮忙打听哪儿有合宜的院子,听说这回荣安候要留在京城了,瞧样子要进刑部。”
*
徐氏心下五味陈杂,她幻想过种种,却没有一种是今日的场面,她曾想过今儿要是失败,怕就与温青兄妹反目成仇,许什么东西都得不到。
“是兰芝与你大姐吵架说漏了嘴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