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殊途同归(5)(2/2)
王育萍一旁看到人们奚落刘晓楠,岔岔不平。她悄悄地拉过刘晓楠,讲道:“刘叔,我告诉你读吧。”
“哦,不,不了。我估计一时半会也学不会,不耽误你了,你还要复习嘞。”
“那你?”
“我会有办法的。我会考上大学的。你也要加油啊。”
刘晓楠经大伙儿这一笑,也清楚自己的底子太薄,与大家差距太大,估计上复习班也难跟上趟,还是按自己特殊的学习计划加油搞吧。
于是,刘晓楠除了偶尔去向岳工请教外,一般不再参加复习班的大课,只是自己闷在工棚的睡房里学物理,学化学。好在现在可以白天停工专门学习了。
一天,王师母到工棚来看刘晓楠。一眼看到对墙窗下,刘晓楠背朝门坐在一张小桌前,正埋头在书堆里,根本没听到门口的声响。七月的天气,油毛毡的工棚里热气逼人,刘晓楠光着个膀子,只穿了一条短裤衩,背上汗珠豆大一粒,王师母远在门口都能看得出汗粒来。
刘晓楠自十九岁到建筑公司,就跟着王师傅学泥瓦工手艺。逢年过节,刘晓楠常去师傅家,陪师傅喝喝酒,做做重家务活,王师母也对刘晓楠照顾有加。现在见刘晓楠如此苦读,王师母心里那个痛惜啊。几步冲到小桌边,一把拉起刘晓楠,一边给他擦汗,一边用手指去他的鼻子下试,“啊呀,出的气都烤手了,会中暑的嘞。”王师母不由分说,拉着刘晓楠就往外走,“走,到医务室看看去,开点防暑药。”
就这样,刘晓楠又考了一次大学。
考完试回到工棚那天下午,刘晓楠一头倒在床上就睡。吃晚饭时,工友打来饭放在床头,刘晓楠迷迷糊糊地斜着身子吃了饭,又接着睡。第二天中午,又在床上吃了一餐,再接着睡。一直睡了近三十个小时,到第二天傍晚,才下了床吃晚饭。
这次的成绩也很好,五份卷子455分,在全地区理科考生中排名第五,其中化学成绩得了100分的满分。根据招生办的人对成绩的分析和建议,刘晓楠十二个志愿,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始,填了六个建筑专业,六个化学专业。
然后就是等。等啊,等啊,一直等到省招生办的那个电话,刘晓楠才上了当年本科录取线最后一所学校江南师范学院的生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