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杜欢遭扁(1/2)
说起来,相对于其他的藩王,淮王朱瞻墺的秉性还是不错的。也算得上是性情忠厚,贤明旷达。可是这位嫡长子朱祁铨却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情狂放之人。一个月之前,世子带了几个亲随,骤然而至。说是要上天台山问道。明朝初年,正是各种白话小说开始于民间风行之时。这位世子殿下闲来无事,得道成仙的杂书看得多了,一时兴起,竟背着父王从淮王的属地江西鄱阳偷跑到浙江天台县来。
天台县令邝世奇怎敢怠慢,一方面派本县地面熟络的衙役班头相陪了登山寻道,一方面赶紧修书淮王府。淮王这才知道儿子的下落,连忙派王府长史娄江赶过来。邝世奇至今都对那个写书的家伙痛恨不已,天台山乃是佛教名山,哪里来的道观。衙役们带着朱祁铨转了几天也没有找到道观,回到县衙后也不知那个嘴快的竟把娄长史即将到达的消息透露出来。娄江不仅仅是淮王府的长史,更是这位世子的老师。平时就对世子非常严厉,这次他私自出逃,娄江是要担很大责任的。这个混世魔王暴露出他的本性,他把县衙掀了个底掉。大骂邝世奇口蜜腹剑,阳奉阴违。还一口咬定,邝世奇故意不让他找到山上的道观,使的就是缓兵之计。闹完之后,带着手下掉头便走。邝世奇再次派出衙役相陪,却被他几鞭子抽了回来。所以等到娄江赶到早已不见了朱祁铨的踪迹。
万一这祖宗在天台县出个好歹,邝世奇作为一县之令岂能脱得了干系?要知道,朝廷对皇族的利益历来极为重视。更何况事关世子的生命安危。丢了官倒是轻的,再往下邝世奇连想都不敢想了。
“大人,大人。”恰在此时,一个班头急急火火地跑了进来。“世子殿下,回来了!”
邝世奇与娄江年龄相仿,都在五十岁上下。只是邝世奇身材矮胖,动作相比体形瘦长的娄江缓慢得多了。娄江灵猴一般窜了过去一把抓住班头的衣领:“此话当真?”
“长史大人,小人有几个脑袋敢来哄骗你老人家?是这么回事·····”原来这个班头就是刚才守在城上之人。恰好还是陪着朱祁铨登山问道的几个人之一,朱祁铨的声音可以说再熟悉不过。赶紧开了城门迎了进来。这厮倒也是个见过些场面的人,先磕了一个头,命手下人搀扶着,自己则飞身上马直奔县衙而来。心道长史大人和老爷这几天望眼欲穿,自己把这个天大的喜事报上去这赏钱怕是少不了的。哪想到,这二位却因为欢喜得紧了,早将打赏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而是急着出门相迎。
还没有出县衙的大门,朱祁铨等人已经到了。娄江一把将朱祁铨揽将过来左看了右看。
“世子殿下,你让老臣找得好苦哇。”话一出口,娄江已是老泪纵横。
在明代,一个官员如果进了藩王府做了长史基本宣告了此人政治前途的终结。虽说身居五品官职,但长史的工作也就是王府的大管家兼老少王爷的文化教员。朱祁铨是淮王朱瞻墺的长子,是娄江从小看到大的。每日里为了授课,二人都会有一番或明或暗的较量折腾。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尤其是王爷朱瞻墺一直对娄江尊敬有加,在娄江的内心也早已将王府当做了自己终生的归宿。对于世子的失踪,娄江固然有对自己官职、前途的担忧可关爱之情也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遭逢了一番从未经历过的死里逃生的经历,乍见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朱祁铨一时间也不胜唏嘘。进得堂中朱祁铨才把自己如何与倭寇狭路相逢,在仆从战死的情况下,落入虎口。又是如何遇到于寒等人并最终获救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当然他刻意隐瞒了于寒私藏五万两白银的财产一事。只是说于寒以酒诱贼,而倭贼因贪杯才给了于寒纵火弑贼的机会。
“我来引见一下,”朱祁铨一通好找才在立在堂前的一堆衙役中找到于寒。他一把将于寒拉过来:“这位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智勇双全的义士于寒。”
于寒戴罪之身,本不好登堂入室。奈何朱祁铨无论如何都不肯松开拉住他的手。看到时机已到,忙不迭撩衣跪倒。
“戴罪小民叩见知县大人,叩见长史大人。”
还没等这二位开口,朱祁铨早就上前将于寒拉起来,推到一把椅子里。
“拜什么拜,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从今以后就是我淮王府的座上宾。除了我父王,岂能什么人都拜?”
此言一出,娄江与邝世奇唯有相视苦笑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