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县时文彬(1/2)
送林娘子和张教头到宋家庄安顿好之后,我这才往县衙赶去。wwW.郓城县的街市已经热闹起来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倒也很是繁华,街市上除了各种买卖已经吆喝开了,还可以见着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卖绞糖的,捏小泥人的,在现代社会难得一见的这些传统手工艺,在这里却是很平常的买卖,看着让我心里高兴。
不一会就来到了县衙,问了一下衙门口应值的公人,知道了今天衙门的公务不多,知县时文彬已经发付完了,散了早衙,已经回后衙歇息去了,于是我自己到后衙去看看。刚进了衙门,走了十来步,就看见前面走来了一个白净脸皮的后生,一看就心生厌恶,正是那犯了“盗嫂门”的后司贴书张文远。
张文远远远看见了我,赶过来施礼道:“宋押司,知县相公正在后衙灯押司,让我来请押司过去。”
看着眼前这个唯唯诺诺的小白脸,真不明白阎婆惜怎的就看上了这么一个无财无势,只会风花雪月的浪荡子弟,居然连逢场作戏,敷衍一下自己的衣食父母宋江都懒得动一动,在不知道轻重的水性杨花也知道养着小三还得摆平自己的主顾,阎婆惜怎的就敢如此放肆,看他们两个的性情,也不过是奸夫淫妇,该不会是有真的坚固感情才对。
收了一下心思,对小白脸张文远回道:“知道了,我现在就过去,你去吧。”张文远答应了一声自去忙活去了。
一个人继续往后衙走去,一边欣赏着古香古色的古代衙门光景,倒也不是农家宅院的宋家庄可以比拟的。白墙灰檐,雕梁画栋,朱廊亭榭外的院子里是假山怪石,栽着经冬不凋的松柏,墙角是孤影横斜的寒梅,还有一些已经落了叶的光秃秃只剩下灰黑色枝干的不知名树木,树下有些已经衰败的草本,只有一片凌霜傲放的秋菊,给这肃杀的庭院增添了一丝生机,让这里不至于显得太寂寥。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后衙的书房,门敞开着,往里边一看,里边的摆设很简单,除了几个摆满了各种典籍的书架,就只剩下光亮处摆着的一张书案,书房的墙上挂着几幅诗词字画,显得很清点,时文彬正坐在书案前看书。
我先在屋外请安,时文彬知道我来了,放下了手中的书本,站起来,和气地说:“宋押司来了,快请进。”我这才进了书房,分宾主坐下,时文彬让仆人献上了清茶。
我先请罪:“知县大人,小吏今天晚到衙门,误了早衙,请大人责罚。”
时文彬微笑着说:“今天衙门的事务也不多,没花多少时间就都处理完了,也没什么打紧的。”
我知道时文彬和宋江的私交不错,也是一个宽厚之人,一些事情不会太过计较,但还是赔罪谢礼,谢道:“大人宽宏大量,小可在这里谢过大人了。”
时文彬回道:“押司不必多礼,我知道押司声明远播,仁义待人,多有急难之人来投奔,忙些是自然地,只是以后还是该按时来衙门应值,不然,于理也说不过去,我也不好每次都不了了之,也不好管理其他的下属,押司是明白之人,想必是知道我的难处的。”
“大人教诲的是,小吏今后一定会注意的。大人,今天叫我过来,不知有何事吩咐?”
时文彬小啜了一口茶,说道:“押司应该也知道了,最近济州府的梁山那边添了一伙强人,不知他们会不会来县里闹事,因此想和押司商量一下应对的方法。”
我先回想一下《水浒传》,书里边除了还道村那一次梁山好汉闹了一趟之外,好像没有其他的到郓城县的记录,应该是不会来的,再说了,宋江也是官府的人,在江湖上也是好汉们敬重的人物,那伙强人应该会给宋江面子,不来这里闹腾,但还是防患于未然,回道:“大人考虑的是,梁山的事情小吏也多有听说,那是一伙不要命的强人,为了图一时的痛快,连自家祖宗都玷污了。可是小吏认为,他们目前也就是百来号人马,只会守在贼窝,不敢贸然出动的,所以,应该不至于会来郓城县扰民,但咱们还是应该加强防备,让公人加紧巡逻,以备不测。”
时文彬仔细地听着,说:“押司说的在理。那从今天就让两位都头加强巡视,防患于未然。”戏谑般地笑了一下,说:“不过,咱们郓城县有鼎鼎大名的及时雨宋押司坐镇,量贼人也会给押司面子,不来这里找茬的。”
我一听时文彬的话,虽然知道他是开玩笑的,但还是假装吃惊地回道:“大人,小吏是在官府里应值,跟江湖上杀人放火的强徒可没有联系,大人如此说,小吏可是担当不起这等关系,那可是不恕的死罪。”
时文彬笑了一会,回道:“押司别见怪,是我说话不着边。不过,我说的倒也是一些事实,押司自然跟他们没有关系,可他们还是仰慕押司的名声,这是不假的。我和押司也是多年的交情了,说话也就没有顾忌。”
我松了一口的样子,回道:“小吏知道知县大人的意思。那些强人多是因为贪官恶霸的欺压才铤而走险,走上不归路的,大人清廉爱民,那伙歹人知道大人是个难得的好官,也不敢来县里找事的。”
“押司就不必如此恭维我了,大家也是多年的老交情,知根知底,就不说这般客套话了。至于加强巡防的事,押司过后先去和朱雷二位都头说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