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章. 天下文章(2/2)
“李掌柜,不,李经理在吗?”
“呦!巧了,刚进门,上楼了。”说着往楼上让。
“我上去了,回见!”书童上了楼,直奔紧后面李经理的办公室。
李登科刚说完事,把几个伙计打出来,就见到了书童,高兴的招呼人,沏茶上水果。弄得叶星辉不好意思的直摆手。在李掌柜看来,叶星辉他哥仨是贺公子的亲支近派,有日子没见到贺公子了,今天见到书童自然格外热乎。
书童掏出几张纸递给他:“贺公子请您看这个。想问内掌柜家里好像能做这个。”
一张纸上画着一个包,书童给李掌柜一解释,李掌柜就意识到这是贺公子给自己找的买卖,现在学生越来越多,谁都是用块布包了书本笔墨,再不就是个布兜褡裢之类。现在这上面画的叫什么“书包”?弄块帆布一缝,加条背带,齐活!对呀!老婆子不久开了个小裁缝铺吗?
这张呢?这不就是裁缝的木尺吗?不过小一点,薄一点,这让学生用可是正合适。哈哈!真行!还有两种三角的?半圆的?
“哎呀,贺公子……太……,能行,没问题,过两天我就把样子给他送去。”
“不用,贺公子说,这是送您的。”
送走书童,李掌柜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
从纺织厂拉回一大堆下脚料,忙了一宿,先缩了水,晾干熨平划上线,下了剪子,飞针走线一晚上,天一亮,就叫几家里的孩子一人一个背上上学去。这还不把几个孩子乐惊了,一路上趾高气扬。第二天,裁缝店就雇了人拿着书包上了街。还没到中午,人就回来了,还捏了一串人名儿,都是订的货。
也就十来天,连山口洋都有一些先下手的学生背着新书包上学了……李夫人的裁缝铺买下了隔壁的一个院子,招了十几个人……临街辟出了一间店,门口挂着“李氏文具铺”,前店后厂。本册书籍之外,各种铅笔书包尺子三角板,各种各样的铅笔刀转笔刀,琳琅满目,摆了一大柜台。顿时就成了大大小小学生眼馋的所在。
铅笔有了,橡皮擦顺理成章开始研制生产。
18世纪之前,人们使用面包屑来擦去笔迹。一位英国工程师eardnaime无意之中拾起一块橡胶,结果成为明橡皮擦的人。现在整个欧洲均采用切成小立方体的橡胶粒来擦走笔迹。
橡皮的试制其实早于铅笔完成,只是硫化处理提升橡胶的质地的生产暂时没有铺开,所以延迟了一段时间。非要和铅笔配套的只能是馒头、面包渣了。
几个月后,又有彩色铅笔出来了,技术没有难题,也不用烧结,所以很快就出来了。李掌柜取得了坤甸周边的专销权,文具店批零兼营,又一次人满为患。真不知道怎么报答,贺公子只吃他的饭,可不要他的钱,李掌柜索性包了一堆彩色铅笔本册橡皮带着熟食点心小米酒上了门。
一本正经的送走李掌柜,马上叽叽喳喳地分了彩色铅笔本册橡皮,又割膻啖腥饕餮一番,贺府这晚上还真热闹。
16977.netbsp;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