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殊途同归(6)(1/2)
“民余啊,我可没有你幸运,投胎投得好,根正苗红,少好多磨难啊。”刘晓楠不无调侃地说。
“唉,谁让我们撞上这个多事的时代啊。”黎民余说,“算了,总算都过去了。说不定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我等嘞,哈哈。”
“古书看多了,到底是学历史的。”
沿着逶迤的山路,两个人边走边说,不觉得已到了山顶。举目四望,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那绿而近墨的是松柏树叶,那绿得有点反光的栗树叶,那大丛大丛绿得成堆的是樟树叶,而最多的是似黄似绿的枫叶。
“再过些日子,这些枫叶就会由绿而黄而红,满山一片红色,好看极了。”黎民余说,“大概要到十一月十二月,秋冬交替时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刘晓楠想起了**的诗词《沁园春.长沙》。
“是的,是那种意境。”黎民余也来了感想,“看来,我们是又到了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代。”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近代中国以来,这是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满怀抱负于时代,于家国,于民众的激情心怀。
“我们来了!”两个人几乎同时高举双手,对着山林大声呼喊着,“我们来了!”
“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江南的大山回应着。
夕阳下,两个长长的身影拖曳着,直指山麓下的学院,学院东临的南江,南江对岸的省城。
夕阳的余晖中,刘晓楠和黎民余下山回校。半山坡,却见一个壮实的大个子年轻人兴冲冲地往山上赶。这人背着个大书包,手臂上挽着一件长风衣,手上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另一只手上还托着个篮球,一边大步大步地往山上冲,一边还口里念念有词地念叨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