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豪华婚礼 极品葬礼(2/2)
杨根来的岳父——丁富记老板去世了,独生女儿丁桂英哭得死去活来:“我的造孽的老子啊!您一生的操劳哇,脱人生是想前想后也为别人想呢!您操碎了心,七岁时从放牛娃做起,到潘集峒上出苦力呢!一生的吃舍不得吃、穿也舍不得穿呢,攒下钱开办了膏峒,用一对峒产加田产陪嫁给了我呢!我造孽的老子啊——,您还出资为老家做了学校,供穷人的孩子读书呢……,您还出资做县医院……您还出资建公园呢……我上无兄、下无弟,不知把您老人家安葬在哪里呢?”
“桂英,莫哭,莫哭,哭得我们心里不好受,”娘家的叔伯哥哥劝她说:“他老人家活着为家乡人民做了好事,家乡人民都念着他,我们要把他老人家接回去安葬的!”
杨根来为岳父穿好寿衣:白绸子衬衣、青缎子夹袄、羊皮袄、呢子外套;白绸子裤、青棉裤、呢子裤,带有铜环的黑漆棺材装殓,底上铺一百多斤生石灰,再铺上白纸、白绸、垫絮、垫单,把岳父大人的遗体小心翼翼地放进去,为了防止出葬时挪动了,用绸布裹了生石灰,塞在老人的胳膊窝、大腿边……,头边放了香烟、酒瓶,左手夹着烧饼,右手拿着拐杖,以便老人家在西去的路上遇到狗子追赶时,用饼子哄、用拐杖打的,再盖上棉被,并且折好火纸盖在老人的脸上……
忙完了这些以后,派人给亲戚六眷送信,派人去武昌接读大学的儿子杨道荣回来给外公送葬……,里里外外的亲戚、朋友、族人一队一队吹着喇叭、打着锣、抬着盒,内面装着肉、鱼、酒、布料热热闹闹的来了,杨根来穿着白孝衣,腰里系着草要,含着眼泪跪着迎接客人,管事的、陪客的、跑堂的、打杂的、烧茶的、敬烟的、洗碗的、切菜的、做蒸菜的、煮饭的、在桌上铺白纸摆麻将、纸牌的,各执其事,忙而不乱。应城的白布买完了,派人去安陆买,在三间两口天井的屋里布置了灵堂,满屋用白布挂幔,上书:千古流芳
少放牛青锤膏峒商富记
不忘本念穷人医学利民
数不清的挽联和花圈摆满了整个屋子。
在隔壁的三间两口天井的屋里布置了迎宾堂,全部用蓝布挂幔,供客人们娱乐;在又隔壁的三间两口天井的屋内布置了餐厅,全部用红布挂幔。
先是和尚念经七天;次是斋公做斋七天;再次是道士做法式开路出葬,穿孝衣、头顶白纱、戴白花送葬的有二百多人,丁桂英安排人把来客的衣襟角剪下一小块,汇聚起来用布包好,放进父亲的棺材内,说道:“我苦命的老子啊,您把念您的人的一片心带走,到了阴间,千万别忘记了人们对您的一片深情啊!”又哭了一回。
出殡那天,鼓、乐、铳开道,棺材上扎着白鹤,十六人抬的大棺缓缓向家乡行进,送葬的人流中,有的坐八人抬的、也有的坐四人抬的、还有的坐两人抬的轿子一百多顶,另外步行的是大多数,有两公里多长,为了防止出治安问题,特地到武汉请了一个连的卫兵护送。送葬的队伍穿城而过,家家商铺放鞭炮,杨根来沿街下跪作揖,十八岁的杨道荣穿着白孝衣、腰里系着草要,头上扎着四尺长的白布巾陪着作揖下跪,膝盖跪肿了,含着眼泪跪……,安葬岳父大人,杨根来送给吊唁的男人一顶高级礼帽、女人一条丝织围巾,抬棺的每人八块银元,抬轿的每人四块银元,卫兵每人六块银元,共花费银元二万六千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