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兖州改革(2/2)
此法一出,全军惊讶,按照郭嘉的话讲,以後这些士兵想打仗还不想疯了。
在行政方面,徐霖采用三省六部法,进行了礼、吏、刑、兵、户、工六部的分工,省去了三省繁琐的政令审核制度,并不是说他不好,相反三省制是一种制约官员以权谋私的好方法。但对於现在曹操军的地盘,上层官员可以随时了解到民间的消息,这样政府的首要目标就在於高效率的办事能力,而没必要增加这样的机构以使得行政过於冗杂繁琐。
在徐霖的改革里,六部又有微小之处区别於後世。六部的负责人都称为主要负责人。
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刑部、户部、兵部、工部。
吏部,徐霖改革中关键的一环,徐霖思虑再三,这个人必须能接受自己的思想,明白改革的精神所在,他才能为改革提拔合适的人才,这个位置关系到人才的挖掘与运用,也关系到曹军的壮大与发展。所以徐霖没有选择别人,而是由自己亲自负责。礼部主要负责现在与各势力之间的外交,徐霖让有口才出众的于禁管理。兵部是後世情报部门和参谋部门的集合。所以徐霖将目前曹操手下最杰出的谋士郭嘉都放在了这里,郭嘉主要负责收集情报和负责制定计划。刑部管民间的各种诉讼的审核和最终判定,了解和处理民间的各项纠纷,荀彧是诚信君子,忠心耿耿,所以徐霖将吏部交给他掌管。工部提出合理的建设意见并负责各种工程的建设、维护等,另外,徐霖还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也纳入到工部的管理范围之内,徐霖考虑再三,李典那杰出的行政能力绝对是这个部门长官的首选。户部,也就是财政部,对兖州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部门当然是由程昱掌管。
六部直接对曹操负责,由徐霖负责监督,如有不轨,必将严惩不怠,其中它们之间地位平等,互相监督、帮助而又互不干涉。
在农业为主的社会,发展相应的其他行业也是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好方法。
在工商业,徐霖没有过多地触动这时候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而只是做了一些疏导工作。经过无数次试验,徐霖埋头古卷,终於在《天书》中找到了炼制青铜钢铁的好方法和玻璃的配方,而根据他的地理知识在高顶山找到了一个很大的煤矿,从此兖州的铁器工业的产量飞速上涨。
小麦方面,由於中原众郡地处华中平原,是文明全国的生产小麦区,所以各种农具,机械应运而生,而甄城、濮阳等地的百姓一直有种植桑树的传统,徐霖听说後立刻给予了大力支持,两地几乎家家都生产丝绸,濮阳顿时闻名全国。
煤矿是工业的基础燃料,经过多番考证,徐霖在博望和定陶相继发现大型的煤矿,但是这个时代煤的用量是不多的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来开采他,但徐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政府负责开采,又将开采的煤制成的藕煤,他又叫相关部门制作出炉子,送给兖州的大小官员,当然手工费要从他们俸禄中扣除,徐霖送货上门,并教会他们的下人使用方法。
看到兖州的官员都用上了那些奇奇怪怪的炉子,一些富商心里痒痒,也争相抢购,尤其听说是这是政府专用,更是风靡一时,这种炉子的那种散热量高,使用方便的优点逐渐显现,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这种炉。老百姓也试了这样的炉子之后,发现这种炉子比烧柴火要方便得多,只要每个月到煤铺去卖一些那种像蜂窝一样的煤回来就行了,而且那种煤十分便宜,几乎是一个铜板十个。而且这种炉子比烧木炭的火盆要暖和多了,点上了整个屋子都暖了。加上每年冬天兖州又下了大雪,这种炉子几乎是被抢购一空,即使徐霖让人加大了产量,商铺里依然是天天缺货。
冶炼的大量钢铁初期主要是进行兵器和铠甲的改造,这个时期的冶炼水平还停留在铁器的制造上,山西煤炭冶炼出优质的钢铁使得曹操军的装备水平飞跃了一大步,冠绝群雄。因而也派生出冶金行业。
至於在经济方面,徐霖在农业方面实行了屯田制,即由政府提供土地和农具,耕牛,种子等,而无地的流民提供劳力,粮食的收成上交两成给政府。实际上这两成只是农具种子的本钱。而在政府登记耕种三年以上的就可以获得你耕种的土地。
由于曹军长年与陶谦,吕布军打仗,使得大量的良田成了无主的荒地,却也是的徐霖实行屯田制少了很多阻力,这个时代的百姓能拥有一块自己的地是多麽高兴的事,徐霖的屯田制就给了他们这个希望,因此曹操军的领地里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流民。屯田制看似对政府的收入并没有好处,但徐霖这招实际上为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力打下了基础,而且如此低的税收做到了藏富於民,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普通老百姓关心的不过是衣、食、住、行四件事,衣排在首位。所以纺织业是不可或缺的行业,这个时期的纺织业主要停留在丝绸的编织上,丝绸不管从外观和质量上都是绝对优秀的,但其昂贵的价格是普通百姓所难以接受,所以在徐霖与一群师傅的钻研和摸索下,终於改良出一套棉布纺织的简便方法。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