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大事件(2/2)
“人嘛,图的就是一个开心快乐,事后都会轻飘飘地说上一句‘快乐的时光都是短暂的’,但是当他们身处快乐的时光当中,他们却都是自大的,因为他们总会或多或少地认为,这样的好时光不会结束,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什么时候会结束。”
我插话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说罢,我指了指窗外。
他掸了掸烟灰,说:“是你自己没有听明白,好吧,如果大家都能明白的话,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市场,我是说交易市场,这个你懂吗?(我点点头)很好,整个交易市场,总共面对的交易者你知道有多少个吗?哼哼,整个交易市场总共有的交易者人数是1亿7千万,是不是听上去感觉很多?也的确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几乎每10个你见到的人里面,就有1.7个是做过交易的。可能这个时候你又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人是做过交易的呢?’虽然总交易者的人数是在1.7个亿,但是经常活跃的(总是处于交易状态,或者对交易市场进行留意的)也仅仅是有1500万个,而且这1500万个还要被全国各地给均分一下,自然你也就看不到多少个了。
“但是最为严重的问题在于,目前所有的上市公司,其总数是在1600多家……好,就算按照整整1500家来计算,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上市公司就要分掉1万个交易者,你该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多的数字吧?毕竟这1万个交易者放在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面前,其实上都是微乎其微的,因为我们……不,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最多能拿出来进行投资的本钱也不过数万快而已,可能有些胆子大的,会一次性拿出个十万二十万的吧,这已经算是顶破天的数字了。那么,我们就取一个中间数,按照每一个投资者会拿出5万元来计算,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每一个上市公司会面对着5个亿的资金量——同样的,这5个亿对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来讲,都不算是一个太大的数字。”
他接着又抽了一口烟,把身子向我这边探过来,问道:“你知道整个交易市场一天的资金流量是多少吗?”
我摇了摇头,他则重新坐好,依旧是翘着腿,微微笑着,并带着一种狡黠的姿态,说:“你应该会数数吧?就按照‘个、十、百、千、万’这样的顺序说下去,你能说到什么级别?来,试一试。”
其实我并不想参与他的这个互动,我只是想赶紧知道问题的答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了,但是看着他的眼神,又不想驳了他的面子,于是就傻乎乎地算了起来——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万亿、十万亿、百万亿、千万亿、亿万亿?不对,应该是亿亿……”
他听到这里,一下子乐了起来,示意我不要去想了,他咳了两声,说:“像这种数字单位,它分成下中上三种计量方法,一般我们用的是‘中数’方法,也就是逢万进一。前面你说的都对,但是后面,到了‘千亿’之后,就应该是‘兆’,懂吗?”
我对他的答非所问,或者是说对他的近乎于显摆自身的优越性,已经有点儿不耐烦了,便问:“这又有什么关系吗?”
“你觉得呢?原先还好一些,整体市场每天的交易总额不过也就是几百个亿左右,但是就在一年半前,一直持续到几个月之前,动不动就是几千个亿,更有甚者,是几个兆——我说的是‘每天’。可是如果让我们算下来,经常活跃的交易者也就是1500万个,平均一人投资的费用是5万元,那么这些交易者的资金全部相加在一起的话,就是7500亿,当然,我知道实际情况远不止于此……如果按照我们这个还算科学的笼统的算法,早在两年前,整个交易市场已经开始出现超负荷,在一年前算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他继续喃喃地说道:“1500个上市公司,要瓜分掉1500万个投资者……你应该听说过一句话吧?狼多肉少,僧多粥少,说的就是这个。”
说罢,他的眼睛看向了我,那是一种夹杂着抑郁和阴暗的眼神,而他的嘴巴在一点一点啃食着自己拇指上的指甲。
“你的意思是说……”
“每一个上市的企业,都想着从投资者的口袋里分取一杯羹,不断地释放出各种各样的利好消息,专捡那些投资者最爱听的事情说,好进一步帮助投资者们继续沉睡,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制造出最舒适的睡眠环境。我也承认,即便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任何一家公司释放出了自己的非利好消息,我相信也是不会有人在意的,而且当时的环境也不容许有公司这么去做,你完全可以试想一下——所有的人都在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谁讲的故事最好,那么谁就能得到更多的青睐,如果有谁在这个时候讲了一个不好的故事,那么他就得不到青睐,也就得不到投资者的口袋,既然大家都在这样做,干嘛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明知道这样是对自己不利的。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有谁不去‘造梦’,那么谁就是第一个被抛弃、被赶下台的,这对于那些上市公司,又是何苦呢?
“当市场被推向某个高点的时候,投资者们的资金也被用尽,也就没有了继续维持市场进一步上升的能力。这就像是一堆原本熊熊燃烧的火,当所有人把自己带的柴全部烧掉之后,也就是这堆火焰该熄灭的时候。我记得刚才有给你说‘固定值和无量’的这个话题吧?”
我问:“那烧尽了之后呢?”
他用手指叩了叩车窗,意思是说,“看吧,这把火烧尽了之后,就成了外面这样的了。”
“可是,这把火到底是在什么时候烧尽的?今天吗?”我追问道。
他摇摇头,说:“不,不是在今天,是在……让我想想,准确来说应该是在四个月前。”
“四个月前?”我对此表示诧异,“四个月前的事情,到现在已经间隔至少是120天,怎么可能现在才会发作?”毕竟我觉得他给我的这个答复,让我感觉到人类似乎有些过于迟钝了。
他听了之后,反而颇为好奇地看着我,说:“你应该不是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最好不过。我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偶尔间的心血来潮,会让他们猛然之间变得特别爱运动,所以就会没有节制地去做那些自己一时间能想到的任何剧烈运动,好像通过这短暂的运动之后就能让自己立马瘦下来似的。”说罢,还捏了捏我肚子上凸起的一小块赘肉。
说真的,我挺讨厌别人说我肥胖的,尤其是在我自认为已经比原先瘦下来不少的时候。
他接着说道:“短暂的剧烈运动之后,你已经消耗了你所有的体力,躺在床上的时候,心想着第二天要继续坚持下去……哈哈,恕我冒昧,当天是没有什么反应,可是等到了第二天你将要起床上厕所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更不要说下床了,你连翻个身都感觉到极其困难——这就叫做延迟,第二天的你,在为前一天无节制运动的你埋单。
“知道身为一个人,最为恐怖的一点在于哪儿吗?那就是在大势已去的时候自我安慰,当然,我并不是说尝试着在逆境当中苦中作乐、培养自己的自信、积极乐观的一面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但是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要学会接受现实,以及知道自己目前的真实处境。可是很多人只学会了前者,也就是‘自我安慰’,至于认清楚现实,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压根儿就不去接受。
“就好比说四个月以前,整个交易市场的氛围已经变得极其糟糕了,但是你猜猜那些交易者们在干吗?他们竟然在同一个时间形成了同一种默契,他们都在相互之间给予安慰,都认为现如今糟糕的处境只不过是短暂的,要不了多久就会恢复以往。其实那个时候每个人的心目当中已经感觉到事情的不妙了,他们每个人私下里一边担心着,一边不愿意去面对,恐怕自己的担心变成事实,他们每个人都拼了命的在市场上搜集一些消息,但他们所搜集的消息并不是那些对自己交易有帮助的新闻,或者实用的方法,而是搜集一些能证明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消息。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在他们搜集这些诸如此类的消息的过程当中,如果有听到谁说‘过不了几天,整个市场大环境会重新回暖,甚至比以往要好’,再或者是‘现在的糟糕只是为了后期更好地向上发力’这样的话,那么他们是会无比兴奋的。
“看吧,这就是对那句‘人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结果’最好的诠释。”
我不禁问道:“如果真是你这样所说,那他们为什么不继续下去呢?嗯……我是说,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活在自己的梦境当中呢?”
他的两只手在自己的膝盖上搓了搓,微微吸了口气,说:“语言这东西,毕竟是虚的,当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东西每天都被一点点蚕食,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你自己拥有了一个不死之身,但是这并不代表你的身体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烂。也就是说,当真正的死亡时间降临的时候,你却发现你自己并没有死,但是时间久了,你的身体的肌肤、血管、内脏都会让你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一点点被剥离而去,最后,你顶多能剩下一具骨骼。”
我似乎能明白这种感觉。
他又重新望向窗外,深褐色的车窗让外面的世界变得单一起来。
不一会儿他苦笑道:“更不要说这里面有些人还是加了杠杆的,这无疑更快地加速了事情的极端走向……当全部蚕食殆尽之后,也就到了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地步。”
突然间,他双手抓住我的肩膀,一种很笃定的眼神看着我,说:“相信我!没有人会接受现实,从来就没有过。所谓的接受现实,只是到了事情无法挽回的时刻,才迫不得已选择的接受。”
说完之后,他再一次重新瘫坐在沙发上。
他把自己的十指指尖相互抵在一起,不时地来回挤压着,用一种类似自言自语的语调,说着:“不管你信不信,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最后的走向,而在此期间所有的尝试和努力,其实只不过都是拖延最终结果的到来……”
“那么,”我一方面怕今天的采访被耽误,一边又想进一步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就问道,“为什么他们都选择在今天?他们都认识吗?他们之间有关联吗?”
听到我问的这句话后,他才从注视着自己的手指尖当中回过神来,利索地回复道:“噢?你说他们?这个我倒不是太清楚,但是我感觉他们应该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不过应该也是约好的。那些投资者们,曾经经常会利用互联网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推荐、安慰之类的事情,报团取暖嘛。再后来,据我所知,有很多投资者发现大势已去,早已不再是相互安慰能解决得了的,于是乎就干脆出现了一些轻生的念头,这样的念头不单单是一个、或者是几个才有的,拥有这些念头的投资者为了不使得自己最后一段时间孤单,就相约一起……这样。”他用食指朝着窗外,划拉了一下。
“我怎么能确定你说的都是真的?”我问。
他没有立刻回答我的话,而是去推开车门,走上了驾驶室,等到车子发动之后,才把隔在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那面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挡板打开一个小窗口。
他一边开车一边对我说:“我并不知道他们到底认不认识,或者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也自然不能对你很确定地说,他们就是因为一个交易而变得如此。但是我能告诉你的是,即便他们不是,也会有这样的事情作为开端。”
当时我并没明白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可是事后过不了多久,确确实实在网上的一些新闻当中,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我坐在沙发上,每每当他转弯,或者过一些坑洼的路面时,我都能感觉到这个车子异常的稳定,没有那种廉价车“丁玲桄榔”的状况发生,想必他应该是在车子的构造上也下了功夫。可是这让我不禁再次疑问,对于一辆这样的车,真的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吗?
车窗不断闪过各种行人和车辆,还有建筑物,没过一会儿就驶向了郊外,开进了高速公路,我觉得这并没有必要,毕竟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而且他开车的速度也不算太慢,再加之这个点正是大家都已经正在工作的时间,所以马路上的车辆本身就很少。可是用他的话来说,想把刚才的时间补回来,最好能在电视台其他同事之前到。
这样的话,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够了。
看着窗外千篇一律的风景(无非就是一片接一片,还没有很好长出庄家的田地),不由得开始回顾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一幕,竟觉得当时的自己除了脑子空白和木讷之外,没有过多的恐惧?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吓傻了吧?
恍然间,脑子里又会想起了最不该回想的一幕:那只躲在蜷曲物空隙当中,窥探我的眼睛。
心又开始“咚咚”地慌乱起来,感觉四周一下子变得很不安全,甚至开始认为自己的身后正有那只眼睛在盯着我,迟疑了好几次,才敢把自己的头扭过去看个究竟。在扭过去的一瞬间,脑子里弥补出了很多恐怖的画面和即将可能看到的狰狞。但是,当自己真的扭过去看的时候,发现竟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车后面安安静静立着的两个柜子。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对他产生这么大的信任感?可能是因为我被那突如其来的一幕震住的时候,而他把我带进了车里的缘故?还是他与生俱来的语调和动作?原本在回过神之后,我是可以直接走掉的,顶多说一句谢谢,可是出于天生的好奇心(和职业有关),我又想一探究竟,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很多的时候,去真真正正了解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也是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恐慌和不安的一个很好方法。
“你有一句话我不是很认同。”我说。
“什么?!”
我以为他没有听清楚我说的话,于是打算再说一遍:“我说,你刚才有一句话……”
但是我的话并没有说完,他就狠狠地踩下了刹车,由于我没有系上安全带,直接从沙发上甩了出去,肩膀和半张脸直接撞在了驾驶室和车厢的挡板上——果然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有一点弹性,但是在这么大的撞击力度之下,却丝毫无事,仅仅是留下了我脸上油腻的痕迹。
“你疯了!”我愤怒地爬起来对他吼道。
可他却较为淡定地反问我:“不,我想知道的是,我说的哪一句话是让你感到不能认同的呢?”虽然是淡定,但是也能明显感觉出,这份淡定下面隐藏的是一种压抑着的愤怒。
我并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惶恐地四下张望了下,然后对他说:“赶紧把车子发动起来,这是在高速上!”
我原本指望这句话能让他有所收敛,好让他意识到我们目前的处境,但是他却索性从驾驶室走下来,拉开车厢的门,但是也不上来,就是站在车外,双手掐腰,深吸一口气又呼出去,好像是让自己努力恢复平静一般,他定了定神,说:“现在——告诉我,到底是我的哪句话让你感到不能认同?”
“你到底想干吗?!”我继续吼道。
“不,是你到底想干吗?”
“我们能不能先上车?一边走一边说?!”
他则把双手一摊,表示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不,你不说清楚,我们哪儿也不去,你看,我们旁边就还挨着一片树林,风景挺不错的。”他说的是高速公路旁的一片杨树林,这样的树林在高速路上并不少见。说完,他就背着我走向那片树林,但是他并没有翻过护栏,而是站在护栏旁,解开自己的裤子,方便起来。
他在方便的时候扭过头来对我说:“如果你真想走的话,那么你可以自己开车,车钥匙还在上面,没拔。不过……你似乎仅仅是有驾照,但是从来没有碰过车,哈哈!”
我闪过一丝惊奇,因为我面前的这个背对着我撒尿的人,竟然连这些都知道,可我却不知道他。但是我更着急于眼前的事情,如果我们再不赶紧离开,真的都会有生命危险。看着他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我尽可能地把情绪控制住,把话语压缩到最为简练的程度。
“好吧好吧,我给你说。你刚才说‘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最后的走向’这句话,然后还说……”
“是的,这话是我说的,难道你是在质疑这句话吗?”他打断了我的话,并且转过身面对着我,但是裤子却依旧保持着原样,没有穿上。
“可你最后还说了一句话,”他的下半身一直时不时地吸引着我的注意力,但是我尽量控制自己不被他还有它干扰,“你说‘任何的努力,其实都是多余的,只不过是为了拖延最后结果的到来’……拜托!你能不能先把裤子穿上,我们走!”
“噢,原来你说这个啊,”他一边穿好自己的裤子,一边向我走来,最后用一只胳膊搭在车的门框上,“这句话我也没有说错啊。”
看他依然没有要走的意思,我打算从公路旁的护栏翻下去,先离开这个地方再说,可是当我起身正准备下车的时候,他却伸出一只手把我重新按了回去,对我说:“我们在没有说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你和我,谁都不能离开这儿。为了节约时间,我建议你快点儿。”
“好,”我勉强答应,我顺势确定了车内周围的环境,看看它真的是不是牢固到即便发生了糟糕的情况,也能保住我,然后我绑上安全带,压低着身子坐着,“你说的有些片面,虽然有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但是还有一部分,或者相当多的事情,在最终的结果到来之前,通过各种努力还是能改变的!而不是你说的‘拖延’。我就不信你这一辈子,从你出生到现如今,就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比如?”他倒是满不在乎地挠了挠嘴角。
“比如……比如,”我一时间真不知道该找一些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一个孩子,如果他不努力学习的话,或者是整天不学无术的话,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这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努力学习,或者是努力去掌握技能,将来就不会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他看着我,我看着他,就这么过了一会儿,他翻了一下眼,把脸转向一旁,似乎从他的眼神和表情当中,我看到了一种无奈和失望。
他回身指了指身后的那片树林,问道:“那是什么?”
我略微探了探身子,看了看他手指的方向,说:“树。”
“树上面有什么……我知道,现在还不是太明显。”
“鸟巢,应该是斑鸠的。”
“不!我说的是……算了,我说的是树叶!叶子!”
我点点头,但是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他继续说:“叶子,早晚会掉落,只要是叶子,它都会掉落,无非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即便你把这棵树呵护的再好,到了冬天你再给它保暖,那上面的叶子也仍然会掉落。”
“可是这跟我们说的有什么关系呢?”
他略微呼了口气,低下头,说:“你刚才说,人只要不努力,就会变得无所作为,人只要努力,就会变得有所作为——我不否认你的这句话,但是终究逃离不了一个最终的结局。”
“你说的是死亡?”我坐直了身子,说“那要按照你的这个逻辑来说的话,既然每个人最终都会死,那我们干脆不要吃饭好了,反正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是一样的。”
“你还是没有能明白我的意思——很多事情从诞生的一刻起,就已经有了它应有的结局,是不同的结局造就了不同的事物诞生,而不是不同的事物造就了不同的结局。你说一个人努力,或者不努力,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说了,这个我并不否认,但是那完全是因为当时的环境是否需要一个努力,或者不努力的人。每一个不同的结局,都需要一个不同的事物来触发。”说罢,他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枚银闪闪的东西向我抛了过来,我下意识去接住,还没等我看清楚这枚东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又说:“你在干吗?”
“什么在干吗?”我问。
“我是说,你刚才为什么接住我扔过去的东西?”
我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东西,然后好笑地说道:“那你丢过来,我要是不接住的话,它就掉到地上了,指不定就找不见了。”
“你看,事情就是这样,”我的回复似乎正中他的下怀,他双手一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说,“它掉到地上了吗?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并没有真实发生,因为你接住了它,但是这并不妨碍你能判断它会掉在地上的这个结论——是你先有了这个意识,有了它最终会掉在地上的这个结论,所以你才要伸手去接住它,这就形同两个不同的结局,一个是掉在地上,一个是你接住它,为了满足第二个结局,所以你就接住了它。对于它而言,它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触发第二个结局。”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他开始在车边来回踱步,伸出的那根食指还在空中微微挥舞着,“你是想说,如果没有这枚硬币(我低下头看了看,那果然是一枚硬币),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这个结局,并不能说明是结局选择了它,是吗?可是你不要忘了,我正确的观点是需要通过刚才的事例来说明,我才是最终的结局,是我在进行选择。”
“顺便说一句,我不是宿命论的支持者。”他最后说道。
车子终于开始发动了,这一段时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车辆,但好在都相安无事。本想就刚才的那个话题继续反驳他,我想对他说的是:“为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于是乎你就对我抛了这枚硬币,但是还不是因为是我提出了质疑,你才要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吗?这又成了我造就了‘结局’。”但是再想一想,似乎站在他的立场,他可能又会说:“我是最终的结局,在最终的结局面前,所有的东西都处于‘被选择’状态。”
不知道这算不算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但最终我没有继续选择与之辩论,因为我怕他再次把车停下来。
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应该是一个被某些事物压抑了很久的人,但是又不像;再或者是一个神经病?这也说不定。他当时给我的感觉(包括到后来也是),好像很容易就能把他激怒,但是激怒之后他会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否则他会立刻把自己的这份愤怒给隐藏起来,取而代之的要么是一个深呼吸,要么是沉默良久之后的一个“挑眉”动作。可能是他太过于敏感了。
一路上我都没有再说话,他也没有,只是能隐约看见他会时不时对着车内后视镜里的自己龇牙咧嘴,还会用指甲抠一抠自己的牙齿。
到达目的地之后,正好是中午的时间。
当我打算把手里的这枚硬币还给他的时候,他却从驾驶室的车窗摇摇手,说:“不用了,反正这个东西也是要给你的。”
“给我?”
“是啊,这是我的名片,反正以后我们还是要见面的。”
“见面?我们为什么要见面?难道我们还能再有什么事情吗?”
他搓了搓下巴,说:“我有一些事情需要你的帮助,同样,你也会有一些事情需要我的帮助。”他看我似乎并不能理解,或者是认同他说的话,则继续补充了一句:“你……您的那未过门的夫人,似乎总是觉得你应该有一辆车子,不然的话你就只能每天当她下班,而你还在工作的时候,干巴巴地打过去一个令她总是感到生气的电话,‘亲爱的,回去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你们应该没少为这样的事儿争吵吧?”
说完,他就开着车离开了,这很明显是故意在刺激我的同时,又不给我问个究竟的机会。
看着手里的这枚硬币,竟然有沉甸甸的坠手感,这应该是一枚银币,上面雕刻着两个字——“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