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智多星吴用(上篇)(1/2)
以前读水浒的时候,对朱仝的印象比较深刻,知道他是一个颇有权谋的人,抓晁盖的时候,故意让雷横去守前门,自己跑去后门,故意让晁盖知道是朱仝他特意放走了晁盖,让晁盖记住这一个大恩,而后,抓宋江的时候,他故意支开雷横,自己到地窖去见宋江,又让宋江知道是他朱仝故意放走的宋江,而后的雷横案件也是同理,这些为他以后在梁山做一个大头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他自己,也在招安之后,最终做到了节度使,可以说是善始善终,做到了宋朝武官的顶峰了。enei。
这节度使,是宋朝虽然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衔号,并没有太大的实权,但在宋王朝重文抑武,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对武官节制很多,武官做到节度使,差不多已经是荣誉的顶峰了,纵然没有多少实权,但还是许多武官终身为之奋斗的荣耀。朱仝能够做到节度使,而且是从梁山招安的,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我也暗自佩服这个人。知道朱仝比雷横更识大体,还是先找他比较好一些。
刚刚过了正午,街上很多小摊小贩都已经收了,街市比较安静,没了上午那般热闹。不一会就来到了朱仝府上,轻轻地叩响了宅门,不一会一个庄客就开了门,看见是我,连忙请我进去,让旁边另一个庄客先进去通报,自己引着我到客厅。
这朱仝也是一个有些家财的人,宅落布置得很不错,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看着很舒适,间或摆设一些秋花,增添一些生气。
过了一会,朱仝从后屋赶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个公人,见了我,施礼道:“不知道宋押司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押司恕罪。”
看朱仝,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器宇轩昂,有几分像关公,一部飘逸的长须果然不负“美髯公”的称号。身后的那个,紫棠色面皮,一部扇圈胡须很是显眼,正是插翅虎雷横。连忙回礼道:“哪里,倒是小可冒昧来访,未曾事先通报,打扰了都头,还望都头见谅。”对雷横说道:“没想到雷都头也在,正好省了小可多走一段路程。”
分宾主坐定,庄客献上了茶水,朱仝问道:“押司,今天突然来到寒舍,是不是衙门里有什么事情吩咐?”
“都头明察秋毫,小可今天前来拜访,一是跟都头商量一下公务,另一方面则是特地来看望一下都头。”
朱仝问道:“小弟谢过押司,咱们先谈公事,后叙私情。不知道押司今天过来有何事情交代?”
“都头果然是公私分明,小可佩服。那咱们就先谈公务。是这样的,知县相公今天把我叫了过去,让我找二位都头商量一下加强巡防的事情。都头也知道,济州府内的梁山添了一伙强人,而梁山离郓城县不远,知县相公担心他们会来县里闹腾,所以想请两位都头轮流值班,加强郓城县周边的巡逻,防患于未然。”
朱仝思量了一下,说:“小弟也知道梁山的事情,不过他们那里好像只有百十号人马,几个头领一个是白衣秀士王伦,是一个落第的酸秀才,一个是什么摸着天杜迁,一个是云里金刚宋万,还有一个是探听消息的,唤作旱地忽律朱贵,小弟听说这几个人的本事都很一般,加上人马也就百十号人,王伦又是一个小家子气的酸腐秀才,应该没有胆量来这里捣乱吧,他们现在守住地盘都是一个大问题,不会轻易出山的。”
雷横接着说道:“他们那伙强人只不过是一些亡命之徒,他们不来则已,如果敢来,那就把他们统统绑了,解送济州府请功。”
我知道雷横是一个性急贪功的人,但是本性不坏,说:“雷都头果然豪气,小可佩服。郓城县有二位都头,量那些贼人也不敢来这里找事。”
雷横有些高兴地说:“押司过奖了,小弟和朱都头不过是尽好职责而已。”
朱仝也说道:“雷都头说得是,我等都是做好本职而已。”
我见这两位都头如此,说:“二位都头不必多礼,大家都是自家兄弟,小可说话也就用不着半点虚假成分。今后郓城县的安危还得靠两位兄弟合力维持。”
朱仝回道:“小弟和雷都头自当尽力做好巡防工作,请押司和知县相公放心。”
在朱仝府上喝茶聊天,几个时辰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着外边已经是夕阳西斜了,就起身告辞。
外边,街市已经又热闹开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正在街上往酒楼走去,这时,前边一个一身麻布宽衫,戴着梁子头巾,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似秀才打扮的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悄悄地跟在了后边。
走了几步路,一个牵着一头耕牛的老实农夫向他施礼,问道:“吴教授,小人有一件事情想向教授请教。”
秀才打扮的人悠然地回道:“有什么事情请讲。”
“小人家里头,家母和贱内闹矛盾,各有各的理,想让小人去评说,小人很是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向教授请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