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名将养成计划(二)(1/2)
李牧见赵诚不置可否,愈发觉得赵诚高深莫测,便虚心向赵诚请教。.26dd.Cn
赵诚也不藏私,便将后世总结出来的种种骑兵战术一一说了出来,如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对敌军进行远程奔袭、分割包抄,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小股部队牵制扰敌等等,顺便再选了三十六计中的其中几计如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暗渡陈仓、打草惊蛇、擒贼擒王等,将其精要向李牧做了一番解释。饶是赵诚说得的东西不是很全,但李牧已经是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大感震撼,脑中以往许多战场成规皆被打破,只觉眼前出现了一片无比开阔的军事新天地,有了赵诚的教导,他可以在其中驰骋翱翔,游刃其中如鱼得水,李牧沉醉于自己想象的军事战争天地中,一时不能自拔。
好一阵子李牧才从赵诚所说的战术理论消化完毕,抬头望向赵诚,眼光变得无比祟敬。昨天李牧听了赵诚骑兵致胜的理论,已经是惊为天人,今天赵诚竟然向才第二次见面的他,传授了那么多骑兵战术和临阵对敌致胜之计,比一个真正的老帅还要尽心。要知道在这时,军方高级将领基本是世家子弟担任,军事战争的技巧和对敌之计,是很多军方世家将领的家传绝学和立家之本,而且传子不传女,以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有高别人一等的战术素养,再加上家族在军方代代相传的人脉关系,便能轻松地继续把持军方高级将领的位置,从而保证自己家族能够长久居于上位,就算是赵诚原来时空里的历史也是如此,如秦朝王家的王剪王贲父子,蒙家的蒙骜及子蒙武、孙蒙恬,蒙毅,赵国赵家的赵奢和其子赵括等等。
李牧是平民出身的将领,自然知道想从世家将领那里学到一些战术知识,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想学到什么东西,只有靠自己流血流汗从战场上一点点积累。但现在,赵诚这个与他素昧平生而且看起来身份尊贵的人,居然毫不藏私的将自己的军事知识倾囊相授,使渴望学到更多军事知识的李牧如久旱逢甘泉,这种胸怀和气量,令李牧感动之余,同时涌起对赵诚的无限祟敬,此时此刻,他心中已把赵诚当成自己的老师。
李牧心中打定主意,突然一下拜倒在赵诚面前,说道:“公子学究天人,未将佩服得五体投地,今日得闻公子教诲,真是三生有幸,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未将当以师礼事公子。日后末将若有所成,皆拜公子今日所赐,公子请受末将一拜!”说罢以拜师礼深深拜了下去。
李牧言下之意是他已得赵诚传授兵法,不管赵诚认不认可,他都将赵诚视为自己的老师,终身以师礼事之。
赵诚其实今天还是有所保留,没有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部告诉李牧。并不是赵诚背不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赵家镇不知为何有个古训,所有的男孩都要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因此赵诚小学五年级时就已经把三十六计背得滚瓜烂熟。今天出于某些考虑,赵诚只是挑了三十六计其中一些计策告诉李牧,日后再视他是否是可造之才,以及他的人品性格等情况,再决定是否全部系统的将三十六计传授给他。
没想到李牧竟是如此性情中人,古人讲究学高者为师,他不管自己的年纪比赵诚还大,受了赵诚授业之恩,便一门脑筋认了赵诚为老师,还表明不管赵诚认不认他这个学生,他今后都将视赵诚为老师并执弟子礼,将古人学高为师、遵师重道的传统在这一刻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反而让赵诚有些惭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