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手上有枪,心里不慌(1/2)
“中丞过奖了,这些事情小将看得出,中丞也看得出,想必朝中诸位大人也都看得出,可是看得出又有何用?”李波虽然很清楚太平军最后覆灭的命运,可同样,他也不看好清军能在短期内获得战场上的优势,这也是他对于自己在这个时代出路始终迷惑的原因,投奔太平军必然是绝路,可是以现在清军打得这个烂仗的情况来看,当官兵也是高风险的职业,别说他一个小小的都司,这段时间被太平军砍了脑袋的总兵、副将都不下四、五个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不怕牛逼的对手,只怕**的队友,按着清军眼下这个胜率来看,指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给赔了个干净。
可兵荒马乱的年头,不做官兵又不做强盗,那做老百姓更加无前途,反贼来了要拉你入伙,官兵来了说不定直接砍了脑袋充数冒领军功,就算太太平平的谁都不来骚扰,可在这个时代,自己能干嘛?种地?五谷不分的李波实在想不出自己有这个能力;教书?虽说自己是个21世纪的大学生,可到了这个时代连正体字都认不全,恐怕也只能算是个半文盲;做生意?且不说本钱何处来了,这年头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连卖肾都没地卖的。其实李波自己也很清楚,他心里时不时跳出来的回家的念头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的空想罢了,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都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才能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
江忠源见李波默然不语,点了点头道:“如今朝廷抽调各路兵马围剿,连黑龙江的马队都已经南下,可谓兵多将广,却处处失利,这其中原因又何在呢?”
“兵多将广却不如精锐两个字来的管用,”李波摇头道,“中丞在湖北战场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小将几次与反贼交手,只觉得官军实在是训练废驰,只瞧见反贼人影便放枪放炮,枪炮声震天,却没有几颗炮子打中的,等到反贼到了近前,又不敢尽死力肉搏,稍有不支便全军溃散,前进时蜂拥而上,唯恐落后了得不到赏钱,后退时又一溃千里,中丞,小将以为,如果连前进后退都没搞明白,官军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反贼的,所谓军队,无非是纪律两个字罢了。”
“此前在湖北时,本官曾与曾侍郎书信谈及此事,曾侍郎言语之间与你却是不谋而合了,如今他奉旨在湖南练勇,用得便是戚继光当年的法子,说是颇有心得。”江忠源对李波的话深以为然,长毛从广西一路打到江宁,几番大战下来早已是明证了绿营不足侍,听说前阵子李星沅将向荣手下湖南营兵的赏银从一两改为三钱,立时便三军鼓噪,誓不出力,这哪里还像是朝廷的武力?
“敢问是哪位曾大人?”
“正是丁忧在乡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皇上下旨,命其督办团练事宜。”
“说到此处,小将还得说中丞大人的楚勇远胜绿营武弁,单论骑兵厮杀便比小将所见到了绿营骑兵强上百倍了,”李波忽然一笑,“杀百姓冒领军功这事,大人的楚勇都比绿营那帮小子干得利落。”
江忠源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都司说笑了。不过如今看来,团勇实是良策,本想着凑齐五千楚勇,效法曾侍郎的法子,用戚继光的练兵之法,用上三、五个月必能得一支虎狼劲旅,到时候何愁发逆不平?”
李波笑了笑,江忠源信心满满,但他是知道的眼前这位晚清重臣可的的确确没有天京城里的洪教主活得久。
“都司似有话说?”江忠源见李波不置可否,心中有些不快,自己手上的这营楚勇勇冠三军,蓑衣渡一战连皇上都龙颜大悦,楚勇一战而成天下劲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