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废史立牧(1/2)
刘焉从来没有这么慎重过,即使是在战场上也一样。
今天上朝,他将会提出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转折点的建议,历史有可能便会就此改变。有人可能说,刘焉你穿越过来征讨黄巾军,难道就不算改变历史吗?
刘焉只能说,你们啊,太年轻,不要听风就是雨。刘焉他穿越过来,从现在来看,也不过就是变了一个人而已,对于历史的走向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刘焉,黄巾起义依然会被皇甫嵩、卢植、朱俊他们给镇压下去。
况且,就算他今天“废史立牧”的建议得到通过,也不过就是换了一个能让他大展身手的地方而已,能有什么作为还不可预见。
刘焉走进宫城,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赶来,一边走路一边还在聊天,有些声音比较大的,刘焉都能听见他们的聊天内容:
“你们家在书坊里面排名第几啊?”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才不过第二十一而已。你呢?”
“我……咳咳,今天天气挺好,应该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吧,咱们得走快点,不然迟到了就麻烦了。”
刘焉认得那个人,如果刘焉没记错,他的家族在书坊排名应该是五十名开外。
往好听点说是尊严,说不好听点是面子。
但是我们往往就是喜欢面子,不然怎么会有“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句话呢?
刘焉当时想出这个点子,正是考虑到这些世家大族重视名声这一点,就算有个别注重实际的人,也不可能约束住家族的所有人。
现在造纸坊依靠这些收益,不断扩大生产,刘焉还培养了一批专门的印刷工,让他们熟练的掌握印刷的技巧。
而且刘焉还盯上了卢植的藏书,作为一代儒宗,又是好书之人,卢植的藏书不可谓不多,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卢植不仅收藏儒家经典,还收藏了诸子百家各种书籍,这无疑就是宝藏一样的存在。
包括兵家的《三略》《六韬》,估计卢植想要打仗,这几本书功不可没;法家的《商君书》《韩非子》,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杂家的《吕氏春秋》等等珍藏。
这些书也被刘焉借来,交给王方他们大力加以印刷,这些书真正能够提升人的长处,而对于统治者来说,能够发挥人的长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满朝文武,三公九卿,已经在南宫里面分列坐好,皇帝刘宏延续他一直以来姗姗来迟的作风,等所有人等了好一会之后,才慢腾腾出来。
刘宏跟一年之前比起来,身型变得更加肥胖,肤色也变得更加苍白,应该是在裸游馆里面跟宫女们游泳,玩得太开心了,苍白的皮肤更衬托出眼圈的黝黑,走路也更加虚浮。
不知道现在的刘宏还能不能驾着驴车再来一次漂移。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如既往还是张让替刘宏做传声筒,这一年来,刘宏不理朝政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上朝议政的时间越来越短,经常是“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放在普通人的角度,一边是清清凉凉的美女游泳池,一边是唠唠叨叨的老人大讲堂,你会选哪个?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
但是这个问题就特殊在,刘宏是一个皇帝,不是普通人,而且,这两种东西——游泳池和大讲堂——并不冲突,不是说选了一个就必须放弃另一个。
“臣,有本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